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和应急预案
1目的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切实做好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处理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减轻经济损失,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和预案.
2 范围
本措施和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包括生产区、仓库)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3 重大危险源分析检测
本公司是一个以生产民用爆破器材为主的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属高风险行业.本公司产品主要有导爆索、起爆具、导爆管雷管、石材爆裂管等。所用原材料主要有太安、黑索今、梯恩梯、雷管、延期体、导爆管、岩石炸药等.
上述几种产品以及生产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在生产、保管、贮存过程中,存在着重大危险源和火灾、爆炸事故的潜在危险,其危险因素分析见表3。1-3.7(附后)。 4 重大危险源辨识、确定 4。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在GB18218—2000《重大
危险源辨识》中,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两种,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将危险品分为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四大类型。标准根据国际重大危险源的规定,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定出了各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规定的临界值,即为重大危险源.按照单元内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时,则该单元内物质总量,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值,则评定为重大危险源.
B.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 (1) 式中:q1、 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 、Q2 ……Qn——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4。2 依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生产、贮存民用爆破器材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的危险性分析和评估。确定本公司导爆管雷管生产区、起爆具生产区、总库区为重大危险单元。
5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预防措施和处置 5.1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预防措施
5。1。1 防止炸药生产车间重大危险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5.1.1。1 危险品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运行准则; 5。1.1.2 熔混药操作中应认真观察,防止杂质混入,设备带病运转; 5.1。1。3 熔混药温度严格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
5.1。1.4 熔混药设备定期检查润滑,防止摩擦起热引发炸药燃烧、爆炸; 5.1。1。5 各类导静电接地要完好有效;保持安全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定期试验; 5。1。1。6 避雷针与防雷网要接地有效,定期检测; 5.1.1.7 当出现雷暴雨、地震等恶劣天气时停止生产和运输; 5。1.1.8 公司监控系统24小时专人值班; 5。1.1。9 操作人员严格按要求穿戴劳保; 5。1.1.10 对产生粉尘车间定期进行清理冲刷.
