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常见中草药 果实类

常见中草药 果实类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大草蔻 大草蔻

Fructus Alpiniae Zerumbet

(英) Beautiful Galangal Fruit

[别名] 土砂仁、假砂仁。

[来源] 为姜科植物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Pers.) Burtt.et Smith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木,高2-3m。叶披针形,长30-60cm,宽5-10cm,先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叶舌长 0.5-1.0cm,外披毛。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cm,苞片白色,顶端及基部粉红色花萼近钟形,白色,先端粉红色;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cm,乳白色,先端粉红;唇瓣匙状宽卵形,长约4cm,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cm,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弯,熟时红

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于林荫下。主产福建、广东。

[采制] 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低温烘干。

[性状] 蒴果椭圆形、卵圆形或橄榄形,长1.5-3cm,直径1-2cm;黄棕色或红棕色,两端突出稍尖,皮厚无刺,纵棱线突起,常纵向开裂,露出种子。种子不集结成团,呈不规则的多面形,灰棕色或棕褐色;外被白色假种皮。质硬。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份] 含有棕榈酸、桉叶素、蒎烯、石竹烯、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明(cardamonin)、龙脑、桂皮酸甲酯等。

[性味] 性温,味辛、涩。

[功能主治] 燥湿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湿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用量6-9g。

山 楂 川楝子

山 楂

Fructus Crataegi Pinnatifidae

(英) Hawthorn Fruit

[别名] 红果、棠棣、绿梨、北山楂。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e Bge.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7m。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7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 长柔毛;花白色,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梨果深红色,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河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

[性状] 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色小斑点;果肉深黄色或浅棕色;果核5粒,淡黄色,多脱落。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化学成份] 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山楂酸(crataego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苦杏仁甙(amygdalin)等。

[性味] 性酸,味甘。

[功能主治]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用量6-12g。

川楝子

Fructus Toosendan

女贞子

(英) 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

[别名] 金铃子。

[来源] 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小枝灰黄色。2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5-12cm:羽叶4-5对,小叶5-11,狭卵形,长4-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5-6裂;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l2,花丝合生成筒;子房上位,瓶状,6-8室。核果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cm,黄色或栗棕色。花期4-5月,果期10-l2月。

生于丘陵、田边;有栽培。主产四川、云南。

[采制] 冬季果实成熟、果皮黄色时采收,晒干。

[性状] 果实类球形,直径2-3.2cm。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气特异,味酸、苦。

[化学成份] 含川楝素(toosendanin)、生物碱、山柰醇、树脂、鞣质。

[性味] 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用量4.5-9g。

女贞子

Fructus Ligustri Lucidi

(英) Glossy Privet Fruit

[别名] 冬青子、蜡树、虫树。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叶对生,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3.5-6cm,先端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花小,芳香,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l2—20cm;花萼钟状,4浅裂;花冠白色,漏斗状,4裂,筒和花萼略等长;雄蕊2;子房上位,柱头2浅裂。核果长椭圆形,微弯曲,熟时紫蓝色,带有白粉。花期6-7月,果期8-12月。

主产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西、江西、四川。

[采制] 11-12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性状] 果实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种子1-2粒,肾形,紫黑色,油性。无臭,味甘而微苦涩。

[化学成份]含女贞子甙(nuzhenide)、洋橄榄苦甙(oleurope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羟基β-苯乙基β-D-葡萄糖甙、桦木醇(betulin)等。苦。

[性味] 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用量6-12g。

山茱萸

Fructus Corni

(英)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Fruit

[别名] 山萸肉、药枣、枣皮。

[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山茱萸Sieb.et Zucc.的果肉。

木 瓜[植物形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4-7m。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形,长5-10cm,宽2.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疏生平贴毛,下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间有黄褐色毛丛;有叶柄。花先叶开放,伞形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总苞片4,黄绿色;花瓣4,黄色;雄蕊4;花盘环状,肉质;子房下位,2室。核果椭圆形,熟时深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阴湿沟畔、溪旁或向阳山坡灌丛中;有栽培。

主产浙江,河南、安微、陕西、山东、四川、山西有分布。

[采制] 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有时酒制用。

[性状] 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宽0.5-1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肉厚约lmm。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化学成份] 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O-甲基莫罗忍冬甙(7-O-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

(sweroside)、番木鳖甙(loganin)、山茱萸鞣质1、2、3(cornus tannin l,2,3)等。

[性味] 性微温,味酸、涩。

[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用量6-12g。

木 瓜

Fructus Chaenomelis Speciosae

(英) Common Floweringquince Fruit

[别名] 皱皮木瓜、宣木瓜、红木瓜。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果实。

小茴香[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2m,小枝无毛,有刺。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10cm,宽1.5-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托叶大,草质,常为肾形或半圆形,长0.5-1cm。花簇生,淡红色或白色;花柱5,基部合生,无毛;梨果球形或长圆形,长约8cm,干后果皮皱缩。花期3-4月,果期10月。

各地常有栽培。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浙江。

[采制] 夏、秋季果实绿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性状] [性状] 果实卵圆形或长圆形,多纵剖为两瓣。长4-9cm,宽2-5cm,厚l-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脱落处平滑光亮。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

[化学成份] 含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皂甙及黄酮类,鲜果含过氧化氢酶(catalase);种子含氢氰酸。

[性味] 性温,味酸。

[功能主治] 平肝舒筋,祛湿和胃。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用量6-9g。

小茴香

Fructus Foeniculi

(英) Fennel

[别名] 谷茴香、谷茴。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茵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有棱。叶互生,2-4回羽状细裂,最终裂片丝状,长0.4-4cm,宽约0.5mm;下部叶具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复伞形花序

马兜铃

顶生,无总苞和小总苞;伞幅8-30,不等长;花梗5-30;花小,金黄色。双悬果矩圆形,果棱尖锐,具特异芳香气。花期6-7月,果期10月。各地有栽培。

主产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

[采制] 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有时盐炒用。

[性状]双悬果细椭圆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的有细小的果梗。分果瓣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纵棱,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 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化学成份] 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院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用量3~9g。

