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 E S瓣 SEARCH 互联网文化创新与新媒体产业发展 口杨芳王忠国 【摘要】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因此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我国媒体发 展的主流。而随着对新媒体关注度的提高,互联网文化创新与新媒体产业发展也成为大众关注的一大 焦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其迅猛发展,加快新媒体产业创新、媒体融合等都势在必行。论文阐述了新媒 体的定义、传播方式,分析了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并重点阐述了几种“互联网+”环境下形成的 新媒体产业模式,为我国新媒体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创新;新媒体产业;发展 2016年7月13日,中央网信办召 元,在未扣除价格因素的情况下,同 播、电视、图书等传播媒介之后发展 开全国手机报新媒体发展推进现场 I ̄L2013年增长12.1%,其中文化服务 起来的就被称作“新媒体”。通常人 会,会议提出将进一步推动手机报新 业增长最多,高达11641亿元,增长 们对新媒体的理解还是较为模糊的,9%,占整体的48.6%,文化 其中69.8%认为新媒体=互联网电视, 媒体创新发展的任务措施,并指出互 率为15.2%觉得新闻客户端就是新媒体, 联网环境下传统文化产业和媒体产业 批发零售业与文化制造业经济也持续 63. 正面临着巨大改革。据相关数据统 增长,分别为2386亿元、9913亿元。当然还有人觉得视频类网站、APP、 76%,与上年数据对 门户网站广播电台、电视等是新媒 计,我国互联网每分钟发生的数据相 同时占GDP的3.13个百分点,也表明了我 体,具体如图1所示。 当庞大,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 比,提高0.益,互联网已经对人们的工作、生 国文化及产业的稳增长发展。 活、学习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移 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数字广播 一(二)新媒体传播方式 、新媒体相关概述 新媒体类型多样,为了不断地满 (一)新媒体定义 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其传播方式也在 1.双向传播.强化了互动性 “新媒体”在我国出现的历史 不断改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在传播上呈 等新媒体趋势下,衍生的论坛、微 并不长,但早在1967年就有了这一说 博、博客、弹幕、网络游戏等都不同 法。可是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直到今 程度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天还是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现在 现出了单向、线性、被动等特点,例 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14年我 普遍所说的新媒体都是一个相对的概 如,传统广播或电视,在进行信息发 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3940亿 念,它是指相对于传统的报纸、广 布传播时,都是静态形式,即在特定 【作者简介】杨芳,新疆昌吉学院。 王忠国,新疆昌吉学院。 【基金项目】来源于:2017年新疆昌吉州职教联盟《昌吉州新媒体发展中心》。 50期闻知饵匡 互至夏囹 新媒体 S RESEARCH 的时间内统一发布,深受时间的限 比拟的又一巨大优势,大大缩小了媒 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脑、笔记本、平板 制,导致很多受众无法在第一时间获 体传播的时空距离,当前流行的各种 上网的整体占有比例,为新媒体产业 取信息,且无法即时互动,实现信息 视频、音频直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 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体如图 的反馈。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 特点。 固定模式,强化了受众的参与互动 5.媒体传播交融性显著 2所示。 (一)新媒体文化产业一路高歌 性,信息的发布者、发布时间、发布 在新媒体时代,离不开新媒体营 猛进 纵观2011年到2015年我国新媒体 联网广告产业、游戏产业、互联网 地点不再受局限,传播方式实现了双 销、新媒体创新创业、媒体融合等方 动交流。 2.更具个性化 向性的角色互换,更利于广大受众互 面的内容,尤其是媒体融合更成为各 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互 方关注的焦点,不仅在内容、网络、 地域上,还实现了终端的不断交融。 金融等都高速发展增长。据相关数 博客、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受众 例如智能手机这一传播终端,很好地 较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互动的平 将通话、短信、看电视、听广播、上 台,也是人们展现自我个性的重要方 网、打游戏等功能融于一体了,为新 式。