5。1。2 防止库区重大危险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5.1。2。1 危险品库房周围防火道有效; 5.1.2.2 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确保有效; 5。1。2.3 定期对防雷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有效; 5。1。2.4 危险品搬运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运行准则; 5。1。2。5 总库值班、库管员进行日常巡视检查;
5。1.2。6 定期对电网线路进行检查,严防线路打火引起火灾。
5。2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预防安全管理措施
5.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5。2。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5.2。3 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检查、重大危险源调查分析、监测检验措施和设施. 5。2。4 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和制度;
5.2。5 加强安全教育和检查,避免违章作业;
5。2。6 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5。2。7 特种设备必须严格管理,按规定检修,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5。2。8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监控规定。
6、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应急预案
如果重大危险源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时,最早发现者和事故部门应立即向公司应
急指挥中心报警,并严格执行福建安溪三元集发水泥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处置办法,实施应急救援。
表3.1 起爆具制造危险因素分析
序工序 号 名称 作业内容 存在的危险因素 熔化器内混入有机物、容器壁粘附残渣长期受热。 蒸气压力失控,导致熔化器温度过高. 熔化器过滤网清理不及时导致其失效。 由于梯黑炸药配料、配级不合理导致黑索今沉淀分层。 熔化器强度不符合要求或蒸气胶管老化强度下降爆裂. 炸药蒸气挥发结晶在风筒、设备、器具上清理不及时或清理方法不正确或遇到机械撞击。 混合机内混入有机物、容器壁粘附残渣长期受热。 温度失控,导致混合机内物料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而析晶. 由于配料、配级不合理导致黑索今沉淀分层。 由于梯太配比不合理或工艺不匹配导致溶解不完全或分层。 放料阀结构不合理或失修。 炸药蒸气挥发结晶在风筒、设备、器具上清理不及时或清理方法不正确或遇到机械撞击。 炸药被长时间加热。 加入固体物料时,易溅起高温液体物料。 混合机体上方没有雨林设施. 装药工具不符合要求. 装药时器具间摩擦起火爆炸。 静电导出不良. 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好导致事故扩大化。 注药器具不符合导致炸药迅速凝固难以处理。 配料、配级不符合、搅拌不均匀导致太安或黑索今沉淀分层。 炸药蒸气挥发结晶在风筒、设备、器具上清理不及时或清理方法不正确或遇到机械撞击或遇有电火花。 注药过程中静电导除不良。 炸药制品坠落或遭撞击。 炸药浇铸上方没有雨林设施。 卸模具时使用黑色金属工具、用力过大。 静电导除不良。 炸药制品坠落或遭撞击. 操作失误。 产品跌落。 风险 预测 梯恩梯熔化或1 梯黑炸药熔化 将梯恩梯投入熔化器,用低压蒸气加热熔化,液态梯恩梯流入混合机内。或将梯黑炸药投入筒式熔化器,用低压蒸气加热熔化,液态梯黑流入浇铸器具内. 火灾 爆炸 灼伤 梯太或梯黑混2 合或混合溶解 液体梯恩梯流入混合罐,使用热水加热保持85~90℃,定量加入黑索今或太安及改性剂,混合均匀或溶解完全,放入浇铸器具内。 火灾 爆炸 人工将白品太安装敏感入特制塑料瓶中,用3 元件胶粘剂封瓶盖。打压制造 浸水合格者备用。 火灾 爆炸 壳体、模具、敏感起4 注药 爆件装配好,分次浇铸炸药。 火灾 爆炸 注药完成后,压上壳5 冷却 盖,倒置,凝固完全后,人工卸下模具。 将成品装入衬有塑装箱 6 料薄膜袋纸箱内,封包装 口,封箱.
火灾 爆炸 火灾 爆炸 表3.2 爆裂管制造危险因素分析
序号 工序 名称 作业内容 将导爆索盘卷在切索机滚轮上固定好,板动把柄,切索刀前行,切出所需索段。 存在的危险因素 切索刀与导爆索剧烈摩擦。 撒漏的太安受到撞击或摩擦。 静电导除不良。 风险 预测 爆炸 1 切索 2 装封口塞 装药前后装配防潮炸药受到意外撞击或摩擦。 帽、导爆索、塑料操作失误。 粉尘、封口胶遇火花或火源。 管、封口塞。 炸药受到意外撞击或摩擦。 人工将炸药定量装炸药粉尘或包覆物遇火花或高温。 入管壳内。 受雷电、静电影响导致燃烧爆炸。 将爆裂管装入衬有因操作失误使产品遭到意外撞击或摩擦。 塑料薄膜袋的纸箱产品长时间接触热源. 内,并用胶带密封。 火灾 爆炸 火灾 爆炸 火灾 爆炸 3 装药 装箱包装 4 表3.3 导爆索制造危险因素分析