马兜铃

Fructus Aristolochiae

(英) Dutchmanspipe Fruit

[别名] 水马香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无毛,有香气。茎细长,扭曲,有棱。叶三角状狭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8cm,宽2-4cm,中部以上渐狭窄,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心形,两侧具圆的耳片。花单生于叶腋、花被斜喇叭状,长3-4cm,基部膨大成球形,中间收缩成管状,缘部卵状披针形,全缘,上部暗紫色,下部绿色。蒴果近球形。花期7-8月,果期10月。生于路旁、沟边阴湿处及山坡丛林中。分布于

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南至广西。

五味子

[采制] 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

[性状] 蒴果广卵形或长圆形,长3-7cm,直径2-4cm。表面黄绿色、灰绿色或棕褐色,有纵棱线12条,由棱线分出多数横向平行的细脉纹。顶端平钝。基部有果梗,裂为6条。果实6室、易裂为6瓣,每室种子多数。果皮内表面平滑而带光泽,有横向脉纹。种子扁平而薄,钝三角形或扇形,边缘有翅,淡棕色。气特异,昧微苦。

[化学成份] 果实及种子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马兜铃次酸(aristolochinic acid)、木兰碱(magnoflorine)、青木香酸(debilic acid)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用量3-9g。

五味子

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英) Chinese Magnolcavine Fruit

[别名] 山花椒、乌梅子、软枣子。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

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中。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采制] 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

巴 豆杂质。

[性状] 果实呈不规则球形,粘韧,直径5-8mm。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油润,有网状皱纹。种子1-2粒,肾形,长4-5mm,宽3-4mm,表面棕黄色,有光泽。果肉味酸;种子味微咸而辛。

[化学成份] 含五味子素(schis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新五味子素(neoschisandrin)、五味子醇(schisandrol)、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l,K2,K3,L1,L2,M1,M2,N2,O,R等。

[性味]性温、味酸、甘。

[功能主治]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咳喘、遗精、久泻、自汗、盗汗、心悸失眠。用量1.5-6g。

巴 豆

Fructus Crotonis

(英) Croton Fruit

[别名] 巴仁、江子、巴果、红子仁。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平滑,幼枝绿色,疏生星状毛。叶互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

3-7cm,先端长尖,边缘有细齿,近基部有2腺体,两面疏

生星状毛,基出3脉。花小,单性同株;总状花序顶生,雄花在上,雌花在下;雄花绿色,花萼5深裂,花瓣5,反卷,雄蕊15-20;雌花无花瓣,子房圆形,花柱3,顶端2叉。蒴果卵形,长约2cm,有3钝棱,密生星状毛。种子3粒。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生于村边、旷野、溪旁、林缘。主产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湖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

化橘红

[性状] 果实卵圆形,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粗糙,有纵线6条;3室,每室含种子l粒。种子椭圆形,略扁,长1.2-1.5cm,直径O.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味辛辣。

[化学成份] 含巴豆油,其中有油酸、亚油酸、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顺芷酸(tiglic acid)等的甘油酯;尚含巴豆甙(Crotonoside)。

[性味]性热,味辛;有大毒。

[功能主治] 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外用适量。

化橘红

Exocarpium Citri Grandis

(英) Pummelo Peel

[别名] 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

[来源] 为芳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新叶被短柔毛。单身复叶互生,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阔卵形,

长6.5-16.5cm,宽4.5-8cm,边缘浅波状,叶翅倒心形。

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腋生;花瓣白色;雄蕊25-45;子房长圆形。柑果梨形、倒卵形或圆形,直径10-15cm,柠檬黄色,油室大;瓤囊lO-18瓣。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栽培于丘陵地带。主产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

[采制] 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性状] 药材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开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开后直径15-28cm,厚O.2-0.5cm。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

牛蒡子

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气芳香,味苦、微辛。

[化学成份] 果实含柚皮甙(naringin)、柚皮甙元(naringenin);果皮含枸橼醛(citral)、香叶醇

(geranio1)、芳樟醇(1inaloo1)、磷氨基苯甲酸甲酯等。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用量3-6g。

[附注]柚的栽培变种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的外层果皮同作化橘红入药

牛蒡子

Fructus Arctii

(英) Great Burdock Achene

[别名] 大力子、牛子、恶实、鼠粘子。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果实。

[植物形态]二年生大形草本,高1-2m。茎直立,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基生叶丛生,大形,有长柄;茎生叶广卵形或心形,长40-50cm,宽30-40cm,边缘微波状或有细齿,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

房状;总苞球形,总苞片披针形,先端具短钩;花淡红色,

全为管状。瘦果椭圆形,具棱,灰褐色,冠毛短刚毛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沟谷林边、荒山草地中;有栽培。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浙江。

[采制]秋季采收成熟果序,晒干,打下果实。生用或炒黄用。

[性状] 瘦果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较浅。果皮硬,子叶两片乳白

火麻仁

色,油质。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化学成份] 含牛蒡甙(arctiin)、牛蒡酚A、B(1appaol A,B)、脂肪油等。

[性味] 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用量6-12g。

火麻仁

Fructus Cannabis

(英) Hemp Seed

[别名] 大麻仁、麻仁、麻子。

[来源] 为桑科植物大麻 Cannabis sativa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 1-3m。茎表面有纵沟,灰绿色,密生柔毛。掌状复叶互生或下部叶对生;小叶3一11,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有粗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毡毛;叶柄细长;托叶线状披针形。花单性异株;雄花成疏生的圆锥花序,黄绿色;雌花丛生于叶

腋,绿色.每花有一阔卵形苞片,花被片1,薄膜状,雌蕊

1。瘦果扁卵形,外围以黄褐色苞片。花期5-6月,果期7月。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制] 8-9月果实成熟后割取果穗或连茎割下,晒干打下果实。

[性状] 果实卵圆形, 长4-5.5mm,直径2.5-4mm。表面灰绿色至灰黄色,微有光泽,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状纹理,两侧边有棱线,基部有圆形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枚,类圆形,种皮菲薄.暗绿色,子叶肥厚,富油质。味淡。

