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峡工程基础帷幕灌浆压力的论证确定与应用分析

三峡工程基础帷幕灌浆压力的论证确定与应用分析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7月 一一一一一一一 水利水电快报EWRHI 第23卷第14期 ;工程施工{ mmmmmmm 文章编号:1006—0081(2002)014—0019—03 三峡工程基础帷幕灌浆 压力的论证确定与应用分析 . 於习军,徐年丰 430010)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摘要:根据工程特点,坝基岩体条件,在总结国内外灌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规模现场灌浆试验 论证等大量的分析研究,在三峡工程基础帷幕灌浆中成功地应用了高压灌浆法施工工艺,论证确定基岩最 大灌浆压力采用5--6 MI)a,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将接触段灌浆压力由常用的l~1 5 MPfl提高 到3 5~4.0 MPfl的高压水平。应用证明,三峡工程防渗帷幕采用高压灌浆是正确的,所采用的灌浆压力值 是合适的。 主题词:混凝土重力坝;坝基防渗;帷幕灌浆;试验研究;三峡水利枢纽 中图分类号:TV543 14 文献标识码:B 三峡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 1'13.,水库 正常蓄水位175 m,基岩为古老的花岗岩。根据三峡工程结 好,少数胶结较差,呈松软状态,风化强烈。裂隙多呈张扭 性,以倾角大于60。的陡倾角裂隙为主,占裂隙总数的75% 以上,裂隙间距一般0 5~2 5 m,发育区为0.1~0.3 1'13.,连 通翠7%~8%。 构及基岩特点,设计确定坝基采用防渗灌浆帷幕与排水相结 合的渗控处理措施。其中防渗灌浆帷幕主要是通过灌注基 岩裂隙,在基岩中形成一道连续的防渗幕体以拦截由库水而 坝基岩体绝大部分透水性微弱,属微一极微透水岩体, 部分为弱一中等透水岩体,特别是在F23、F2-5断层交汇带, f1050断层及主河床风化深槽等部位,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强, 属坝基防渗的重点地段。受断裂构造、岩性、岩体结构、地貌 产生的坝基渗流,削减渗漏量,降低渗透压力。就帷幕灌浆 而言,灌浆压力是控制其灌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如何 根据坝基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防渗要求选择适宜的灌 浆压力,则是灌浆设计的重点与难点。三峡工程基础帷幕灌 浆设计中,在总结国内外灌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灌浆压 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与分析论证,选择确定了适合工程 特点的灌浆压力,积累了一定的工程经验。本文重点介绍三 形态和河谷卸荷作用的影响,岩体具有非均质各向异性特 征,微、新岩体中,地下水的运移主要受长大裂隙网络和地质 构造控制,有传递压力迅速,疏排缓慢的特点。 峡工程坝基帷幕灌浆压力的研究取值与应用效果。 2帷幕灌浆设计要点 经多个设计阶段的论证,三峡工程坝基采用垂直防渗帷 幕与基岩排水相结合的渗控方案,其中主河床坝段因建基面 开挖高程较低,采用封闭抽排方案,上游防渗帷幕称为主帷 坝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坝基岩体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以微风化和新鲜 岩体为主,部分利用弱风化下部岩体。基岩较均一、完整,力 学强度高,属优良坝基。 基岩断裂构造,特别是细微裂隙较发育。断层以中、陡 幕,下游防渗帷幕称为封闭帷幕。帷幕灌浆设计防渗标准为 基岩透水率口≤1 Lu。要求渗控处理后,坝基上、下游幕后 扬压力折减系数 、 ,不大于0.25和0.5。 倾角为主,代表性断层有F23、F2l5、F4、F5、F7、F9、FI2、F4l0~ F4l3断层组、fI8断层组、f1050断层等,断层构造岩一般胶结较 收稿日期:2002.04—08 作者简介:於习军,男,工程师 帷幕灌浆一般采用单排布孔,透水性较强的河床深槽段 及规模大、性状差的F23、F2l5、 、F9、F1050等断层部位采用双 ・ 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7月 水利水电快报 EWRHI 第23卷第l4期 排布孔。主帷幕灌浆孔距一般为2 m,封闭帷幕一般为 2.5 n1。帷幕灌浆孔深一般60--80 m,最深达120余m。设 计灌浆进尺33.6万m。 灌浆采用“小口径钻孔,孔口封闭,孔内循环高压灌浆 法”施工,最大灌浆压力6 SPa。灌浆浆材为湿磨细水泥浆 液(D95≤40 tan),开灌水灰比2:l。 (4)与常压下灌浆相比,高压灌浆形成的幕体密实,耐 久性强,浆材结石的含水率显著减少,干容重、抗压和抗渗强 度显著提高,凝结时间大大缩短。2:l的湿磨细水泥浆液在 常压和高压作用下的浆材性能见表2。 表2常压和高压下浆材性能 3灌浆压力的分析研究与确定 3.1帷幕灌浆压力发展状况 对帷幕灌浆而言,相对较高的灌浆压力可提高灌浆注入 试验证明,在三峡工程中采用高压灌浆比常压灌浆具有 较大的优越性。 率和浆体的结石强度,对确保灌浆帷幕连续幕体的形成及提 高帷幕灌浆的耐久性是有较大好处的,但由此带来岩体抬动 3.3三峡工程基岩特点及可灌性分析 三峡工程坝基岩体为花岗岩,块状岩体,整体性较好,力 破坏的机率相应增大。目前,世界各国工程界对帷幕灌浆压 力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所谓的高压(灌浆压力约 大于2.5~3 SPa)和低压两大流派,但大多还是主张采用尽 学强度高。作为建基的主要岩石——微新岩石湿抗压强度 达100 MPa以上,岩体具有承受较高灌浆压力的客观条件, 相对层状岩体而言,有更强的抗抬动变形能力。由于花岗岩 中细微裂隙发育,工程的实践证明,在细微裂隙地层,如果灌 可能高一些的灌浆压力,以确保灌浆的质量。然而具有广泛 影响的的灌浆专家豪斯比(A.C.Housby)则认为,灌浆压力 应适度,不应采用高压来迫使裂隙产生较大的扩张或掀动地 层。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末乌江渡工程成功应用高压灌 浆法以来,高压灌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围绕高压灌浆 的各种配套灌浆机械、设备日臻完善,采用高压灌浆的大型 水利工程也越来越多。国内几个大型水电工程高压灌浆压 力见表l。 表1 国内几个大型水电工程帷幕灌浆压力值 浆压力过低,很难保证地层和裂隙会得到有效的灌注,受灌 后的基岩亦较难达到高的设计防渗标准。鉴于此,三峡工程 采用高压灌浆是必要的。 3.4帷幕灌浆压力的技术现状分析 3.4、1 帷幕灌浆最大灌浆压力 根据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现场灌浆试验成果,三峡工程 帷幕灌浆具备承受较高灌浆压力的条件,但从目前国内高压 灌浆技术发展水平上看,高压灌浆使用的最大灌浆压力一般 为5~6 SPa。另一方面,目前灌浆设备性能也限制了灌浆 压力的进一步提高,当灌浆压力大于7~8 MPa后,灌浆泵 振动较大,机械故障频繁,灌浆管路容易爆管,造成施工事 3,2现场灌浆试验的基本结论 为验证灌浆工艺,优选灌浆材料,论证灌浆压力,1996~ 1997年在现场开展了大规模灌浆试验,并与其配套进行了 各种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灌浆总进尺27 171.2 m,分4个区 进行,基本涵盖了三峡工程主要岩层和地质构造,具有较强 的代表性。通过高压灌浆及破坏性压水、疲劳压水检查,试 验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三峡工程基岩为块状岩体,具有较强的抗抬动能力。 一故,灌浆中断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灌浆的质量。 3、4、2接触段灌浆压力 坝基浅层,幕体承受的水力坡降最大,是防渗的重点部 位。为确保浅层岩体的灌浆质量,我国行业标准《水工建筑 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中,要求接触段及其 以下的一段灌浆检查合格率达100%,远高于以下各段合格 率不小于90%标准。但从目前国内高压灌浆工程实施情况 看,接触段灌浆压力一般较低,多为1.0~1.5 SPa,取定这 般部位,浅层岩体能承受l~3 ePa的灌浆压力,深部能承 种灌浆压力主要是考虑灌浆施工时上部坝体混凝土压重不 大,表层基岩受开挖爆破及卸荷等影响,相对较破碎容易造 成灌浆抬动破坏。根据国内施工工程经验,一旦基岩产生抬 动破坏,很难补救完好。 受5~6 MPa的灌浆压力,但地质条件差、爆破影响严重的部 位,3 sMPa以下的灌浆压力亦可能造成岩体的抬动破坏。 (2)一般部位灌浆压力达3.5 MPa以上,小断层或裂隙密 集带部位灌浆压力达2 ePa左右后,灌浆注入量明显增加。 (3)高压灌浆形成的帷幕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幕体比 例渗透极限A约为4 SPa,极限破坏压力PP约为4.5~ 5 5 SPa,破坏水力比降.『P约为300。 ・3.5三峡工程帷幕灌浆压力的确定 在参考国内外高压灌浆施工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目前 的技术水平及三峡工程的具体条件,最终确定三峡工程主帷 2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於习军徐年丰三峡工程基础帷幕灌浆压力的论证确定与应用分析 1.5 MPaI ̄.