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22分) (共6题;共22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拽出(zhuài) 悚然(sǒng) 角逐(jué) 履出(lǚ)
B . 凛冽(lǐn) 贮藏(zhù) 充沛(pèi) 羸弱(léi)
C . 告罄(qìng) 蜃景(chèn) 皑皑(kǎi) 冰凌(lín)
D . 踉跄(liàng) 雪橇(qiāo) 怏怏(yàng) 眼眶(kuàng)
2. (2分) (2019·岳阳)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bīng)纷和谐、相得益章的局面。
B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chěn),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本不仁。
C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mĭ)坚,越坚,钻得越契而不舍。
D .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ù),便是敬。
3. (2分) (2018·包头)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第 1 页 共 16 页
A . 面对那些扑朔迷离的案情,神探福尔摩斯总能抽丝剥茧,揭开真相,其过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B .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
C .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日,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D . 五月的希拉穆仁草原绿苗如毯,蓝天上朵朵白云时聚时散,变化多端让人不由地想到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4. (2分) (2019七下·洛川期末)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燕然勒功”典出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望闻问切”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气冲斗牛”中的“斗”是一种计量工具。
B . 古人称谓语非常丰富,有对自己的谦称,如“孤”;有对他人的敬称、爱称,如“大兄”“卿”。
C .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对应词语的词性相同,尾字讲究“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D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5. (6分) (2017八下·南岸期末)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 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 2 页 共 16 页
(3)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结庐在人境,________。(陶渊明《饮酒》)
(5)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 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 《登飞来峰》中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8)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
6. (8分) (2018七下·岳池期中) 中央电视台曾经在某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开展“扬我家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 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下联:________,________。
(2) 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社区主任推荐自己。
(3) 社区拟为家风优良的家庭授匾,请你仿照示例,在横线上提炼内容,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为赵小文家庭拟写四字匾文。
第 3 页 共 16 页
【示例】张厚乐家庭:张厚乐一家三口都是热心人。谁家水管坏了,老张随叫随到;有老人行动不便,他会扶上扶下;十多年来,他们家一直义务为小区修花剪草。
赵小文家庭:赵小文一家酷爱读书。家里书籍满架,人人手不释卷。“我又读了一本好书”,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星期天一起逛书店,是他们多年不变的美好约定。
【匾文】行善积德
【匾文】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48分) (共5题;共48分)
7. (4分) (2018七下·梁溪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①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②?
第 4 页 共 16 页
【注】①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七绝。②阿(ā)谁:谁,何人。
(1) 请根据诗歌的前两句概括柳枝的特点。
(2) 请体会诗歌三,四两句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8. (14.0分) (2017九上·平顶山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第 5 页 共 16 页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 解释下列短语。
①简拔:________
②裨补阙漏:________
③优劣得所:________
④意气扬扬: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3) 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 . 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 . 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 . 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
第 6 页 共 16 页
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 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9. (8.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⑴远远的吹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细听,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很久,确定是笛子的声音,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
⑵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⑶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⑷这样想着,在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看看天色尚早,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⑸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⑹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原来竹子洒过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挡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
第 7 页 共 16 页
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⑺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
(8)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时,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听蝉声。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9)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10)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但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的声音那么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11)可惜我并没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之声仍是要有福分的!