[化学成份] 种子含胡芦巴喊(trigonelline)、异亮氨酸甜菜碱(L(d)-isoleucine betaine)、麻仁球朊酶

瓜 蒌(edestinaes)、亚麻酸、亚油酸等。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用 量 9-15g。

[附注] 大麻的雌花枝和果穗亦入药,能镇痛、麻醉、致幻, 有成瘾性。

瓜 蒌

Fructus Trichosanthis

(英) Snakegourd Fruit

[别名] 天瓜、苦瓜、山金匏、药瓜皮。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线,卷须2-3歧。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长宽相近, 5-14cm,3-5浅裂至深裂,边缘常再分裂,小裂片较圆,两面稍被毛。雄花生于上端 1/3处, 3-8朵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片线形,花冠白色, 裂片扇状倒三角形,先端流苏长1.5-2cm;

雌花单生,花梗长约6cm。果实椭圆形至球形,长7-11cm,果瓤橙黄色。种子扁椭圆形,长11-16mm,宽 7-12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草地、林缘半阴处。主产山东、河南、河北。

[采制] 秋末果实变为淡黄时采收,悬挂通风处阴干。

[性状] 果实卵圆形或类球形,长7一15cm,直径6-1Ocm,表面深橙黄色至橙红色,皱缩或较平滑,顶端有残存花柱基,基部有果梗残迹;质脆,易破开,果皮稍厚,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气如焦糖;味微酸甜。

[化学成份] 果实含三萜皂甙、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种子含油酸、亚油酸及甾醇类化合物。

[性味] 性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用量 9-15g。

[附注] 根名天花粉,含天花粉蛋白,能清热生津、消脓排肿。天花粉蛋白纯品用于中期引产,抗早孕。

地肤子

地肤子

Fructus Kochiae

(英) Belvedere Fruit

[别名] 扫帚菜子、扫帚子。

[来源] 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5m。茎直立,多分枝,淡 绿色或浅红色,有短柔毛。叶互生,线形或披针形,长2-5cm, 宽O.3-0.7cm。花小,两性或雌性,单生或2朵生于叶腋;花被片2,黄绿色;雄蕊5,子房上位,l室。胞果扁球形,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7—9月,果期8一l0月。

生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或庭园栽培。主产江苏、山东、

河南、河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

[性状] 果实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l-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 含三萜皂甙、脂肪油、生物碱、黄酮等。

[性味] 性寒,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用量9-l5g。

红豆蔻 吴茱萸

红豆蔻

Fructus Galangae

(英)Galanga Galangal Fruit

[别名] 山姜子、红扣。

[来源] 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 Willd.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m,叶2列,狭长椭圆形,长30-60cm,宽8一14cm,先端急尖,两面无毛或背面有长柔毛;叶柄细短;叶鞘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短毛;花 绿白色,花萼筒状,长4—8mm,3裂;花冠筒长6—10mm,裂片矩圆形,长12-l6mm,先端呈兜状;唇瓣倒卵状匙形,先端 深2裂,边缘具缺刻,白色,具浅粉红色条纹。蒴果椭圆形,肉质,熟时橘红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谷草丛或林下、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

[采制] 秋季采收果实,晒干。用时去其果皮。

[性状] 果实长圆形,长O.7-1.2cm,直径4-8mm;表面 黄棕色或红棕色,顶端有淡黄色宿萼,基部有呈凹点状的果柄痕;果皮易碎。种子6粒,呈多面形,种皮暗棕色,微有光泽。有 香气,味辛辣。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黄酮、皂甙和脂肪酸等;挥发油中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acetoxychavicol acetate)、 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酸酯(1'-acetoxyeugenol acetate)、丁香烯环氧物(caryophyllene oxide)、丁香醇Ⅰ、Ⅱ(caryophyllenolⅠ、Ⅱ)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用量3—6g。

吴茱萸

Fructus Evodiae

(英) Medicinal Evodia Fruit

花 椒[别名] 曲药子、伏辣子、茶辣、臭泡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的近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宽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蓇葖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温暖地带山地、路旁或疏林下。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采制]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

[性状] 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化学成份] 含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柠檬内酯(limonin)、辛弗林(synephrine)、吴茱萸烯(evodene)等。

[性味] 性热、味辛、苦。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头痛、疝痛、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口疮。用量1.5—4.5g。

花 椒

Pericarpium Zanthoxyli

(英) Bunge Pricklyash Peel

[别名] 川椒、红椒、蜀椒、大红袍。

苍耳子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果皮。

[植物形态] 高大灌木或小乔木。小叶5-11,卵形,椭圆形至广卵圆形,长1.5-7cm,宽0.8-3cm,边缘有细圆锯齿,齿缝处有粗大透明腺点;叶轴具狭翅,下面生有向上升的小皮刺。花序顶生;花被片4-8;雄花雄蕊5-7;雌花心皮4-6。 果成熟时红色至紫红色,密生疣状突起的油点。花期3-5月, 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向阳地、路旁。主产四川、陕西、河北。

[采制]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

[性状] 分果瓣多单生,偶有2个,罕为3个并生,直径4-5mm,果皮由腹面开裂或延伸至背面亦稍开裂;外表面红紫色或红棕色,极皱缩,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lmm;内果皮淡黄色,常由基部与外层果皮分离并向内反卷。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

[化学成份] 含柠檬烯(limonene)、枯醇(cumicalcohol)、硭牛儿醇(geraniol)、植物甾醇、不饱和有机酸。

[性味] 性温,味辛。

[附注] 同属植物青椒Z.schinifolium Sieb.et Zucc.的果皮亦作花椒入药。

苍耳子

Fructus Xanthii

(英) Siberian Cocklebur Fruit

罗汉果 [别名] 野茄子、刺儿棵、疔疮草、粘粘葵。

[来源] 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带总苞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粗糙,有短毛。 叶互生,三角状卵形,长6-10cm,宽5-lO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缺刻或3—5浅裂,有不规则粗锯齿,两面有粗毛;叶柄长3—11cm。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雄花序在上,球形,花冠筒状,5齿裂;雌花序在下,卵圆形,外面有钩 刺和短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于荒地、山坡等干燥向阳处。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制]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晒干,去刺,生用或炒用。

