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知识点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 课文内容回顾。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暮江吟》 2.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3.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4.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出塞》

5.精卫常________________,以堙于________________。——《精卫填海》 6.人非________________,孰能________________?——韩愈

二、 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______________。

2.____的溪水,流着______和_____的香味,流着______。灰白色的_____,_______。

3.《鹿寨》一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光亮反衬幽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浪淘沙》(其七)一诗中描写涨潮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诗人王昌龄送别朋友时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看见敬亭山,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的诗句。 2.艾青认为“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___________________”。 3.刮的风是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流的水是绿的,

1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海上日出》,仿佛欣赏着一幅画: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最后,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学习不怕晚,只要想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四、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琥珀》一文通过合理的想象,生动具体地记叙了一块琥珀的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激发了我们对__________的兴趣,增加了我们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2)《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一支飞向_____,演化为_____过程。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_______________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了我们对_____的浓厚兴趣。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纳米技术的__________,让我们发现了纳米技术在我们_____和_____上的神奇用途,揭示了纳米技术将给未来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的事理。

五、 课文内容回顾。

1.《宿新市徐公店》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农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田园生活的___________之情;《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各具情态的一家五口,借此表现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展现了朴实、_______、_______、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3.《天窗》讲述了孩子们借助家里的_______观看屋子外面的世界,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_______的事。

2 / 10

4.《三月桃花水》描写了桃花水动听的_______和明洁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_______和_______之情。

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俏也不争春,_____________。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__代_____,诗中描写景物静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人物动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们焦急的四处搜寻的状态,表现出儿童们天真和稚气。

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下人家》描绘了和乡下人家关系最密切的几个画面,分别是瓜藤攀檐图、______轮放图、______出土图、________、________、月夜睡梦图,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七、 根据课文填空。

1.乡下人家门前的空地上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鲜花美丽,迷人,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_________。

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顺着________,溪流时而_____,时而_____,时而_____,时而_____,溪声也时时变换________。

5.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________,慢慢地在扩大它的_________,加强它的_________。

八、 根据课文内容。

1.《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都在写景的同时揭示一定的哲理,其中

3 / 10

“_________, _________ ”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寓意相同。 2.《出塞》和《凉州词》都是以 _________ 为主题的诗歌,其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样,表达战士们作战沙场,久久未回的诗句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3.《观潮》一课,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写非常生动,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____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从《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我认识了_________ 的蟋蟀;从《麻雀》一文中,我认识了_________的老麻雀;从《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我认识了_________的王戎。

5.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_______ ”的含义,从而立志“_______。”

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0世纪,人类靠_______呼风唤雨。

(2)我们所学的课文中《蟋蟀的住宅》选自《_____》,读来饶有趣味。 (3)《暮江吟》一诗中,“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日落前的景色。

(4)《鹿柴》一诗中,用斜辉返照来表现山的寂静清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5)盘古完成______的伟大业绩,并用________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6)我们每个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正所谓:“________,______?”

十、 课文精彩内容回放。

1.《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_。词中通过描写茅檐、青草、翁媪、三个儿子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乡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天窗》叙述的是孩子们借助自家的那一方______观看屋子

4 / 10

________________,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接触和了解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3.《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____________图,文章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来描写“水之美”和“生活之美”,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十一、 将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2.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 3.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5._____________,她在从中笑。

十二、 联系课文内容答题。

1.《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诗中描写儿童无忧无虑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农村人非常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_____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_____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 《天窗》描写了在乡村里一个_______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里给孩子们带来的_________。阵雨时,孩子们对_______的想象和向往,晚上对小小天窗外的_________的渴望和联想。

十三、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_________。 2.__________,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3.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10

4.中华诗词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从《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从《嫦娥》中的“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嫦娥孤独寂寞的心情。

5.初春或初秋时,街上的人们穿衣服差异很大,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句老话——_________。(填入合适的谚语)

6.通过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的盘古,________的普罗米修斯,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十四、 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艳丽。

