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故事读后感
【篇一:《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李时珍的父亲是李言闻,他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李言闻希望儿子去考官,哪怕只是一个小官,也比做医生强。可李时珍却不那么想,他说:“看着乡亲们受着病痛的折磨,我怎能有心整天读哪些没用的东西呢?还是让我学医吧!”李言闻只好答应了他。李时珍跟父亲学医十分勤奋,医术越来越精。后来,因为一个人吃了他开的药以后竟然死了,原来是病人由于不认识药而抓错了药。李时珍就想编一部书叫《本草纲目》。经过了27年,李时珍终于编成了这本书。《本草纲目》一共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而且每种药物都详细的记载了产地、形状、气味儿、公用、采集、制作的方法,对不常见的和易混淆的药,还附有1160幅形象逼真的插图,使人容易辨认。它真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宝典啊!
我要学习李时珍为民着想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自私自利。一定要坚持做一件事,不成功就不做第二件事。不能像我学跳舞那样,觉得太苦就不学了。如果你坚持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好。
【篇二: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李时珍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重修《本草》是他为医学作出的最巨大的贡献。李时珍为了重修《本草》,历尽了千辛万苦:他观察动物,核实前人的记述;他采集矿物,研究药用矿物;他为了了解药用后的反应过程,甚至拿自己当试验用体会药力……但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艰苦没有白费,他成为了世界人民公认的伟大医学家!
- 1 -
李时珍为了研究医学,可以不顾生命危险。可是我,在困难面前总是低头,没有恒心,没有耐性,不好问也不好学……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儿向李爷爷学习!
我,一名小学生,以前对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我很是迷茫。但是,当我读完《李时珍的故事》后,我终于明白了:只要你“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只要你有目标、有行动、有恒心;只要你能像李时珍那样不折不扣地学习,一切愿望都能实现!
“真难!”我又为了一道难以计算的数学题而头痛。“是做?还是不做?”我犹豫不决。就在这时,我脑海中又浮现出李时珍不顾生命危险尝百草的情景,心里想到了他所遇到的更大、更艰辛的困难。“我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静下心,“对,我的目标是作对它!”学着李时珍,我认真分析起这“病”的“病因”,一边又拼命思考这“病”的“治法”,开什么“处方”……一切手段都尝试过了,怎么?我这笨脑袋就是不开窍呀!“好!软的不行来硬的!”我将上课时所有的“治病法”都一下子抬了出来。在我的“非常手段”下,“病魔”不得不束手就擒。“谢谢你!伟大的老师,不,是引路人!你让我这只迷路的小羊羔,又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
科学的巨人——李时珍,连同你的《本草纲目》,将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上,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上,世界人民的心上!
【篇三:《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作文】
李时珍用他一生的心血,终于写完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有一百九十多万字,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每种药都详细地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儿、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还有1160幅插图。这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
- 2 -
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
读完《李时珍的故事》,我肃然起敬,钦佩不已,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执着、认真、勇敢值得我们学习。
【篇四:《李时珍》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对李时珍坚持不懈的精神无比佩服,李时珍为了修改古书,造福百姓,去太医院当官,当他知道在太医院无法修草本时,毫不犹豫辞官而去,连荣华富贵都不要了,可见他修草本的决心。后来,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看看李时珍的坚忍不拔,再看看自己,觉得差距太大太大了,我以前的梦想很多,其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不过我并没有为理想而努力。今后我要向李时珍学习,有了目标就不放弃,相信只要不懈的努力,我的梦想就能变为现实。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