[性状] 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钩刺。顶端有2枚粗刺,基部有梗痕。质硬而韧,2室,各有1枚瘦果,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l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枚,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 含苍耳甙(xanthostrumarin)。叶含苍耳醇(xanthanol)、异苍耳醇(isoxanthanol)、苍耳酯(xanthumin)等。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用量3—9g。

[附注] 苍耳全草亦供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菌痢。

罗汉果

Fructus Momordicae

(英) Grosvenor Momordica Fruit

[别名] 种田泡、翁扭、牛奶母。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的果实。

补骨脂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2—5m。茎纤细,暗紫色。卷须2分叉几达中部。叶互生,叶柄长2—7cm;叶片心状卵形,膜质,长8-15cm,宽3.5—12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耳状心形,全缘,两面均被白色柔毛。花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雌花花单生;花尊漏斗状,被柔毛,5裂,花冠橙黄色,5全裂,先端渐尖,外被白色夹有棕色的柔毛。瓠果圆形或长圆形,被柔毛,具10条纵线。种子淡黄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海拔300—500m的山区;有栽培。主产广西,江西、广东有分布。

[采制] 秋季果实由嫩绿变深绿时采摘,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性状] 果实卵形、椭圆形或球形,长4.5—8.5cm,直径3.5—6cm。表面褐色、黄褐色或绿褐色,有深色斑块及黄色柔毛。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痕。质脆,果皮薄,易破。果瓤海绵状,浅棕色。种子扁圆形,多数,长约1.5cm,宽约1.2cm,浅红色至棕红色。味甜。

[化学成份] 含罗汉果甙(esgoside),较蔗糖甜300倍;另含果糖、氨基酸、黄酮等。

[性味] 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用量9-15g。

补骨脂

Fructus Psoraleae

(英) Malaytea Scurfpea Fruit

[别名] 破故纸、故子、黑胡纸。

[来源] 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果实。

连 翘[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150cm,全株有白色毛及黑褐色腺点。茎直立。叶互生,多为单叶,仅枝端的叶有时侧生1枚小叶;叶片阔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4-9cm,宽3-6cm,先端钝或圆,基部圆或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花多数,密集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淡紫色或白色。荚果近椭圆形,果皮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溪边、田边。主产四川、河南、陕西、安徽。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生用或盐水炒用。

[性状] 果实扁肾形,长3-5mm,宽2-4mm,厚约1.5mm。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质硬。气香,味辛、微苦。

[化学成份] 含补骨脂内酯(psoralen)、异补骨脂内酯(isoposoralen)、补骨脂甲素(corylifolin)、补骨脂乙素(corylifolinin)、补骨脂色烯查耳酮、巴库查耳酮(bakuchalcone)、异新巴法查耳酮(isoneobavachalcone)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白癜风、斑秃。用量6-9g。

连 翘

Fructus Forsythiae

(英) Weeping Forsythia Capsule

[别名] 黄花条、落翘。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2—4m,枝条下垂,有四棱,髓中空。叶对生,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6-lOcm,宽2—5cm,

使君子

先端锐尖,边缘有锯齿,一部分形成羽状三出复叶。花先叶开放,单生于叶腋;花萼4深裂;花冠金黄色,4裂,内有红色条纹;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蒴果卵圆形,表面散生瘤点。花期3—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野荒坡或栽培。主产山西、河南、陕西。

[采制] 秋季果实初熟略带绿色时采收,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时采收,晒干,习称“老翘”。

[性状] 果实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 O.5—1.3cm。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顶端锐尖。“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种子多数,黄绿色,一侧有翅。“老翅”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气微香,味苦。

[化学成份] 含桦木酸(betulinic acid)连翘甙(phillyrin)、 牛蒡子甙(arctiin)、罗汉松脂甙

(matairesinoside)、松脂素(pinoresinol)、连翘醇甙C、D(forsythoside C,D)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痈肿疮疖、瘰疬。用量6-15g。

使君子

Fructus Quisqualis

(英) Rangooncreeper Fruit

[别名] 留球子、索子果。

[来源] 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果

实。

[植物形态] 落叶攀援状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3cm,宽2—6cm,两面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被毛,宿存叶柄基部呈刺状。伞房状穗状花序顶生;萼筒细管状,长约6cm,先端5裂;花瓣5,长圆形或倒卵

金樱子

形,白色后变红色,有香气;雄蕊10,2轮;子房下位,1室,花柱丝状。果实橄榄状,黑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于平地、山坡、路旁等向阳灌丛中,亦有栽培。主产四川、福建、广东、广西。

[采制] 秋季果皮变紫黑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 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具5条纵棱,偶有4—9棱,长2.5—4cm,直径约2cm。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泽。顶端狭长,基部钝圆,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质坚硬,横切面多呈五角星状,棱角处壳较厚。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2cm,直径约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数纵皱纹;种皮薄,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纹。气微香,味微甜。

[化学成份] 含使君子氨酸(quisqualic acid)、胡芦巴碱(trigonelline)、1—脯氨酸、1—天冬素等。

[性味] 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用量9—12g。

金樱子

Fructus Rosae Laevigatae

(英) Cherokee Rose Fruit

[别名] 糖罐子、野石榴、糖钵、刺梨。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果

实。

[植物形态] 常绿攀援状灌木。枝密生倒钩状皮刺和刺毛。三出复叶互生;小叶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cm,先端尖,边缘有细锐锯齿,下面沿中脉有刺;托叶线状披针形。花单生于侧枝顶端;萼片5,卵状披针形,被腺毛,宿存;花瓣5,白色,倒广卵形;雄蕊多数;雌蕊

