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的作者是鲁迅,和曾经学过的《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呐喊》。《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情景。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雨果,《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们都是法国文学家,。[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敬业和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在文中作者先后谈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认为有业是做人之本。
D.我国史传文学源远流长。《隆中对》 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范进中举》选自明朝小说家吴敬梓撰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B.《故乡》作者是鲁迅,这篇小说选自《呐喊》,《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雨果,法国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C.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觥筹”,“罍而歌者”中“罍”,“衔觞赋诗”中“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D.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其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B.“共享单车”这一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给市民带来许多便利,但有些人在享受着便利的同时,却将社会公德置之度外,随意停放、恶意破坏,造成了恶劣影响。
C.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D.在《声临其境》的收官之战中,朱亚文凭借实力夺得总冠军。他为每一个角色的配音都惟妙惟肖,连神态和音调都高度契合,赢得一致好评。
第 1 页 共 8 页
二、字词书写
4 . (1)古诗文,是中华文化(kuà)____越时空的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极致(níng)____练的智慧结晶。古诗文中的美(fǔ shí)_______皆是,在诵读中感受其音韵之美,在品读中体会其意趣之美。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完成小题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
第 2 页 共 8 页
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④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有删减)
5 . 简要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 . 作者既然不喜欢袁枚这个人,为什么还引用《随园食单·小菜单》中关于“腌蛋”的一条? 7 . 仔细揣摩,简要赏析文中划线词、句子。
(1)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2)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体罚禁令出台,韩国师生称不习惯
从2010年下半年到今年初,韩国社会下大力气,制定了有关禁止体罚的政策。
2010年11月,首尔市教育部门宣布了体罚禁令。其中明文规定:学校禁止一切体罚行为。此后,京畿道和另一个道随之效仿,宣布从2011年3月新学期开始禁止体罚。2011年1月17日,韩国教育部发布了“学校文化先进化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规定,第一,禁止直接的体罚。直接的体罚是指老师利用身体和道具反复地、持续地、痛苦地折磨学生身体和损伤学生人格的指导方法。第二,允许间接的体罚。间接的体罚是指以训导、教导等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的体罚。比如:到教室后面罚站,到运动场跑几圈,做俯卧撑,口头提醒,发出书面警告,采取隔离措施,布置特别的作业等。第三,实行停止上课的措施来进行惩罚。让犯错误的学生做校内服务和社会服务工作,若之后还没有改善的话,就可以实行停止上课的措施。停止上课的期限,一次以十天为限,一年不能超过三十天。停止上课期间学生按“旷课”处理,为防止停课的学生在校外惹事,校长必须把学生委托给专门的学生咨询机构,让他们负责管理、咨询治疗。同时为了强化家庭共同责任,还实行了“家长咨询制”。
第 3 页 共 8 页
事出有因。2010年7月,韩国首尔一名小学生用手机拍摄的视频被曝光,内容是一名中年教师训斥、掌掴一名六年级学生,还将他推倒在地。这段视频,一时在韩国社会上引起体罚是否该禁的热议。
在韩国,一般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罚。在韩国有“教鞭下的爱”“不打不成器”的说法。为规范学生行为,督促他们努力向学,体罚已是一种受到默许的教育方式。许多师生、家长对此已习以为常。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韩国大约70%的高中学生受过体罚。现在禁止体罚在韩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韩国教师工会联合会发言人金东锡说:“每个班级大约有40名学生,所有家长都要求孩子考入好大学,不采取体罚你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家长仍然希望教师采用体罚方式,让他们的孩子在考试中表现得更好。”就目前来看,请家长来学校等措施几乎不起作用。
这些相关禁令颁布后,有一部分学生借此恶意反抗老师。韩国首尔一名高中老师说:“当我试图斥责一些孩子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太大时,他们嘲弄我说,‘要我拿出手机吗?’或者‘现在你不会想打我吧?’”
禁止体罚令一下,不习惯的不止是教师,还有不少学生。今年1月韩国一份针对2.3万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大约50%赞成体罚,40%反对,10%表示不清楚。高中生田俊洙说:“当我遭老师打时,我觉得有点儿丢脸,但我想那通常是有原因的,我宁愿被多打几下,也不愿让老师通知父母。”
看来,教育中行为规范约束力缺失所引起的如何“教育”现象,确实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8 . .在韩国,体罚禁令出台后引起不小的争议。请你概括出这些争议有哪些。
答:
9 . .第3段“事出有因”一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
结
构
上:
内容上:10 . .文章最后一段的“行为规范约束力缺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答:11 .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韩国出台体罚禁令是因为许多师生、家长对学校教育 普遍存在体罚现象已习以为常。 第 4 页 共 8 页
B.体罚禁令对老师的体罚行为作出了明确而严格的限制。 C.面对体罚禁令,绝大多数学生表示欢迎,因为他们觉 得受体罚很丢脸。 D.在体罚禁令出台前,体罚行为是受默许的一种教育方E.教师体罚学生往往是为了搞好本职工作,满足家长对式,社会上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孩子的高期望。
四、情景默写
12 . (题文)默写: ①_____,阴阳割昏晓。
②《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体现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③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 ⑤《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拾椹供亲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①,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②,以异器③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异器:不同的碗。 13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顺日拾桑椹 日:____ (2)以异器盛之 之:____
14 .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 5 页 共 8 页
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
15 . 你认为蔡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春 (元)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①,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①[帘栊(lóng)]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16 . 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 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笼罩上一层温暖的色彩,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安慰。 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
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
17 . 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
七、名著阅读
18 .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①《圯桥三进履》图(张良拾履)
第 6 页 共 8 页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西游记》第十四回)
②敢笑黄巢不丈夫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2)同样是讽刺和批判社会弊病的著作,《格列佛游记》充满奇幻想象的浪漫主义色彩,《骆驼祥子》则是注重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试从人称或内容角度比较两种不同风格作品的写作特点。
19 . 名著阅读
(A)的眼睛是笑盈盈的,(A)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A)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个孩子的帽子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A)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选文选自 (人名)的《呼兰河传》,文中的(A)是 。
八、作文
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 “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 . 11月9日下午的班会时间,平安中学各班组织了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作为初三(2)班的校报通讯员,请你给校报写一则消息,报道你们班此次班会活动的情况。
第 7 页 共 8 页
要求:自拟标题,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