力灌注,补充进行的浅层升/ ̄-:fL采用3.5 MPa压 力时,仍能灌入与先期常规压力灌浆基本相当的注入量,说 明升压灌浆可一定程度提高灌浆注入量,改善上部浅层岩体 的可灌性。 幕最大灌浆压力为6 MPa;封闭帷幕由于其所挡下游水头相 对较小,为确保幕体的成幕质量,确定其最大灌浆压力采用 4--5 MPa。同时,为防止地质条件差的部位因高压灌浆造 成岩体抬动破坏,对注入率>10 L/min的孑L段采用分级升 压方式施工,并规定最大灌浆压力不超过5 MPa。 表3灌浆压力与注入率关系表 5.2高压灌浆效果分析 目前,三峡二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基岩透水率、灌浆单耗 统计分析表明,在高压灌浆作用下,随着灌浆孑L序的增加,基 岩透水率、灌浆单耗均明显递减,小漏量孑L段百分率提高,大 漏量的孑L段百分率大幅减小,一些灌前压水透水率较小的孑L 段亦灌入了大量浆液,灌后检查孑L钻孑L取芯及压水试验表 明,高压灌浆形成的幕体结石缜密,强度高,基岩透水率可达 到设计防渗要求。透水性较强、吸浆量较大的左导墙一泄5 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试行)》(DL5188—1999) 第10.4.8条“灌浆压力通常在帷幕孑L顶段取l~1.5倍坝前 静水头,……”的建议,并参考国内其他工程接触段灌浆压力 的使用情况,三峡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前期,接触段压力一 般按1.5倍坝前静水头值控制,岸坡坝段为1.0 MPa,河床坝 段为l,5 MPa。对主河床风化深槽区,由于基础开挖高程 号坝段风化深槽区帷幕灌浆成果分序统计见表5。 表5左导墙一泄5号坝段帷幕灌浆成果分序统计表 低.坝前水头高,接触段灌浆压力采用1.5 MPa时尚不能达 到1.5倍坝前静水头压力值,对此,结合风化深槽防渗处理, 帷幕灌浆采用双排布置。现场施工过程中,根据已完工部位 的抬动变形检测成果,为提高浅层岩体灌浆效果,通过现场 升压试验验证后,又将接触段灌浆压力适当提高,其中河床 坝段主帷幕接触段灌浆压力达3.5~4.0 浆压力见表4。 表4三峡工程主帷幕灌浆设计压力 a,升压后的灌 三峡工程实践表明,一般部位接触段采用l~1.5 MPa 的压力灌注后,基岩检查存在少量不合格现象,在采用高压 力灌注的部位,基岩检查全部合格,一定程度上说明采用3 -4 MPa的灌浆压力灌注接触段是合理的。 6结语 4岩体抗抬动变形能力分析 左岸厂坝l~5号坝段基岩缓倾角裂隙发育,岩体抗抬 (1)高压灌浆法是一种适合三峡工程特点的灌浆方法, 该灌浆法在三峡工程的成功应用在确保帷幕灌浆质量的同 时,大大地提高了帷幕灌浆的施工进度,为三峡工程初期蓄 动变形能力相对较差,可作为岩体抗抬动变形能力分析的典 型部位。该部位帷幕灌浆施工时,少数孑L段灌浆使用压力曾 水前,完成二期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2)三峡工程坝基防渗帷幕采用一般部位单排、特殊地 达7~10 MPa,经对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成果和水准点、抬 动变形监测成果等综合分析表明,灌浆压力与吸浆量问呈较 好的弹性变形关系,灌浆过程中未发生吸浆量突增或灌浆压 质缺陷部位双排的布孑L方式,在高压灌浆条件下可形成连续 帷幕,局部透水率或吸浆量较大部位通过适当,b:fL;tJn密灌注 可达到设计防渗标准。 (3)经论证确定的主帷幕采用最大灌浆压力5~6 力突减等异常现象,实测基岩最大变形为17 m,小于设计 允许变形值200 tan。三峡工程帷幕灌浆施工实践表明,由 于基岩抗抬动能力强,在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后,一般部位 接触段采用3,5~4 0 MPa的灌浆压力灌注是可行的,不会 造成岩体抬动破坏;坝基深部采用5~6 MPa的灌浆压力灌 注尚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MPa,封闭帷幕采用4~5 MPa的灌浆压力对三峡工程是合 适的。 (4)通过现场升压试验的验证,三峡工程成功地将接触 段帷幕灌浆压力提高到3,5~4,0 MPa的高压水平。实践证 明,只要正确处理好灌浆压力与吸浆量的关系,尤其是做好 大注入率时的压力控制工作,同时加大抬动监测的力度,不 5灌浆效果分析 5.1孔口段升压灌浆对改善浅层岩体可灌性的作 用 从泄洪坝段已完成浅层升压孑L灌浆情况看,在经过 会对基岩造成抬动破坏。 (5)灌浆压力是保证灌浆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决定 灌浆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坝基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浆材性能、灌浆工艺、灌浆孑L的布置及其设计参数的选取等, 因此,加强对灌浆过程中各项指标、工序的综合控制是保证 灌浆效果的关键。 ・21 ・ T ——一一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