序号 工序名称 太安筛选 作业内容 开启太安包装箱,筛分太安,将药分至专用药盒内,送到制索暂存间暂存。 棉纱烘干后,制成要求规格的棉线轮. 上好芯线轮、包药膜及层线轮,按顺序穿好线,打开断细药仪,关闭抗爆门后,开机制索。检测合格后正式生产,药面接近指定的红线时,停机加药。满卷后卸卷。 在导爆索半成品外层敷上一层塑料。 棉线导爆索在烘房完成烘干。 分成50m的小卷,对所有产品进行外观检验。 存在的危险因素 开启包装箱时使用黑色工具。 撒漏的太安受到撞击或摩擦。 静电导除不良. 棉线及其粉尘长期受热。 温控装置失灵或误操作。 棉线、粉尘遇火花或火源。 炸药受到意外撞击或摩擦。 炸药粉尘及包覆物遇火花或高温。 受雷电、静电影响导致燃烧爆炸。 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容器或工具。 沥青温控装置失灵. 操作不当或误操作. 制索药瓶内有残留的太安。 因敷塑机头温度过高、失控或冷却不及时导致爆炸传爆。 温控装置失灵。 导爆索长时间接触散热器。 使用的刀片太钝不能满足切索要求。 操作失误,导致产品被绞入设备传动部位受到严重撞击。 风险 预测 火灾 爆炸 1 2 棉线加工 火灾 3 制索 火灾 爆炸 4 5 6 敷塑 索盘烘干 分卷普检 爆炸 火灾 爆炸 火灾 表3。4 塑料导爆管制造危险因素分析
序号 工序名称 黑索今粉碎烘干 作业内容 开启黑索今包装箱,将黑索今与水按比例加入球磨机内粉碎,粉碎后的湿黑索今分盘烘干. 将备好的超细黑索今、铝粉、添加剂按照配比加入球磨机内,混合,过筛后分盘烘干。 存在的危险因素 开启包装箱时使用黑色工具。 撒漏的黑索今受到撞击或摩擦。 黑索今粉碎时球磨机漏水。 黑索今用水浸泡时间不足. 静电、雷电导除不良。 烘干温度失控或药尘附着在散热器上长时间被加热. 药粉受到意外撞击或摩擦. 药尘遇火花或高温。 受雷电、静电影响导致燃烧爆炸. 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容器或工具。 操作不当或误操作。 烘干温度失控或药尘附着在散热器上长时间被加热. 因挤塑机头温度过高、失控导致爆炸传爆. 导爆药受到意外撞击或摩擦。 导爆药下药不畅。 导爆药遇火花或散落在高温的挤塑机头上。 下药缸内留有残药. 因下药缸防护不良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导爆管拉制、爆速检测、药量标定等因操作失误导致燃烧、爆炸或造成人员伤害。 风险预测 1 火灾 爆炸 2 导爆药混制烘干 火灾 爆炸 3 制索 敷塑 4 封口 将导爆药暂存在安全烘箱内,取出加入下药缸中,标定药量后确定拉伸速度,并拉制导爆管,检测合格后正式生产。在导爆管的外层在敷一层塑料,即为高强度导爆管。 导爆管端头时用超调整不当造成冒烟燃烧. 声波封口机封口。 火灾 爆炸 致伤 火灾
表3.5 导爆管雷管装配危险因素分析
序号 工序名称 作业内容 存在的危险因素 开启包装箱时使用黑色工具。 撒漏的太安受到撞击或摩擦。 太安粉碎时球磨机漏水. 太安用水浸泡时间不足. 静电、雷电导除不良。 烘干温度失控或药尘附着在散热器上长时间被加热。 氧化剂与还原剂混放。 原材料侵泡不透。 混药过程中球磨机内酒精跑漏. 加工过程中遇火花。 空气湿度不达标. 烘干设备温度失控. 静电、雷电导除不良。 操作失误或意外爆炸。 废药处理不当。 铅管表面处理不良。 装药时因撞击、摩擦导致燃烧爆炸。 截铅管时切刀切到延期药。 药粉、药尘遇火花或静电、雷电火灾 致伤 导除不良. 空气湿度不达标。 致残 设备故障。 灼伤 设备、模具、工作台上浮药清理不及时或使用干抹布。 延期药中混入杂物、或废药处理不当。 操作失误或意外爆炸。 药中混入杂物。 因压力太大或摩擦导致爆炸。 空气湿度不达标。 排管,压平,按工艺要求完成一连锁装置或装药机设备故障。 装药装、一压、二装、二压,松装4 设备、模具、工作台上浮药清理压药 太安,压入活塞、卡中腰,再不及时或使用干抹布. 装入粒状太安. 药粉、药尘遇火花或静电、雷电导除不良. 操作失误或意外爆炸。 药粉、药尘遇火花或静电、雷电压装导除不良。 5 延期压入延期体、卡中腰. 因冲子表面有药粉、压力太大或体 摩擦导致爆炸。 风险 预测 1 太安造粒 开启太安包装箱,将太安与水按比例加入球磨机内粉碎,粉碎后的太安加入粘合剂人工造粒,分盘烘干。 火灾 爆炸 2 延期药 制造 按照工艺确定的配料表称量各原料,无水乙醇浸透后加入球磨机内,混药完成后出料,吹干加入胶液混均人工造粒,放入真空烘柜内烘干,装盒后存入烘房内备用。 火灾 爆燃 3 延期体 制造 延期药在防护下人工装入铅管内,封口、扎管、拉拔,套延期外管,再封口、轧管、拉拔,测试、切延期体,装盒备用。或将管壳装入模具内,调整好设备根据工艺确定装、压药次数及药量、品种,从模内拔出延期体,测试、装盒备用。 爆炸 致伤 致残 爆炸 致伤 致残 6 导爆管下线卡口 7 编码 操作失误或意外爆炸。 根据需要塑料导爆管,经下线、卡口机卡头处有杂物。 挽线、封口、穿段标、装橡胶因压力太大或摩擦导致爆炸。 塞、在防护条件与雷管装配,采静电、雷电导除不良。 用气动卡口。 操作失误或意外爆炸。 管壳不完好或表面有药尘。 激光雕刻机故障. 激光雕刻雷管码号。 静电、雷电导除不良. 操作失误或意外爆炸。 爆炸 致伤 致残 爆炸
