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来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进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差不多上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珍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然而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进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逼的世界环境中慢慢迎来了期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进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进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进展产生深远的阻碍。
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进展状况
1.1国内市场状况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通过数千年的进展,国内早差不多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进展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 6% ,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进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进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连续保持了连续扩张的进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依旧出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3年比较,2004年医药制造业总体和化学药的增长步伐都明显回落,而中药行业则与上期差不多持平,利润增速还有所提升,行业的经营稳固性相对突出。1997到200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多,占整个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18.60%增长到2004年的26.10%。由于支持中药行业长期进展的因素,如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连续存在,能够估量中药行业的这种稳固增长态势仍将连续。
1.2国际市场状况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步强化,我国中药的出口额在1995年达到创纪录的7.7亿美元之后,曾连续走低,连年大幅度滑坡,落后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2002年之后这种势头有所好转,出口额开始回升,2003年,则取得稳固增长,于8年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2018年更是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能够说国产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阻碍力大大增强,正处于上升时期。
中药出口从1950年到2007年的近60年间,出口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950-1979年处于进展初期,1979-1999处于平稳增长期,1999-2007处于高速增长期。1950-1969年出口额仅在5000万美元以下,从1974年开始出口过1亿美元,1994年开始中药出口
突破5亿美元,2006年开始中药出口突破10亿美元大关,从1999年到2018年这8年中,中药出口翻了一翻。能够说中药出口的历史是从无到有,从平凡到辉煌。
2、我国中药行业进展现状
2.1进展现状概述
2018 年1-11月,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49.09 亿元,同比增长23.2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2 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29.17、1419.92 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8.82%、81.18%。
与此同时,中药累计进出口情形也相对平稳。出口、进口均呈增势,进出口总额达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5 %。其中,进口额达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出口额达到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7%。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6个百分点,中药产品贸易顺差达到6.7亿美元。从贸易比重上看,1-11月份,中药进出口金额占医药产品进出口总额3.55%;出口金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4.01%;进口金额占医药进口总额的2.66%。中药在出口中的比重高于进口1.35个百分点,高于进出口0.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药在出口中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然而,在2018进入9月份以后,金融风暴对中药出口的冲击差不多开始出现,专门是11月份反映最为明显,医保商会数据显示,11月份单月中药出口总额为1.09亿美元,同比下降14.1%,要紧阻碍因素是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数量同比下降40.12%,金额同比下降25.39%。
从下图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出2018年1、2月由于受金融危机的深入阻碍,中式成药出
口额骤降,09年初至今,中式成药出口额同比一直出现负增长趋势,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缓和,下降趋势也有所缓和。
2018年1~8月份,我国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具有刚性需求的专门产业,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总体进展依旧乐观,其中中药进出口额达到1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
09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同比增长14%,而中药的增速超过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增速,达到近16%,整个中药行业,包括中药材、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的增长都超过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成为进展最好的产业之一。
我国中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收入、资产、企业数以及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稳步增长。2018 年上半年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39.87 亿元,同比增长20.9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74 个百分点。