枸杞子

多数,被绒毛,包于花托内。蔷薇果熟时红色,梨形,外有刚毛,内有多数瘦果。花期5-6月,果期9-1O月。

生于向阳多石山坡灌丛中。主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

[采制] 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摘,干燥,除去毛刺。

[性状] 药材为花托和雌蕊发育而成的假果,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点状毛刺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间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内表面密生淡黄色有光泽的绒毛,内含小瘦果30-50粒,瘦果扁纺锤形,无臭,味甘、微涩。

[化学成份] 含皂甙、糖类、逆没食子酸(ellagic acid)、β-谷甾醇等。

[性味] 性平,味酸、甘、涩。

[功能主治]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用量6-12g。

枸杞子

Fructus Lycii

(英) Barbary Wolfberry Fruit

[别名] 西枸杞、白刺、山枸杞、白疙针。

[来源]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粗壮灌木,有时成小乔木状,高可达25m,有

棘刺。单叶互生或数片丛生于短枝上,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3cm,宽2-6mm。基部楔形并下延成柄,全缘。花腋生,常1-数朵簇生于短枝上;花萼杯状;花冠漏斗状,粉红色或紫红色。浆果椭圆形,长1O-20mm,直径5-10mm,红色。花期5-9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田野向阳干燥处。主产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

枳 实[采制] 夏、秋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收,晾至皮皱后,再曝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除去果梗。

[性状] 果实椭圆形,长6-18mm,直径6-8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略有光泽,顶端有花柱痕,另端有果梗痕。质柔润,果肉厚,有粘性,内含种子25-50粒。种子扁肾形,长至2.5mm,宽至2mm,土黄色。气微、味甜、微酸。

[化学成份] 含甜菜碱(betaine)、玉蜀黍黄素

(zeaxanthine)、酸浆红素(physalein)、枸杞多糖、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等。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用量6-12g。

枳 实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英) Immature Bitter Orange

[别名] 枸头橙、臭橙、香橙。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幼果。

[植物形态] 常绿小乔木。三棱状茎有刺,刺长2cm。单身复叶互生,革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

2.5~5cm,近全缘,有油点;叶翅长0.8~1.5cm,宽0.3~

0.6cm。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萼片5;花瓣5,白色,略反卷。柑果球形或稍扁,直径约7.5cm,成熟后橙黄色,表面粗糙,瓤瓣约12枚,味酸而苦。花期4~5月,果期11月。多为栽培。主产四川、江西。

[采制] 5~6月间采摘幼果,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可整体干燥。

[性状] 果实半球形,少数球形,直径0.8~3cm。外表面灰绿色、棕绿色或黑绿色,粗糙,密被小油点及黄色斑点,顶端有微凸柱基,基部有果梗痕。横剖面外层果皮淡黄色,

预知子

厚3-7mm,边缘有油室1~2列,果瓤10~13瓣。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

[化学成份] 含橙皮甙(hesperidin)、新橙皮甙

(neohesperidin)、川陈皮素(nobiletin)、d-柠檬烯、酸橙素(auranetin)、苦橙甙(aurantianmarin)、枸桔甙(nuringin)、辛弗林(synephrine)、柠檬苦素(limonin)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辛、酸。

[功能主治] 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用量3-9g。

[附注] 酸橙的栽培变种及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幼果亦作枳实用。

预知子 Fructus Akebiae

(英) Akebia Fruit

[别名] 八月炸、八月札、野香蕉。

[来源]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或半常绿藤本。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3-6cm,先端圆、微凹或有短尖,全

缘。花单性同株,总状花序腋生;雄花生于花序上部,花

被片3,淡紫色,雄蕊6;雌花生于花序下部、花被3,退化雄蕊6,雌蕊6。果实肉质,长椭圆形,两端圆形,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花期4—5月,果期8月。

生于山林灌丛。主产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

[采制] 夏、秋季果实将变黄时采摘,晒干,或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

[性状] 果实长椭圆形,稍弯曲,长3—9cm,直径

蛇床子

1.5--3.5cm。表面黄棕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顶端钝圆。质硬,破开后,果瓤淡黄色或黄棕色;种子多数,扁长卵形,黄棕色或紫褐色。气微香,味苦。

[化学成份] 含木通皂甙(akebin)A、B、C、D、E、F、G,其皂甙元均为常春藤皂甙元。另含油酸甘油酯、亚麻酸甘油酯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利尿,杀虫;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用量3—9g。

[附注] 同属植物三叶木通A. tri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 的果实亦作预知子入药。

蛇床子

Fructus Cnidii

(英) Common Cnidium Fruit

[别名] 野胡萝卜子。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的果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80cm。茎直立,有分枝,表面有纵沟纹,疏生细柔毛。叶互生,2—3回羽状细裂,

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锐;基生叶有长柄,柄基部

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8—10,线形;花白色,花柱基短圆锥形,花柱细长,反折。双悬果宽椭圆形,果棱具翅。花期4—7月,果期6—8月。

生于原野、田间、路旁、溪沟边等潮湿处。主产河北、浙江、江苏、四川。

[采制] 7—8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性状] 双悬果细小,呈椭圆形,长2—4mm,直径约2m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基部偶有细梗。分果瓣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接合面

楮实子

平坦,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果皮松脆;种子细小,灰棕色,显油性。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化学成份] 含蒎烯、异缬草酸龙脑酯(bornyl

isovalerate)欧芹酚甲醚(osthol)、二氢欧山芹醇、佛手柑内酯(bergapten)、蛇床子素(cnidiadin)、异茴芹素(isopimpinellin)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用量3—9g。

楮实子

Fructus Broussonetiae

(英) Papermulberry Fruit

[别名] 谷木子、纱纸树。

[来源] 为桑科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 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6m,有乳汁。树皮平滑,暗灰色,幼枝密生绒毛。叶互生,广卵形,长7—20cm,宽6—15cm,边缘有细锯齿,通常3—5深裂,上面粗糙,下面

密被柔毛,三出脉;叶柄密生绒毛。花单性异株;雄花序

柔荑状,腋生下垂,雄花花被片和雄蕊各4;雌花序头状,花被筒状,子房有柄。聚花果球形,肉质,橙红色,熟时小瘦果借肉质子房柄向外挺出。花期5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山谷或平地村舍旁,有栽培。主产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甘肃。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萼及杂质。