新媒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 媒体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趣、特长、爱好等进行独具“自我” 二、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个性”色彩的信息传播,这也带动 新媒体技术的娴熟,推动了新媒体 了“客文化”的发展,据统计,全球 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指依托数字、计 有近两亿的用户使用博客,且还在不 算机网络、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 断的增长。 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载体 3.移动传播盛行 实现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部门,如:数 随着无线移动技术的成熟,为新 字出版、动漫、手游、视听新媒体等新 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即 兴文化产业等。而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 移动性传播。目前,人们利用智能手 展离不开互联网的高使用率,以及网民 机等终端就能随时随地地了解时事热 数量的逐年增加。 点、新闻信息、观看视频、收听广 据统计,到2015年l2月,我国网 播、看电视、听音乐等,为广大受众 民数量高达6.88亿,普及率为50.3%, 带来极大的视听享受。 新增3951万,较2014年增长率为 4.实时传播,速度快 2.4%。同时,手机网民数量也迅猛增 为了让更多的人第一时间获取新 长,比例高达90.1%, ̄t2014年增长 闻信息传播,很多新媒体都提供了实 了4.3%,推动了手游、手机网上银 时传播的条件。这也是传统媒体不可 行、手机预订等人数的增加,这也一 图1用户对新媒体范畴的认知 其他 _1.2% 电视(不能联网) 20 9% 广播电台 21.5% 报纸(纸质) 23.8・ 杂志(纸质) ‘ 户外媒体 27 6% 音频类网站/APP 门户网站 O 视频类网站/APP 61.9% 新闻客户端 D 互联网电视 69 8% 0.0% 10 0% 20.0% 30 0%40 0% 50. 60.0% 70.0%80.0% 据统计,2015年中国广告营业额高达 5973.41亿元,相比较上一年增长了 6.56%,尽管近年广告收入增幅有所 下降,但整体营业额还是呈现持续增 长,具体如图3。 而在互联网新媒体的高速发展 过程中,互联网广告2015年营业额为 1589亿元,已成为超越电视广告拉动 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随着 手机用户的增多,移动广告也成为新 媒体文化产业的重要板块,占比逐渐 增加,甚至有超越PC端的趋势。例 如,2014年百度的移动广告收入就超 过了PC端,第四季度时移动广告收 入占 ̄t42%,到l2月实现了首次超越 PC端。当然腾讯、阿里巴巴等的移动 广告收入也大幅提高,为整个互联网 广告收入增长做出巨大贡献。而2015 年新推出的“抢红包”、朋友圈硬广 告、“摇一摇”、H5等个性化,创意 十足的移动端广告促使中国互联网广 告步人了新的技术全盛时代。 (二)新媒体文化产业市场并购 泛滥 在看到新媒体产业高速发展的同 时,也需要全面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不 足,才能进行改善,大力推动发展。 2014年互联网广告收人大幅增长同时 也出现了市场分化,包括:电商广告 收入低于搜索关键字广告、品牌广告 市场份额降低、视频贴片广告份额上 升,如:搜狐视频广告收入在第四季 度达N5100万美元,增长率为64%。 新媒体 露 £8蠢是 i(j 咖 ∞ ∞同时,百度、阿里巴巴的广告收入纷 技术在各大行业的实践应用,加速了 我国自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产业 纷高于中央电视台,在一众互联网公 数据信息的流动、共享、交换,服务 的发展,并逐渐抢占市场份额,成为 司中,2014年独占鳌头的是乐视网, 站的广告收入进一步下降,被腾讯、 奇虎、搜狐、360等赶超。 于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多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建议将传统纸媒结合新媒体渠道 进行发布,例如电子书、APP新闻客 略资产。 增长率高达101.17%,新浪等门户网 元化的新格局,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战 大量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发展PC 服端、微信公众号等,人们可以通过 当然,在政策鼓励下新媒体产业 端、移动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媒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终端,随时 市场繁荣,加之并购政策的放宽,许 体的融合,形成“互联网+”的新模 随地地获取传统新闻信息的视频、多互联网巨头进行了大量大规模的并 式,是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广播、图像等,第一时间掌握各种信 购。2014年传媒文化产业的并购金额 也给我国传媒行业带来新的曙光。 超过2200亿元,其中百视通以492亿 (一)“互联网+”新闻出版的 元收购东方明珠成为最大单笔额度。 产业发展模式 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 随着传媒产业的融合加剧,传统 头,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大肆进行收 的新闻出版机构已无法继续适应新时 购,以不断壮大自身互联网生态。