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及前沿 中国科技信息2。1 4年第。g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o14 底发射OLEDs的ITO阳极构造研究进展 杨燕韩颖姝裴亚芳 1 001 9O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杨摘要 透明导电氧化物是底发射0LEDs所常采用的阳极材料,是影响OLEDs器件性 杨燕:博士,助理研究员:研 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氧化铟锡(ITO)作为最常采用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 究方向:半导体器件及材料: TO的表面粗糙化、表面纳米结 工作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 其性能将直接影响0LEDs的器件性能。本文从I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构以及电极形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使得研究者们能够详细了解近年来 燕 韩颖姝:硕士 助理研究员: T0构造的研究状况。 研究方向:半导体器件及材料: 0LEDs器件I工作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 关键词 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裴亚芳:硕士,助理研究员: OLEDs;氧化铟锡;表面粗糙化;纳米结构;电极形状 研究方向:半导体器件及材料: 中国分类号:TN,38 ̄+.1 文献标志码:A 工作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 396/j.issn.1001—8972.2014.09.013 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DOL:10.1概述 OLEDs由于自身的优势,近年来在平面显示技术、固 率。因此,是目前用于提高ITO与有机层之间接触性能的 常用手段之一。 态照明等方面获得了迅速发展。典型的底部发射OLEDs 一般包括衬底、透明阳极、有机层和金属阴极的多层结构。 阳极在底发射OLEDs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阳极良好 F.Li等 采用王水对ITO玻璃处理,使得IT0表 面形成粗糙的孔状结构,但粗糙的ITO膜表面却增大了 ITO膜与有机物薄膜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了从ITO到 有机物的空穴注入,改善了OLED的性能。 的导电性直接影响器件的I—V特性和驱动电压,与有机层 之间功函数的匹配情况也会影响载流子注入的平衡性。考 虑到载流子的注入效率问题,阳极和有机层的界面势垒要 尽量减小,因此阳极的材料和构造对器件的性能具有直接 Wu等 采用氧等离子对ITO与有机层的接触表面进 行处理,从而使驱动电压从大干20V减低到小于10V, 外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从0.28%提高到1%,在1000mA/ cm 的最大亮度约10,000cd/m 。 除了上述处理方法之外,研究者们 叫 还采用其他酸 或碱以及惰性气体溅射和臭氧环境自外线等对ITO与有机 层接触的表面进行处理。 2.2 ITO表面纳米结构 的影响。由于氧化铟锡(ITO)具有高透明和高导电率, 是目前OLED的首选阳极材料,但ITO属于非化学剂量 学化合物,表面特性难以控制,且不同表面特性的ITO功 函数不同,从而影响了OLEDs的器件性能。尽管已使用 众多的其它材料来替代ITO作为阳极,但ITO仍是目前 较常使用的阳极材料之一。因此,如何构造ITO来提高 OLEDs的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由于OLEDs有源层发出的光子会以三种模式进行耦 2 lTO的表面构造 为了提高ITO与有机层之间的性能,使得所获得的 OLEDs具有高的光提取效率以及均匀的发光效果,研究者 们针对ITO的表面以及其自身形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 获得高性能的OLEDs。 2.1 ITO表面粗糙化 合,即直接透射到空气中、在玻璃中形成全反射的模式以 及在高折射率层中(ITO/有机材料结构),其中直接透射 占20%,全反射模式占50%,高折射率层中的导波模式占 50%。由于光子晶体晶格的多重散射产生光子禁带,光子禁 带的存在限制了频率落在其中的横向模式在半导体中的传 播,使得光只能沿着纵向辐射;且光子晶体作为表面光栅 使用,能够将波导光提取出来。因此,在ITO阳极与有机 层之间构造光子晶体结构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表面粗糙化能够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以及表面形 态等,从而影响材料的表面能,且其只改变ITO表面向有 机层的空穴注入能力,并仍旧保持ITO膜内部较高的导电 一Masayuld Fujita等 在ITO阳极与有机层临近的表 面形成二维光子晶体结构以提取ITO/有机层内被捕获的 光,与无二维光子晶体结构的OLEDs相比,光谱累积密 54一 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第。