[性状] 小瘦果扁圆形或扁卵形,长约2mm,宽1.5—2mm。表面橙红色或棕红色,有微细网状纹理或颗粒状突起,一侧边具凹沟,另侧边具棱线,基部有子房残痕。质硬,内

栀 子含种子1粒;种皮红棕色,种仁白色,油质。味淡。

[化学成份] 含皂甙等。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用量6-12g。

栀 子

Fructus Gardeniae

(英) Cape Jasmine Fruit

[别名] 黄栀子、山枝子、大红栀。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

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采制] 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

[性状] 果实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翅状纵棱5-8条,两棱间有纵脉1条,顶端有宿萼。果皮薄而脆;种子多数,扁长圆形,暗红色或红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化学成份] 含栀子甙(geniposide)、羟异栀子甙(gardenoside)、山栀甙(shanzhiside)、栀子新甙(gardoside)、栀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栀子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1(crocin-l)、番红花酸(crocetin)、鸡矢藤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扭伤。用量6-9g。

喜树果

喜树果

Fructus Camptothecae Acuminatae

(英)Common Camptotheca Fruit

[别名] 千丈树、水栗子、天梓树。

[来源] 为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大乔木。叶互生,卵状长方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8cm,宽5-1O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广楔形,全缘,边缘有纤毛,羽脉10-11对;叶柄红色,有疏毛。花单性同株,成球形头状花序;花萼5齿裂;花瓣5,绿色;雄花雄蕊10;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3裂,花盘明显。果序球状。花期8月,果期10—11月。

生于海拔1OOOm以下较潮湿处;有种植。主产浙江、江苏、

江西、湖北、湖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收,晒干。

[性状] 果实披针形,长2—2.5cm,宽5—7mm,先端尖,有柱头残基;基部变狭,可见着生在花盘上的椭圆形凹点痕,两边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泽,有纵皱纹,有时可见数条角棱和黑色斑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内有种子1粒,干缩成细条状。味苦。

[化学成份] 含喜树碱(camptothecine)、喜树次碱(venoterpine)、10—羟基喜树碱

(10-hydroxycamptothecine)、10—甲氧基喜树碱(10—methoxycamptothecine)、白桦脂酸(betulic acid)、长春甙内酰胺(vincoside-lactam)等。

[性味] 性寒,味苦、涩;有毒。

[功能主治] 抗癌,散结,破血化瘀。用于多种肿瘤,如胃癌、肠癌、绒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用量3—9g。

路路通

路路通

Fructus Liquidambaris

(英) Beautiful Sweetgum Fruit

[别名] 枫果、九空子。

[来源] 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果序。

[植物形态] 落叶大乔木,小枝有柔毛。叶互生,掌状3裂,有时5裂,长6—12cm,宽9-17cm,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细长。花单性同株,无花瓣;雄花集成柔荑花序;雌花集成球形头状花序,萼齿5,钻形,花后增大,子房半下位,2室。头状果序圆球形,宿存花柱及萼齿针刺状。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或灌丛中。主产江苏、浙江、安徽、

福建、湖北、湖南、陕西。

[采制] 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

[性状] 聚花果由多数小蒴果集合而成,呈球形,直径2—3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尖刺及喙状小钝刺,长O.5-1mm,常折断,小蒴果顶部开裂,呈蜂窝状小孔。基部有果梗。体轻,质硬,不易破开。

[化学成份] 含β—松油烯、β—蒎烯、柠檬烯、α—松油烯等。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用量4.5—9g。

[附注] 枫香叶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的功效;枫香脂(树

覆盆子

沙 棘

干中渗出的树脂)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

覆盆子 Fructus Rubi

(英) Palmleaf Raspberry Fruit

[别名] 种田泡、翁扭、牛奶母。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新枝略带蔓性,紫褐色,幼枝绿色,被白粉,有少数倒刺。叶互生,近圆形,掌状5裂,偶有7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脉上被白色短柔毛;叶柄散生细刺,托叶线形。花单生于枝端叶腋;萼片5,卵形或长椭圆形,被灰白色柔毛;花瓣5,近圆形,白色;雄蕊多数;雌蕊多数,生于凸起 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红色,下垂,小核果密被淡黄白色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林边及灌丛中。主产浙江、福建。

[采制] 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性状] 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或扁圆 锥形,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 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体轻,质硬。味微酸涩。

[化学成份] 含有机酸、糖类、逆没食子酸(ellagic acid)、β—谷甾醇等。

[性味] 性温,味甘、酸。

[功能主治] 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用量6—12g。

沙 棘

Fructus Hippophae

(英) Seabuckthorn Fruit

[别名] 沙枣、醋柳果。

诃 子[来源] 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m;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性或线状披针形,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筒包围,近球形,橙黄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于河边、高山、草原。产于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

[采制] 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性状] 果实呈类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数个粘连,单个直径5-8mm。表面橙黄色或棕红色,皱缩,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顶端有残存花柱。果肉油润,质柔软。种子斜卵形,长约 4mm,宽约2mm,表面褐色,有光泽,中间有1纵沟,种皮较硬,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涩。

[化学成份] 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β-D-glucoside)、异鼠李素-3-β-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β-rutinoside)、槲皮素及山柰酚的低糖甙(oligosides)。

[性味] 性温,味酸、涩。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仆瘀肿、瘀血经闭。用量3-9g。诃 子 Fructus Chebulae

(英)Medicine Terminalia Fruit

[别名] 诃黎勒。

青 果[来源] 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小枝常被棕色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卵形,长7-16cm,宽3—8cm,全缘,叶基及叶柄有绿色腺体。穗状花序集成圆锥状,顶生或腋生,密被柔毛;花小,芳香,花萼杯状,浅黄色,5裂,内面密被毛;花冠缺;雄蕊10,2轮;子房下位,1室。核果椭圆形,形如橄榄,有5棱。花期5—6月,果期次年1月。

