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探究
单友健
(江苏省泰州广播电视台 江苏 泰州 225300)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各种媒体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新闻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优势,对新闻传播模式作出有效的创新,才能适应大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新闻传播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2-0088-0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前,人们想要获取新闻只能通过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时间、空间都会受到限制。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传统、单一的获取新闻的方式,新媒体成为人们新的交流方式。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要摒弃传统,在传播模式上有所创新。一、新媒体的含义、特点及优势(1)新媒体的含义。新媒体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的电脑、手机、网络等一些新的媒介。新媒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等同于数字化媒体。(2)新媒体的特点。一是,排除时间、空间限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以往,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的方式很传统、单一,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实现,时间、空间都会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可以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碎片化。而新媒体的出现化解了人们的困扰,带来了新的娱乐媒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读新闻、听音乐、看视频,并渐渐成为主流。二是,互动性强、便于交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不但可以随时方便快捷地读取新闻、信息,还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评论、沟通和交流。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看到的人可以实时进行评价、反馈,对于各大网站的新闻人们随时可以在手机上发表评论并读取其他人的有关评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参与者和评论者。三是,传播更具开放性。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和交流会受到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社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些障碍都被扫除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再受地域、文化、社会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媒体传播是以文字为主,但新媒体融合了图片、视频等新形式,大众可以通过转载、评论进行新闻传播,真正做到了新闻传播的开放性。四是,传播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天涯社区等公众媒体的流行,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随着新媒体的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找到相关领域的公众媒体,像人们用的最多的微信朋友圈,人们随时可以在上面发表信息、评论并和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3)新媒体的优势。和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新媒体的新闻来源和传播范围都更广、更灵活。传统媒体一般都要有专业的记者去采访新闻并进行专业报道,而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动动手指就可以将所见所闻传播到网络上,与更多人分享时事、热点。因此,新媒体获取、传播、更新新闻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信息量更丰富,这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而且新媒体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探究(1)将自媒体融入新闻传播,扩展新闻传播途径。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无外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人们获取新闻和娱乐资讯的方式非常单一,而且不方便,不能做到随时随地。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出现,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进行新闻传播和评论,时效性更强,便于沟通和交流。但自媒体传播的新闻很多是没有得到确认的,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更具影响力和公信力。因此,虽然喜欢用自媒体来传播和读取新闻的人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喜欢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获取新闻信息。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在传统新闻传播的基础上融入自媒体传播,扩展新闻传播的途径。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将自媒体融入新闻传播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以一定要将传统新闻传播和自媒体新闻传播融合起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和自媒体新闻传播自身的优势,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快、更优质的新闻资讯。(2)新闻传播形式要符合新闻受众的阅读习惯。新媒体时代虽然新闻传播很方便,但是要充分考虑大众的阅读习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大量的新闻信息容易让人产生阅读疲劳,人们很难从大量新闻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发布(下转第87页)作者简介:单友健,江苏省泰州广播电视台,中级,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浅析新世纪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的创新理念87者几乎每次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所以要想使每期杂志都能吸引读者,就必须有效提高期刊质量。(2)积极提升期刊知名度。因为青少年科普期刊的主要读者为广大中小学生,所以相应的编辑不仅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及需求,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了解科技前沿,通过期刊交流会、展览会、学术研讨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逐渐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并获得广大青少年喜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更是建设祖国的未来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渴望并需要大量的科普知识。所以,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肩负引导青少年了解并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的重要使命。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世纪的青少年越来越依赖网络,在这种背景下,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编辑必须积极创新,无论从理念还是工作方法,以至期刊内容,都必须进行全面的创新,从而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科普知识。参考文献:(2)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青少年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且他们非常愿意参与各种活动,以实现展现自我能力。青少年科普期刊有一些读者是农村的青少年,他们对改良品种、科学种地及管理农作物方面都有很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科普期刊中,相应的编辑就可以开辟出一块农村科普知识的阵地,为农村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3)思维活跃,创新欲强。当前的青少年都具有较为活跃的思维,且创新欲特别强烈。基于此,青少年科普期刊的编辑就可以创设“活动课堂”一类的栏目。不仅要设计相应的题目,使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并充分展现其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还应广泛刊登一些青少年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等。利用这类栏目,青少年能够意识到科学知识并不难学,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积极动脑思考,就可以进行发明和创造。三、积极创新营销方式利用营销,期刊价值可以充分实现。无论是国外还是我国,都非常重视营销这一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少年科普期刊必须积极创新营销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确保良好的发行。期刊印刷完毕后,就要推向市场,因此发行渠道一定要是畅通的。发行工作的核心就是根据读者需求把相应的期刊送到其手中。当前的发行渠道有两种,也就是零售商和发行商。对于零售商而言,读(上接第88页)新闻时,一定要考虑大众的阅读习惯,将新闻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整理,将相同话题的新闻放在同一栏并尽量放在首页,这也可以让大众快速找到感兴趣的新闻并进行阅读,大大提高大众的阅读效率和兴趣。同时,要注意区分阅读群体。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比如针对青少年的新闻传播内容尽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保证读者可以有效读取相关新闻信息。而对于中年新闻受众来说,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要远远强于青少年,针对这个人群需要信息精练,突出重点即可。因此,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制作多个新闻传播版本,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版本进行阅读。这样的新闻传播模式效率会更高,针对性和服务性更强。(3)加强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操守和责任感。新媒体时代,传播新闻的途径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提供和传播新闻,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产量。但同时很多新闻并没有经过确认,甚至经常会出现很多不实的负面新闻,这就对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能够坚持职业操守,对工作负责,收到新闻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实和整理编辑,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过分渲染,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加强新闻对社会的正确引导。(4)加强新设备、新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呈现的形式更加丰富,如全景图、VR、AR、H5等。这些新闻呈现形式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制作这些形式的新闻进行新闻传播,首先就是要掌握全景图、VR等的制作方法和相关设备的使用。在某些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的现场,如果想让大众能更精细、全面地了解新闻事实,新闻工作者就要熟练掌握这些新技[1]李若溪.科技期刊传播系统及其创新[J].编辑学报,2016,13(4):187-189.[2]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91.[3]倪波.信息传播原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12-20. [4]闻福来.关于科普期刊走精品之路的思考[J].争鸣与探讨,2016(2):159-160. 责任编辑:于蕾术、新设备的使用,利用新设备将现场的情况全面记录下来,后期利用新技术对其进行认真的编辑、整理、制作。新技术、新设备的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现场和幕后工作效率,而且新闻内容的形式更多样,质量更高。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新媒体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沟通和交流。因此,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欢,新闻行业也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会慢慢替代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尽管新媒体有这么多优势,但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做新闻传播的同时,要坚守职业操守,实事求是,用心学习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正能量。参考文献:[1]王睿智.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D].渤海大学,2014.[2]段雪琼.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3]杨东伶,徐文静.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J].新闻战线,2015(10):24-25.[4]王玉.关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创新[J].科技传播,2017(21).[5]张莉.探讨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J].西部广播电视,2016(8).[6]蒋玉青.简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J].新闻传播,2018(4).责任编辑:于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