g期・CHINA 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 May.2o14 基础及前沿 度和峰值密度分别提高了20%和l30%。 中国发明专利CN1472823 A 公开了一种阳极结构, 使用众所周知的光蚀刻技术形成ITO层中的光栅图案,得 到OLED显示器在环境亮度大于6,0001ux,平均功率为 每平方厘米显示面积100毫瓦或更低时,其环境对比度大 干10。 3 lTO电极形状 通常0LEDs器件制作中,芒要采用直接蒸镀或沉积 形成整体的大面积阳极,但是由于大面积的阳极会使得 电流聚集而产生大的电流强度,从而带来较强的电流聚集 效应,大的电流将导致电极被烧坏,发生阴阳极短路以及 发光不均匀等问题。目前,研究者们通过改变阳极形状 而避免使用大面积的阳极,从而获得性能良好的底发射 OLEDs。 中国发明专利CN101840998 A 公开了一种阳极结 构,该阳极分裂为包括5个平行排列的分支阳极,阳极整 体形成梳子状,从而分支阳极可以对阳极上的电流进行分 作 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 者: [日】立石泰则著 流,相比较现有技术中阳极的整体设计,每个分支阳极上 的分支电流大约为原电流的1/5,即使某分支阳极上产生 电流聚集效应,聚集的电流强度也大大减弱。 Tae—Wook Koh等 在玻璃衬底上形成具有暴露出 衬底的开口的网格状ITO电极,该开口具有倾斜侧壁,之 后在该结构的整个表面依次形成高导电的PEDOT:PSS层、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4-05-01 出版时间: 2011 S B N: 9787508655668 所属分类: 图书>管理>企业与企业家 为何以技术著称的索尼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走向衰落7为 有机层和金属阴极,所获得的OLEDs器件的EQE(%) @J=40(mA/cm )和功率效率(1m/W)@L=3000(cd/ m )分别为1.70(1.25)和3.42(1.27)。 什么索尼不同于苹果.未能不断推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7独霸 主要利润来源的Pc业务,如今为何遭受贱卖反成企业转型的障 碍7从创业者盛田昭夫、井深大,到守业者出井、平井,究竟 是谁在战略上下了错误的一招棋?索尼这个曾经的伟大公司. 是否还能重整旗鼓,走出困境? 4结束语 除了上述对于ITO表面构造以及电极形状的研究之 外,研究者们还采用在ITO与有机层之间增加其他层来优 化ITO与有机层之间的性能。相信随着更多新技术的不断 出现,ITO与有机层之间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从而能够 获得更多高性能的OLEDs器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众多科技互联网巨头的竞 争方向,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索尼的企业战略没有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领导者遗失了洞悉未来的长远眼光。 索尼在鼎盛时期曾经塑造的神话破灭了,如今正艰难且被动地 面对全球信息交互时代的挑战和考验。 很多用过索尼产品的人,恐怕都会有这样别有一番滋味的 记忆:夹着立体声收录机招摇过市,而且这台收录机一定要有 参考文献 【1】Li F,et a1.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97,70(20):2747— 2749. SONY标志,就像如今人手一部iPhone一样。就连乔布斯也曾将 盛田昭夫奉为偶像,将索尼作为学习的标杆。 然而,时过境迁,索尼已尽显疲态,品牌影响力也已然不 【2】 C.C.Wu,et a1.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97,70 (11):1348—1350. f3】MasonMG,et a1.Journal ofapplied physics,1999,86(3): 1688—1692. 在。曾经创造出随身听、高清电视等无数引领行业潮流的成功 产品,曾经令竞争对手无比艳羡的行业巨头,如今却出现不可 逆转的颓势。 《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是一部探究索尼2O年企业战 略和产品策略的著作。作者深入索尼公司内部进行缜密的调查 [4】Le 0 T,et aI.Applied physics letters,1999,75(10): 1357-1359. 【5】Masayuki Fujita,et a1.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5,44(6A):3669—3677. 取材,曾遍访索尼历任高管和领导人,凭借第一手材料,拨开 了羁绊索尼前进的重重迷雾,揭示出令昔日的行业巨头深陷泥 潭的真正原因。 【6 A・D・阿诺等.中国专利,No:CN14728236] A,2004- 02-04. 【7】 曹绪文等.中国专利,No:CN101840998 A,2010—09— 22. 立石泰则,纪实文学作家、记者。1 950年生于日本福冈县 北九州市。中央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研究专业硕士。曾在《文艺 春秋》担任记者.1 988年起成为独立撰稿人兼记者。1 993年. 【8】Tae—Wook Koh,et a1.Advanced materials,2010,22: 】849-1853. 凭借(《王者的失误》荣获第1 5届讲谈社纪实文学奖。 一5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