5 月末,我国中药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382.20 亿元,同比增长13.4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05 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151 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91 个;从业人员年
均人数为45.88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96 万人。
图二:2018年至2018年上半年中成药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形
4月份,国家推出新医改方案,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药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并对中医药采取加大扶持的进展政策,这为中药行业的进展起到了专门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5月份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进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投入,意见的出台为我国中药产业的进展注入一剂强心针。8500亿的投入将加快中药产业的建设,而差不多药物名目的出台又一次把中药产业推向焦点,入选差不多药物名目的中药占了全部名目的三分之一,中药饮片也首次被纳入,这些因素都将带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增长。
为配合国家差不多药物制度的实施,国家发改委10月2日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差不多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从总体上来看,这些价格的调整,都对这些药品的生产企业带来的阻碍不大,如何说,这些调价差不多上微调,它们的变动是专门小的,对企业的阻碍微
乎其微。从此次价格调整来看,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专门小,整体看,此次定价对拥有独家品种进入差不多药物名目的工业企业已构成实质性的重大利好,以后的增长前景专门值得期待。
2.2目前中药行业的优势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通过数千年的进展,国内早差不多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中药产业一直以来差不多上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珍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
2.2.1资源丰富
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据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说明,目前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为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 药用矿物8O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如: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从名贵树种红杉树中提取的,而世界范畴内的又以我国云南的红杉树树种的紫杉醇含量最高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紫杉醇;绿色健康药物银杏叶片制剂,其原料为银杏叶,而全球银杏叶用量的9O%来自于我国。
2.2.2药品替代优势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显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期望从中查找出路。由于中药迎合了这种回来自然的潮流,
而且中药疗效稳固。相对安全以及对一些疑难疾病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如在美国近几年天然与传统健康业增长就专门迅速。因此,中药不仅在我国卫生保健有着其专门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也有望被世界各国同意。国际市场前景十分诱人。
2.2.3自主知识产权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中药行业能够说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唯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建国以来,我国生产3000多种西药中有99%是仿制的;近几年生产的837种西药中,97.4%是仿制的。而我国是世界上中医药理论最为丰富、体会最多的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许多民间秘方、验方为中药的进展提供了无价的知识宝库。
2.3目前中药行业的劣势
2.3.1中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差
我国尽管是中药传统国家,然而在中药科技上依旧一个弱国。我国每年人均用药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而且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医药品种约95%是仿制国外品种,中药出口额也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形下,我国专门难承担国外“洋中药”的冲击。这对我国中药产业是个致命的打击。
2.3.2新药研发与国际规则差距大
我国的中药产品常常遇到国外市场的限制,其要紧缘故确实是我国的药品规范与准则与国外的规则有一定差距,我国中药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没有一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中药企业对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和科技能力落后,不能适
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国外各大制药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人数多在5 000人以上。国外1名医药科研人员每年的平均科研经费约为(12.5~22.6)万美元,而我国仅为(5 O0O~6 000)美元,只相当于国外的1/300。国外开发新药的经费大多来自企业,大制药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约为销售额的15%,而我国现不足1%。目前我国从事药学科研的人员有1万多人,直截了当从事创制新药的专业人员3 000多人,不及国外一家大制药公司,且这些研发者多隶属于卫生部、中科院、中医药局、总后卫生部等部门,专业人才缺乏将成为制约我国中药事业进展的瓶颈。
2.3.3中药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
我国中药行业尽管差不多初具规模,但存在一些例如中药产品重复,疗效相差不大、国际竞争力差等严峻问题。我国中药企业绝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严峻不足,重复性的仿制产品专门多,另外,我国中药产业方面的人才缺乏,对整个中药产业来说阻碍专门大。
2.3.4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综合体系
我国对中药基础研究专门薄弱,而且直到现在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一个适合中药进展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现在有专门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仍未清晰,对中药质量的监督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评判,设计标准时对技术壁垒考虑少,监督不够透亮有效。