(12)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13)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而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
第 8 页 共 16 页
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14)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15)我突然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原文有改动)
(1) 阅读第⑴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
(2) 请从第(5)(6)两段划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3) 第(12)段中划线的“双重的组合”是指:
(4) 请仿照第(13)段中划线句,再续写一句,使之与这两句构成排比句。
(5) 结尾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请谈谈你的理解
10. (1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旧时的离别
张悦然
①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每半个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出发,全程只需要1小时37分钟,但我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每次都是妈妈来看我,也不要我去车站接,下了火车换地铁,半个小时以后就站在我家门口了。她总是很高兴地说:“好近。”是啊,好近,我点点头,是不是太近的缘故,近到破坏了回家这件事应有的仪式感?火车一再提速,我却离家越来越远。
②我关于火车的最初记忆,与济南那座老火车站有关,那座德国人留下的日耳曼风格的建筑。若不是再
第 9 页 共 16 页
看到照片,我已经想不起它是什么样子,只记得有一个绿色圈顶、四面都有钟表的塔楼。小时候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远远地看到它,就开始兴奋了,它耸立在灰蒙蒙的楼群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异国情调。而那种异国情调,好像与正要前往的那个地方有关,头脑中衍生出各种想象。拎着箱子走进圆拱形大门,有一种出远门的郑重感。它的繁复、典雅、美轮美奂,令旅行充满仪式感。
③那时候去北京,要坐一整夜的火车,清晨我被妈妈摇醒,拉起胳膊塞进外套的袖管里跌跌撞撞地跟在大人身后下了车,抬头就望见“北京”两个大字,我吸着陌生的空气,思忖着各种奇怪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去哪里买菜,看什么报纸,有没有像趵突泉那样一个元宵节可以看花灯的地方?说到底,就是无法想象在别处,故乡以外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吧。身后忽然传来长鸣的汽笛声,撼动心肝。火车缓缓地朝远处驶去,送行的人木然地挥着手、站在大风里,好萧索。月台上总是刮着好大的风,无论什么时节,非要吹得人头发蓬乱、衣角翻飞不可,那种狂烈带有某种戏剧性。大风好像是一件道具,为了在离别和重逢时,给旅人添上一点儿风尘仆仆的气息。
④长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月台上的风不再像从前那么大了,那些风都去了哪里呢?真是个谜。没了风,旅人也没了风尘仆仆的气息,剩下的只是倦意。月台越建越大,却越发让人感到局促,再也没有从前那种空旷的感觉了,要是看到哪个送行的人在火车还未驶远之前掉头走掉,我就会莫名地恼火,觉得他对这场离别不够郑重,的确不需要多么郑重,就算有些离愁别绪,也完全不必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原地悲伤,而是可以一边朝车站里面走,一边给刚离开的人发微信,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
⑤旧时的离别具有一种美感,想来是与悲伤的质感有关。离开之后,两个人各自待在自己的悲伤里,那是一种隔绝的悲伤,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 , 无法让对方知道。
⑥总之,火车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一种沉重的,让人感到难过的事物,这个词的属性已经改变了,变得平淡而日常,这样想一想,在“火车”这个词失去了它所负载的情感重量的时候,那座老火车站适时地死去,变成记忆中的文物,或许也是一种合理的命数。
(有删改)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文章写了作者小时候关于“火车记忆”的三个片段,请概括。
片段一:去济南老火车站的兴奋与神秘感。
片段二:________。
片段三:________。
(2) 联系语境,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列句子。
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 , 无法让对方知道。
(3) 文中“现在的离别”和“旧时的离别”有什么不同?
(4) 结合文章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认为“火车”一词失去了怎样的情感重量?
11. (8.0分) (2019七下·农安期末) 读名著让人受益匪浅,学校组织名著推荐活动,请选择名著《骆驼祥子》或《格列佛游记》中的一本,完成问题。
①选择推荐的书名。
②此书的作者。
③概括其中一个让你难忘的情节。
④写出推荐本书的理由。
第 11 页 共 16 页
三、 写作表达(50分) (共1题;共50分)
12. (50分) (2017九上·苍溪月考) 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22分) (共6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第 13 页 共 16 页
6-1、
6-2、
6-3、
二、 阅读理解(48分) (共5题;共48分)
7-1、
7-2、
8-1、
8-2、
8-3、
8-4、
9-1、
9-2、
9-3、
第 14 页 共 16 页
9-4、
9-5、
10-1、
10-2、
10-3、
10-4、
11-1、
三、 写作表达(50分) (共1题;共50分)
12-1、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