生于疏林中或阳坡林缘。分布于广东、云南、广西。

[采制] 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状] 果实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cm,直径2—2.5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微具光泽,有5—6条纵棱线及不规则的皱纹。质坚实。果肉厚0.2-0.4cm,黄棕色或黄褐色。果核长1.5—2.5cm,直径1—1.5cm,浅黄色粗糙。种子狭长纺锤形,种皮黄棕色。味酸涩后甜。

[化学成份] 含诃子酸(chebulinic acid)、诃子素(chebulin)、诃黎勒酸(chebulagic acid)、原诃子酸(terchebin)、莽草酸(shikimic acid)、鞣花酸(ellagic acid)、五倍子酸(gallic acid)、奎宁酸(quinic acid)、番泻甙A(sennoside A)、鞣酸酶(tannase)等。

[性味] 性平,味苦、酸、涩。

[功能主治] 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用量3—9g。

青 果 Fructus Canarii

(英)Chinese White Olive

[别名] 橄榄、白榄、甘榄。

鸦胆子

[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10--20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对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19cm,宽3—8cm,先端尾状渐尖,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两性或杂性;杯状,3浅裂;花瓣3—5,白色;芳香;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胚珠2。核果卵形,长约3cm,青黄色。花期4—5月,果期8-1O月。

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多为栽培。主产福建、四川、广东、云南、广西。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性状] 果实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质硬。果核梭形,暗红棕色,具纵棱;内分3室,各有种子1粒。果肉味涩,久嚼微甜。

[化学成份] 含甲酚、麝香草酚(thymol)、维生素C、柠檬烯、对—聚伞花素(P—cymere)、莰烯、橙花醇(nerol)、牻牛儿醇(geraniol)、S—杜松烯(S—cadinene)、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α—玽玐烯(α—copaene)、橄榄醇(elemol)。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用量4.5—9g。

鸦胆子

Fructus Bruceae

(英) Jave Brucea Fruit

[别名] 老鸦胆、鸭蛋子、雅旦子。

[来源]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的果实。

益 智[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3m,全株被黄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11,卵状披针形,长5-1Ocm,宽2—4.5cm,边缘有粗齿,两面被柔毛。花单性异株,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雄花序长15—25cm,雌花序长不及半;花极小,暗紫色;花瓣4,雄蕊4。核果椭圆形,黑色。花期3—8月,果期4—9月。

生于草地、灌丛及路旁向阳处。主产广东、广西。

[采制] 8—10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用时去外壳,取种子入药。

[性状] 核果卵形或长圆形,长6-1Omm,宽4—7m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隆起的多角形网纹,顶端稍向一边突出,两侧有棱线。种子卵形,类白色或淡棕色,微有网状隆起纹,一端较尖。气强烈特异,味极苦。

[化学成份] 含鸦胆子苦素(bruceine)A、B、C、D、E、F、G、H,鸦胆子苦醇(brusatol),鸦胆子甙(bruceoside)A、B,鸦胆子碱(brucamarin),鸦胆子酸(brucedic acid)等。

[性味] 性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用量0.5—2g。

益 智

Fructus Alpiniae Oxyphyllae

(英) Sharpleaf Galangal Fruit

[别名] 益智子。

[来源] 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3m。茎丛生,直立。叶2列,狭披针形,长25—35cm,宽3—6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 边缘具脱落性小刚毛;叶舌膜状,有毛。总状花序长10-15cm;花萼筒状,外被柔毛;花冠管长8—10mm,唇瓣倒卵形,粉白色,具红色脉纹;子房卵圆形,密被绒毛。

蒺 藜蒴果椭圆形至纺锤形,被疏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于阴湿林下,有栽培。产于海南、广东、广西。

[采制] 夏、秋季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果实椭圆形,两端略尖,长1.2—2cm,直径1—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13—20条。果皮薄而较韧,与种子团紧贴。种子团被隔膜分为3瓣,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的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外被淡棕色膜质的假种皮。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油中主含桉油精(eucalyptol)、姜烯(zingiberene)、姜醇(zingiberol)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用量3—9g。

蒺 藜

Fructus Tribuli

(英) Puncturevine Caltrop Fruit

[别名] 硬蒺藜、蒺骨子、刺蒺藜。

[来源]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果

实。

[植物形态] 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羽状复叶互生或对生;小叶5—7对,长椭圆形,长6-15mm,宽2—5mm,基部常偏斜,有托叶。花单生于叶腋;萼片5;花瓣5,黄色,早落;雄蕊10,5长5短;子房上位,5室,柱头5裂。花期6—7月,果实8—9月。

生于田野、路旁及河边草丛。各地均产。主产河南、河北、

鹤 虱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果实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l对。质坚硬。味苦、辛。

[化学成份] 含甾体皂甙,其皂甙元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鲁斯可皂甙元(ruscogenin)、海可皂甙元(hecogenin)、吉托皂甙元(gitogenin)等,另含蒺藜甙(tribuloside)、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哈尔满碱(harmine)等。

[性味] 性微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用量6—9g。

鹤 虱

Fructus Carpesii

(英) Common Carpesium Fruit

[别名] 挖耳草、皱面草、烟斗菊。

[来源] 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茎直立,有细软毛。基部叶宽椭圆形;下部叶互生,稍有柄,宽椭圆形。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8cm,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色较深,下面有细软毛和腺点;上部叶长椭圆形,无柄,向上逐渐变小。头状花序多数,沿枝条一侧着生于叶腋,有时下垂,黄色,直径6-1Omm,总苞钟形或半球形。

花果期6—10月。

豆 蔻生于田野、路旁、草丛、屋边。主产河南、山西、甘肃、贵州。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性状] 果实圆柱状,细小,长3—4mm,直径不及1mm。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数纵棱,一端收缩呈细喙状,先端扩展成灰白色圆环;另端稍尖,有着生痕迹;果皮薄,纤维性,种皮菲薄透明,子叶2,类白色,稍有油性。气特异,味微苦。