2.《清平乐·村居》是____代____所写,“清平乐”是____,“乐”这里读____。

3.《清平乐·村居》中描写翁媪三个儿子不同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和诗词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出塞》)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______________;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_________起来。(《观潮》)

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填一填。

1.《小英雄雨来(节选)》以(____)为标志,把课文分成了(____)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____)来标示各部分;《芦花鞋》则以(____)来标示各部分,全文分为(____)部分。

A.空行 B.小标题 C.序号 D.六 E.四

2.读了《独坐敬亭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我能体会到

6 / 10

诗人孤寂的心情。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把_______当作自己的知己。

十七、 按课文填空。

(1)《_____》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是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出的,歌颂了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2)《白桦》一课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白桦 _____ 、_____ ,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对白桦的赞美,包含着对 _______的热爱,对______的炽烈情怀。

(3)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十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鹅》一文中,作家_________写白鹅的高傲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介绍的。

(2)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有勇斗鬼子的_________、大公无私恪尽职守的_______________、为了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_________,还有为了王子甘愿化作泡沫的_________。我们还了解了一些名胜和美景,游览过_____________,欣赏过大海边的_________;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如__________________《白鹅》等,真是收获颇丰。

十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农村的景物特点。 2.乡下人家门前的空地上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鲜花美丽,迷人,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 3.在中生代时期,__________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__________。科学家们希望能__________这一历史进程,随着相关__________的发现,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经越来越近了。

7 / 10

4.《猫》的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写出了猫性格的__________和刚满月小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

二十、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拜______为师学射箭的故事,阐明了__________的道理。

2.《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主要讲名医___几次给____治病都遭到了拒绝,结果____、_____、无药可医。警示人们_________。

3.《西门豹治邺》一文的写作顺序用小标题表示出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10

答案

1、半江瑟瑟半江红 不识庐山真面目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不教胡马度阴山 衔西山之木石 东海 生而知之者 无惑

2、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震得颤动起来 细细 山草 野花 月光 鹅卵石 布满河床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3、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看两不厌 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下的雨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慢慢地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红得非常可爱 只要迈步总不迟

4、形成过程 科学价值 自然科学 蓝天 鸟类 古生物研究 科学 特点和作用 生活 医学

5、天真烂漫 喜爱 人情之美 生活之趣 自然 和谐 热爱生活 天窗 想象 声音 颜色 喜爱 赞美

6、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鲜花 春笋 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7、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以夜继读 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山势 宽 窄 缓 急 调子 红霞 范围 亮光

8、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边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

长征人未还 千万匹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勇敢、为救幼儿奋不顾身 聪慧、善于观察与思考 中华不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9、现代科学技术 昆虫记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返景

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开天辟地 自己的身体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10、辛弃疾 热爱田园生活 天窗 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 三月桃花水 乡村春水 桃花水

11、最喜小儿亡赖 飞入菜花无处寻 惟有蜻蜓蛱蝶飞 醉里吴音相媚好 待到山花烂漫时

12、宋 杨万里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日长篱落无人

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空间 时间 和谐、充满诗意 热爱生活 小方洞 欢乐和慰藉 外面世界 星空和云彩

13、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女娃游于东海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八月乱穿衣 开天辟地 被缚

14、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宋 辛弃疾 词牌名 yuè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15、千里黄云白日曛 不教胡马度阴山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颤动

9 / 10

16、C D B A E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拟人 敬亭山

17、繁星 母爱 童心 自然 挺拔 高洁 民族 祖国 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18、丰子恺 叫声 步态 吃相 雨来 哈尔威船长 黄继光 小人鱼 金华的双龙洞 日出 《猫》《母鸡》

19、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恐龙 鸟儿 重现 化石 老舍 古怪 可爱 淘气 喜爱

20、飞卫 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扁鹊 蔡桓侯 贻

误病情 病入膏肓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防微杜渐 摸清底细 惩治巫婆和官绅 兴修水利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