2.4我国中药行业的进展机遇
2.4.1新医改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新医改中明确指出,3年内,我国将投入8500亿元加快推进差不多医疗保证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差不多药物制度等五项医改重点工作,这些都说明了中央保证和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也反映出深化医改对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进展的重要性。
医改不仅表达出国家花大力气进行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决心,也将对行业产生深远意义的阻碍,以后几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连续扩容、国家差不多药物将会作为制度推行、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将连续加大、而创新将连续成为行业进展的主题。
2.4.2国家政策倾斜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最近公布的各项中药产业支持政策都提出了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并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将中医药推向世界。它不但说明政府将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产业的投入,扶植中药产业的建设,还从全然上爱护中药企业的进展,有利于整个中药产业水平的提升。
随着新医改的连续推进,国家相继出台的这些政策对中药的进展有专门大的好处,也将对所有中药生产企业带来利好阻碍。受这些政策的阻碍,我国要紧的中药生产企业将迎来一个快速的进展期,而有望进入差不多药物名目里的中药企业也会从中受益,从而促使整个中药生产企业业绩的提升。
2.4.3差不多药物出台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一拖再拖的国家差不多药物名目最终定于六月底正式出台,差不多药物名目里面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而进入差不多药物名目里面的药品今后全部要在基层机构配备使用,大医院也要作为首选,差不多药物名目里面的药品会得到广泛使用,而且在医保报销比例上明显高于其他的药品,这是一个专门好的契机,今后新医改里面中医、中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差不多药物名目一旦公布,会使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格局有所变化,而关于一些小的中药二线企业则有可能难逃消亡的厄运,关于我国传统中药老字号企业来说,其阻碍最多仅仅只是表达在价格会相应的降低,而并可不能阻碍这些传统老字号企业的生存及进展。
2.4.4甲型H1N1流感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甲型H1N1流感疫情要紧会为预防疫苗企业带来庞大的机会,而国内涉及预防型疫苗的生产企业大多数差不多上以传统中医药为主的制造企业。比如以治疗流感和预防病毒感染为主的三九医药、以生产保健药为主的同仁堂集团以及生产板蓝根和抗生素为主的传统中药为主的白云山等等。
假如疫情连续加大或者蔓延全球之势愈演愈烈,市场上预防型的疫苗企业需求将不断扩大,从而给中药疫苗产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比如2018年我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华兰生物和专业生产疫苗及血液制剂的天坛生物等。此外,一些中药饮片企业也会在这一轮番感疫情中有所进展,比如以生产保健类中药饮片为主的康美药业、以生产提高人体免疫力为主的东阿阿胶及上海莱士等等企业会在近期有所斩获。
2.4.5中医药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
在世界卫生组织人人享有保健医疗的战略目标的推动下,传统医药/替代药物将纳入国家的医疗体系;世界各国对传统医药实施立法治理:新加坡、香港对中医药的立法治理,澳大利亚领先立法承认中医,欧美对植物药实行立法治理,日本汉方药、韩国韩药、台湾的科学中药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以及中药在抗击全球性重大疾病中的优秀表现,这些差不多上中药必定进展壮大的良好要素。
因此中药作为中华珍宝必定会有飞跃式进展,我们也有责任让它服务于世界人民。
2.5我国中药行业面临的威逼
通过对2018年至2018年上半年中药出口形势的分析,我们能够感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药产品出口依旧受到严肃考查,出口增幅趋缓或显现下降。要紧缘故是由于中药产品在国外多用于膳食补充剂、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与化学药品相比,需求弹性相对较大。同时,受文化认识的阻碍,中药在多数国家尚未进入主流医药市场,也未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若民众收入受到阻碍,对纳入医疗保险体系的药品需求依靠性更强。
中药出口的要紧市场是日本、香港、韩国、美国(提取物)和东南亚,上述国家均不同程度的受到金融危机的阻碍,因而阻碍到我中药的消费量。
因此,考查中药出口的其他缘故还包括: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需求萎缩及经营渠道中断;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和其他货币的大幅波动;标准提高导致的国内外经营的风险加大;国内经营成本全面上升;“奶粉事件”的不良阻碍。
3、我国中药行业以后进展趋势
3.1企业将向兼并重组方向进展
近年来,医药领域的兼并重组差不多成为行业进展的主题。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中药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整合期,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这些措施都提高和改善了中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医改和中药产业的双赢。
3.2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
中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进展产业之一,新医改和国家刚公布的《意见》都说明了我国对中药行业的进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后各方资金都将会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以促进中药产业的进展。
3.3企业更注重品牌的进展
国家公布《意见》提出要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的爱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现在,我国差不多有一批中药企业被誉为“闻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以后更多的中药企业将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进展。
3.4产业进展将愈加规范化
另一方面,随着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也差不多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药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能够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进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以及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