[化学成份] 含天名精酮(carabrone)、天名精内酯(carpesialactone)、正己酸等。

[性味] 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用量3—9g。

豆 蔻

Fructus Amomi Rotundus

(英) Java Amomum Fruit

[别名] 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

[来源] 为姜科植物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ex Maton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披针形,顶端有长尾尖,除具缘毛外,两面无毛;无叶柄。叶舌初被疏长毛,后脱落而仅有疏缘毛;叶鞘口无毛;穗状花序圆柱形;苞片卵状长圆形;花萼管被毛;花冠白色或稍带淡黄;唇瓣椭圆形,稍凹入,淡黄色,中脉有带紫边的桔红色带;雄蕊1;子房被长柔毛。花期2-5月,果期6-8月。

生于山沟阴湿处,我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

八角茴香[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时除去果皮,取种子打碎。

[性状] 果实类球形,直径0.8-1.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有浅棕色绒毛。果皮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化学成份] 含桉油精、d-龙脑、β-蒎烯、α-松油醇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化湿和胃,行气宽中。用于食欲不振、胸闷恶心、胃腹胀痛。用量3-6g。

[附注] 白豆蔻A.kravanh Pirre ex Gagnep.的果实亦入药。

八角茴香

Fructus Anisi Stellati

(英) Star Anise Fruit

[别名] 大茴香、八角、八月珠。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叶

互生或螺旋状排列,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cm,上面深绿色,光亮无毛,有透明油点,下面淡绿色,被疏毛。花单生于叶腋,有花梗;萼片3,黄绿色;花瓣6-9,淡红至深红色;雄蕊l5-19;心皮8-9;胚珠倒生。聚合果星芒状。花期春、秋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长于阴湿、土壤疏松的山地。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采制] 秋、冬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

燥或直接干燥。

砂仁--缩砂蜜

[性状] 聚合果常由8个蓇葖果着生在中轴呈星状。蓇葖果长l-2cm,宽3-5cm,高0.6-l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果皮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内含种子l粒。果梗长3-4cm,弯曲,常脱落。种子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气芳香,味辛、甜。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油中含茴香醚(anethole)、黄樟醚(safr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酮(anisylacetone)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呕吐、腰痛。用量3—9g。

砂仁----缩砂蜜 Fructus Amomi Xanthioidis

(英) Cocklebur-like Amomum Fruit

[别名] 缩砂、绿壳砂仁。

[来源] 为姜科植物缩砂蜜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匍匐地面。叶片长披针形至线形,长20-35cm,宽3-7cm,两面光滑无毛; 叶舌半圆形,

长O.3-O.5cm。穗状花序椭圆形;苞片披针形,膜质;小苞片管状,膜质;花白色,顶端具3浅齿;花冠管长1.8cm,裂片长1.6-2cm,白色;唇瓣白色,中脉凸起,黄色而染紫红,基部具2个紫色的痂状斑;药隔附属体3裂,两侧耳状;子房被柔毛。蒴果成熟时绿色,果皮上的柔刺较扁。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于林下潮湿处。主产云南。

[采制] 果实成熟时采摘果穗,置竹帘或水泥地上晒干或用微火烘干。用时取种子。

五味子---华中五昧子

[性状] 蒴果类圆形,长1.5-2cm,直径1-1.5cm;外表面黄棕色或棕色,有片状突起。种子团类圆形至长圆形,具钝三棱,每瓣有种子12-24粒;种子多面形;直径约2.5mm,表面棕色或黑棕色,有的外面被一层白霜。气芳香,味辛。

[化学成份] 含有α-蒎烯、莰烯、β-蒎烯、蒈烯-3、柠檬烯、α-樟脑、α-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α-胡椒烯、反-β-金合欢烯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行气宽中,健胃消食,安胎。用于胸腹胀痛、消化不良、胎动不安等。

五味子---华中五昧子

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

(英) Orange Magnoliavine Fruit

[别名] 南五味子、香苏、红铃子。

[来源] 为木兰科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枝细长,红褐色,有皮孔。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1cm,宽3-7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疏锯齿。花单性,异

株,单生或l-2朵生于叶腋,橙黄色;花梗纤细,长2-4cm;

花被片5-9;雄蕊10-l5,雄蕊柱倒卵形;雌蕊群近球形,心皮30-50。聚合果长6-9cm;浆果近球形,长6-9mm,红色,肉质。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于向阳空旷地及灌丛中。主产河南、陕西、甘肃。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尚未脱落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

[性状] 果实呈不规则形,较小,直径2-5mm;表面暗红色或棕褐色,果皮肉质较薄,无光泽,内含种子l-2粒。种子肾形,表面黄棕色,略呈颗粒状。

[化学成份] 种子含五味子甲素A(schisandrin A)、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schisantherin A,B,C,D,E)等。

[性味] 性温,味酸。

[功能主治] 收敛,滋补,生津,止泻。用于肺虚咳嗽、津亏口渴、自汗、盗汗、慢性腹泻。

砂 仁

砂仁----阳春砂 Fructus Amomi Villosi

(英)Amomum Fruit

[别名] 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

[来源]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1.5m。地上茎直立,无分枝。叶排为2列,无柄;叶片窄长圆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4—40cm,宽2—5cm,全缘,羽状平行脉;叶鞘抱茎。穗状花序成疏松的球形,具花8-12朵;花萼筒状,先端3浅裂,花冠管细长,先端3裂,白色。蒴果椭圆形,成熟时红棕色,有肉刺。种子多数,芳香。花期3—6月,果期

6—9月。

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主产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有分布。

[采制] 7—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临用时取种子捣碎;果皮亦入药。

[性状] 果实椭圆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团为3瓣,每瓣有种子6—15粒。种子不规则多面形,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外被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香气浓烈,味辛凉,微苦。

[化学成份] 种子含淡黄色挥发油,油中含乙酸龙脑酯、樟脑、樟烯、柠檬烯、β—蒎烯、苦橙油醇等;另含黄酮类

成分。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脾胃虚寒、食积不消、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用量3—6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