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素养辅导练习(一)
基础专项训练——标点
快乐热身 趣味语文
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 “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一位旅客走上来,
要求住店。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说:“我看见了。广告说得清楚:‘下雨天 留客天 留客不 留 ’”(你能帮客人在横线处填处合适的标点,让他留下来吗?)
基础专项训练——标点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1、种类:标点符号分为标号、点号两大类。
(1)点号:①句号。②问号?③感叹号!④逗号,⑤顿号、⑥分号;⑦冒号:
(2)标号:①引号‘’“”②括号()[ ] { } ③破折号── ④省略号…… ⑤着重号.
⑥书名号《》〈〉⑦间隔号· ⑧连接号 - — ~ ⑨专名号
2、引号、省略号的作用。 引号:
(1)表示引用的部分;
如: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2)表示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如:詹天佑沿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如:像这种对什么都不闻不问的“好人”,我们实在不敢恭维。 (4)表示特殊含义。
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省略号:
(1)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2)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 (3)表示列举的省略。 破折号:
(1)表示解释、说明的部分,有括号的作用; (2)表示声音的延长; (3)表示意思的转折。
1
3、标点符号常见题型:
练习一: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这个学期 我订了 少年报 少年文艺 和 儿童文学 等几种杂志 2、哪有什么秘密呀 他说 我不过是天天训练而已 3、 猫 这篇课文 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4、白天 他翻山越岭 勘测线路 晚上 他在油灯下绘图 计算 5、超级市场里摆着很多水果 苹果 鸭梨 草莓 葡萄 6、他看着天上的星星 认真地数着 一 二 三 四 7、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大年夜 练习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六年的小学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一时还真答不上来。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市职教中心为帮助下岗女工解决再就业问题,决定举办《童装设计与缝制技术》培训班。 D.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延安的革命传统结出了丰硕之果,有谁不万分欣喜呢?
B.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C.我们的饺子是亲手包的,亲手煮的,怎能不好吃呢?
D.与文天祥、卓别林、诺贝尔相比,一个青年人才瑕瑜互见,就不至于大惊小怪了吧?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 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现象。
D.“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为了援助灾区,人们连夜送去了棉衣、毛毯、药品、食物、与大量建材。 B.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
C.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前不久放映了“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一批优秀影片,听说不久后还要放映一批。
D.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喂”,小李喊道:“你快过来!” B.这真好比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您怎么能不去?”李红被气得脸都发紫了。 D.我们应牢记这么一条真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2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8.选出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C.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D.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9.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春天,乘着温湿的微风探首窗前问讯我的健康情况了。“谢谢你,可爱的春天”,我说。 B.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
C.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D.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
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1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使用错误的选项是( ) A.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 C.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D.西子湖畔风景优美。
12..下列引号的作用同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 A.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 C.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1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年3月15日,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新“消法”)正式实施。 B.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C.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1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1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做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3
D.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练习三:巧用标点。 1.“这苹果不大好吃”加标点表示不同的意思:
A:
B: 2.二(1)班打败了二(2)班获得了冠军。
A表示二(1)班获得冠军: B表示二(2)班获得冠军: 3.从前,有一个饭店老板,替一位客人包饭,写了一个契约:“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豆腐不可少。”不料,客人出了很多钱,天天吃的是青菜豆腐,既没有鸡鱼,也没有鸭、肉。客人对老板说:“你怎么不守约啊!”老板回答说:“我怎么不守约呢?”于是,双方就争论起来。同学们,你们能用标点来表明他们各自的理由吗?
