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贯梁及桩间护壁施工方案

贯梁及桩间护壁施工方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4.4.4 冠梁及挡土墙施工方案

施工程序为:放线-开挖基槽-浇筑垫层-支模-绑扎钢筋-验筋-浇筑混凝土。 1) 冠梁施工缝不应设置在转角及其附近15m范围。当由于特殊原因必须留设施工缝时,须按规范要求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2) 主筋连接宜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焊长度为5d。采用单面焊接时,搭接焊长度10d。

4.4.4.1 放线

放线时采用石灰标出开挖线,测出地表标高,确定开挖深度。放线应准确无误,基槽开挖后进行再次定位测量,并每隔一定距离打入木桩定出放线标记,作为支模和钢筋绑扎定位的依据。 4.4.4.2 基槽开挖

基槽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检底、修整坡壁,开挖尺寸应满足梁尺寸和施工工作面的要求。基槽开挖后应复测基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4.4.3 浇筑垫层

首先控制好放线和垫层的标高,对土质软弱处必要时要换土、加固,垫层砼拟用C15~C20,必要时可加早强剂;垫层没有达到强度,不能施压践踏,为了有利于和砼支撑分离,在垫层上面铺聚乙烯塑料薄膜一层。 4.4.4.4 钢筋加工制作

现场根据施工段的划分设置足够大的钢筋材料堆场和钢筋加工场,以便原材料的统一堆放。钢筋加工场地尽量布置在土方开挖不受影响地方,钢筋加工机械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对焊机,电焊机必须满足施工加工量的需求。 1) 钢筋加工

钢筋按配料单制作,严格控制半成品质量,加工合格的半成品分类挂牌堆码,按配料单对号发料交付使用。钢筋配料注意事项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配料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钢筋翻样要按常规要求及有关设计、施工、抗震设防要求。

① 进场钢筋必须批量成捆成圈进场,捆和圈上标牌齐全并和质保书、发货单上的炉号、批号、发货量相符,在此前提下取样试验合格,方可交付制作。

② 钢筋按配料单制作,要严格控制半成品质量。加工合格的半成品分类挂牌堆码,按配料单对号发料交付使用。

③ 钢筋加工及堆放均在现场进行。 2) 钢筋连接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钢筋连接的一般原则为:

焊接连接:现场绑扎时用于封闭型箍筋的连接和箍筋与主筋连接。

绑扎搭接:主要用于小于Φ16钢筋连接,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3) 钢筋施工注意事项

①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无麻孔斑点、无油污,不得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② 钢筋的弯钩应按施工图的规定执行,同时满足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③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对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为+10mm,对箍筋边长应不大于+5mm; ④ 钢筋加工后应按规格、品种分开堆放,并在明显处挂识别标记,以防混淆; ⑤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⑥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⑦ 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在同一构件上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相互错开足够距离; ⑧ 雨天钢筋焊接要按规范要求和钢筋材质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证焊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⑨ 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垫块;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设专职钢筋工对偏移钢筋及时修正。

4.4.4.5 模板

支撑体系虽为临时工程,但支撑受力大而复杂,必须严格按正式结构工程施工。施工区域内模板的垂直转运和水平转运通过平板车及人工进行。 1) 模板及其支承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 保证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② 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③ 模板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 ④ 便于模板拆除。 2) 模板体系

(1) 本工程混凝土支撑现浇结构模板投入新的双面覆膜九层木胶合模板,厚18mm,模板背枋采用50×100mm木枋,支撑采用φ48×3.5mm的钢管支撑;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加固。

(2) 模板安装前先复查垫层标高及中心位置,采用正倒镜法放出轴线,并弹出基础边线,然后依次安装模板和加固。 3) 模板施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测量放线时应拉通线控制轴线,保证构件几何尺寸;同时要准确控制顶面平整度、侧面垂直度;

(2) 所有模板均匀刷脱膜剂;背枋两个支撑面要刨平,保证其同模板紧密接触;以保证尺寸精确度;

(3) 模板在接缝处应当紧密,以防混凝土漏浆而造成蜂窝麻面,对于模板拼缝不严密处,设置密封胶条,保证紧密接合;

(4) 模板在浇混凝土之前应充分洒水湿润,防止模板干燥吸水,混凝土内部水分丧失而发生混凝土表面缺陷;

(5) 支撑座在垫层上,可不用底模;侧模用竹胶合板,用φ48钢管,对拉螺丝、扣件固定。

4.4.4.6 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采用泵送C30商品砼,可分段浇筑,施工缝要垂直留设,用模板档好;挖出一段土方,浇一段。为加快工程进度,可在商品砼中掺加早强剂。 1) 浇筑混凝土前准备工作

① 浇灌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浇灌方案,认真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② 要浇灌部位先请业主现场代表或监理、质监单位检查认可签发浇灌许可证,作好钢筋隐蔽工程记录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

③ 混凝土用插入式震动器振捣,每次振捣时间不少于30秒钟,直至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止。

④ 安排专职木工和钢筋工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⑤ 试验人员在浇捣过程中,要经常抽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两小时至少一次;混凝土取样按照规范规定进行。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表面强度大于1.2Mpa,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操作。混凝土主要采用自然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呈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7d。 2) 浇捣要点

① 采用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

② 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③ 混凝土分层浇灌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在振动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④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少于1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⑤ 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一般振动器的作用半径为30-40cm)。

⑥ 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 4.4.4.7 桩间支护施工要求

(1)待旋挖钻机灌注强度达到90﹪后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基坑每开挖不超过2m及时进行桩间土支护,待桩间土支护砼面板强度达到70﹪时进行下一层开挖支护,桩间土支护采用挂钢筋网,喷射C20混凝土的方案。

(2) 混凝土喷射厚度为100mm,钢筋网双向Φ6.5@250,加强筋Φ16@1000,与桩上植筋固定。

(3) 开挖排桩侧土方应分层及时支护,避免桩间土垮塌,分层厚度一般不超过2.0m。 (4) 桩间护壁须设置泄水孔,竖向间距2.0m,水平间距同桩间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