表3.6 雷电、电气、运输与贮存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序类别 号 存在的危险因素 ① 雷电的危害主要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和雷电波入侵三种,这些现象都对炸药生产构面危害。 ② 直接雷击是雷云与地面建筑物之间的直接放电雷击。如果工房的独立避雷针(或带式避雷针)高度不够、引入线选型不当、引入线截面积不足或接地不符合规范要求(电阻大于10Ω,接地方式不正确),会使建筑物遭受雷击而倒塌,引起工房内的危险物品产生燃烧、爆炸。 ③ 感应雷是雷电在导体上产生雷电感应。这种感应能量在室内外导体上产生大量静电积累和感应电动势,极易产生电火花、局部过热等现象,对炸药生产是极其严重的危害。 ④ 雷电波侵入是雷击发生时,供水供汽管路上产生冲击电压,并沿着管路传播.若侵入炸药生产室内,可能造成危险品燃烧、爆炸. ① 部分电气不防爆,易产生电火花。 ② 因使用不当产生电火花、或电气表面局部温度过高、或粉尘进入电气内等。 ③ 因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突然停电.易使设备内炸药因处理不当或不方便处理造成局部过热而产生潜在的隐患。 ① 危险品的运输可能发生的翻车、撞车,药品坠落、碰撞及摩擦等险情,易引起危险品的燃烧或爆炸. ② 铅丹、高氯酸钾、铬酸钡等材料是氧化剂,贮存时遇到高温、还原剂等时,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燃烧事故。 ③ 钨粉、硅粉、沥青、塑料、包装纸、棉线等 系易燃危险品,贮存时遇到高温、氧化剂等时,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燃烧事故。 爆炸品坠落或遭撞击均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风险 预测 1 雷 电 火灾 爆炸 2 电 气 火灾 爆炸 触电 3 运 输 贮 存 坠 落 火灾 爆炸 4 爆炸
表3。7 其它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
序类号 别 存在的危险因素 ① 雷电击中建筑物或人,就会造成建筑物主体的破坏或人的伤亡。 ② 建筑物、高低压配电装置、架空输电线路、架空管道及电缆线路等遭受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时,金属部件之间会出现电位差,使人身遭受电击,其放电产生的火花,可能引起周围环境中炸药粉尘的燃烧和爆炸。 ③ 建筑物内所设的信息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使电源线路、信息线路和用电设备产生过电流或过电压即电涌,损坏电子设备,导致测试、监控系统瘫痪。 ① 当电气设备、设施或线路(开关)故障(接地接零不合格、线路老化都会产生漏电)时,可能发生触电伤害。 ② 运行管理不规范,如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严,绝缘破损而漏电,线路过载,防护用品未定检合格,违反安全规程的操作等. ① 搬运材料、产品、设备、设施因方法不当或失误造成伤害。 ② 设备转动部位无防护不当,操作人员被绞伤。 ③ 切索、棉线加工、制索、延期体拉拔、延期体装药、雷管卡口工序操作失误,造成伤害. ④ 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清除时未切断电源或无人看守时导致操作人员伤亡。 ⑤ 打压设备强度不足,可能会造成爆裂。 可能出现高处坠落的场所有梯恩梯熔化平台、楼梯、装卸作业、人工上料、维修作业等,由于平台防护损坏、楼梯台阶滑等,易造成操作人员的高处坠落。蓄水池、水处理池,也有坠落入内的危险。 风险 预测 1 雷 电 伤 害 火灾 爆炸 2 触 电 伤 害 机 械 危 害 高处 坠落 火灾 爆炸 致伤 致伤 致残 3 4 致伤 5 ① 高温管路、容器表面隔热措施不合格造成烫伤。 灼 ② 在梯恩梯熔化、起爆具混药、起爆具注药、太安、黑索今及导爆药烘干、导爆索敷塑、导爆管拉制时易引韦烫伤。 烫 ③ 压力容器、管路爆裂造成高温蒸气喷出引起灼烫。 车辆 伤害 起重 伤害 生产用原材料、产品、设备的装卸、安装、运输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翻车、撞车等车辆伤害事故. 致伤 6 火灾 爆炸 致伤 7
本公司的民爆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起重作业,但在设备维修、设施更换时也会涉及起重作业,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人员起重损伤。 致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