老板回答的理由:
客人回答的理由:
小升初日积月累篇 第 1 天
一、古诗
《悯农》李绅 (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成语(成语故事主人公)
一字千金(吕不韦) 一饭千金(韩信) 一鸣惊人(齐威王) 一诺千金(季布) 一去不返(荆轲) 一鼓作气(曹刿) 入木三分(王羲之) 七擒七纵(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 三、文言文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⑴临⑵《千字文》⑶,日⑷以十本为率⑸,书⑹遂⑺大进。平生⑻于⑼书,未尝⑽苟且⑾,或⑿答人简扎⒀,少⒁不当意,必再三易⒂之不厌⒃,故⒄愈老而愈益⒅精妙。 【注释】
⑴文徵(zhēng)明:明朝书法家。⑵临:临摹。⑶《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 ⑷日;每天。⑸率(lǜ):标准。⑹书:书法水平。⑺遂:于是,就。⑻平生:一生。⑼于:对,对于。⑽未尝:曾经。⑾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⑿或;有时。⒀简扎:信件,书信。⒁少:少通“稍”,稍微。⒂易:改换,更换。⒃厌:嫌麻烦而讨厌,不厌:不嫌烦。⒄故:所以。⒅愈益:愈加,更加。 【启发与借鉴】
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四、文学常识
4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的学生将其言行记录在《论语》中,《论语》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2.孟子:名轲,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称“亚圣”。《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
答案
练习一: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这个学期, 我订了《 少年报》 《少年文艺 》和 《儿童文学》 等几种杂志。 2、“哪有什么秘密呀,”他说,“我不过是天天训练而已。” 3、《猫》这篇课文,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4、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5、超级市场里摆着很多水果:苹果、鸭梨、草莓、葡萄……
6、他看着天上的星星, 认真地数着:“ 一、 二、 三、 四…… ” 7、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在—— 大年夜。 练习二、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六年的小学生活,有人问我什么最难忘,我一时还真答不上来。 B、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C、市职教中心为帮助下岗女工解决再就业问题,决定举办《童装设计与缝制技术》培训班。 D、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延安的革命传统结出了丰硕之果,有谁不万分欣喜呢?
B、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C、我们的饺子是亲手包的,亲手煮的,怎能不好吃呢?
D、与文天祥、卓别林、诺贝尔相比,一个青年人才瑕瑜互见,就不至于大惊小怪了吧?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原句引用,句号要放在引号内)
C、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 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现象。
D、“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为了援助灾区,人们连夜送去了棉衣、毛毯、药品、食物、与大量建材。(顿号删掉) B、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
C、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前不久放映了“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一批优秀影片,听说不久后还要放映一批。(电影名用书名号)
D、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没有原句引用,不用引号。)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C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喂”,小李喊道:“你快过来!”(插入语在中间,这里的冒号改为逗号) B、这真好比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您怎么能不去?”李红被气得脸都发紫了。
D、我们应牢记这么一条真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D是正确的。A的逗号应该在引号外,B的分号应该是逗号,两个逗号是多余的,C的问题是句末的句号应改为句号。)
8、选出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5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C.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D.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BC项的顿号去掉,D项中第三 四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9、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春天,乘着温湿的微风探首窗前问讯我的健康情况了。“谢谢你,可爱的春天”,我说。 B.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
C.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D.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A句中说的内容是完整引用,引号外边的逗号应该在引号的里面。B句中“看吧”的后面应该用逗号,表示停顿。C句中的“太阳”和“月亮”具有特殊的含义,应该加引号)、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C )。
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句中“开荒”与“种庄稼”“种蔬菜”是并列关系,“纺羊毛”与“纺棉花” 是并列关系,中间都应该用逗号。“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与“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分号。)
11、判断下面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是否正确,错误的选项是( C ) A.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 C.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D.西子湖畔风景优美。
(曲子后面的冒号改为破折号,月光曲应加上书名号。) 12、 下列引号的作用同另外三项不同的是(A ) A.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 C.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A引号起重点强调作用,B C D三项中的引号都是表示反语 ) 1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今年3月15日,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新“消法”)正式实施。 B.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C.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B 试题分析:数字之间不可用“顿号”,应为“逗号”。)
1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并在原句上把错误的订正过来。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A.“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是一个并列复句,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用分号,所以应改为“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所以此句中省略号与“等”同时使用是错误的.
C.根据此句中说话人提出的“获得了第几名”这一问题,可知说话人已经知道对方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所以第一处问号应改为“,”.
D.正确.“纸质书、电子书”与“手抄本、印刷本”从不同角度来说“书”,所以中间用了“,”,是正确的.故选D.)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