然 代对其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推动其发 而从整体新媒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来 展,必须通过终端的多样化来实现全 看,大规模的巨资收购,也会一定程 媒体发展,也就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 度上提高新项目的估值,不利于新媒 体融合,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支持 体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成为有声有色的视频新闻媒体。例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 如,人民日报紧跟时代的步伐,改变 体产业发展建议 了传统的格局,形成《人民日报》为主 从2014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 导,《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等为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以了解到 主体,继续拓展社属报刊的新闻出版传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的重心逐渐转换为 播新格局。其中人民网融合了文字、动 “质量”,加之大数据、新媒体、物 漫、图片、博客、视频、手机等多种传 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应用, 播手段,实时为广大群众传播各种政 进一步提高了互联网的安全,为“互 治、社会、经济、军事、体育、教育等 联网+”模式的新媒体产业文化融合 新闻信息。 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尤其是大数据 而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带动了 图2 2007—2015年中国网民及手机网民规模及普及率 90.1% 85.8%— _ 《 蕊 ’65818298】 ̄ : % 6 "2 %69 .3%364O0 55 678 6。 8%}u 50006 — /38400 厂 30 4I一 》97 : s。 35. 558 一 __一 ¨45 .8% 日 7.9% 5 3: % 30274 b.--- 42. 。 一 8.3 ll76.6O% l 。 I 2007 2008 2009 2010 20l1 2O12 20l3 2014 20l5 ——■中豳网民规模(万人) [二]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万人) —▲一中国互联嘲普及率《%) — 中国手机网民占箍体网民比例(%) 52期阉知 匡 互至夏囹 息,还能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互动, 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在媒体领域的话语 权和参与权,深受广大群众的追捧, 也意味着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化媒 体时代的蓬勃发展。 (二)互联网+广播的产业发展 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为了适 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涌现出各种各样 的网络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 兰m ∞三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电视 等。这些技术很多与新媒体技术具有 异曲同工之妙,将之进行巧妙融合,是 创新发展新媒体产业的不错选择。广播 在我国传统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 “互联网+”模式的大范围普及,建议 在“互联网+”的大数据背景下将二者 巧妙融合,推动新媒体频率文化产业的 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终 端,促使广播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在 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下,微信、微博、 博客、论坛等社交新媒体层出不穷,加 强其与广播的融合,成为广播媒体发展 的新课题。 建议借鉴例如G00gle、Apple等ITE 头,将目光转向车联网领域,通过语音 技术、云技术,将互联网与广播这一传 统媒体进行完美融合,方便用户的安全 出行、随时随地收听最新新闻信息的需 求,推动智能汽车互联网流量的增加, 车联网正在通过“互联网+”模式悄然 地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三)互联网+电视媒体的产业 发展模式 新媒体 WS RESEARCH 互联网+电视媒体也是当下新媒 的二次变革,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研 新媒体传播平台打造也是未来发展的 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以视频为主 究“如何做好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 主要趋势,它主要利用微博、微信与 要核心,便于强调节目的多屏互动 产业变革”。对于文化创新与新媒体 新闻客户端,响应“互联网+”潮流 性,或是以受众为核心,实现电视内 产业而言,在传统的创作与推广之 的号召,成为各类媒体类资讯门户 容与平台的融合,都是电视媒体转型 外,还有新媒体客户终端APP、微信 网站。据调查,到2015年8月已有近 发展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尤其是在 平台、网站、搜索引擎等众多“泛媒 26259个媒体类微博得到认证,涵盖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 体”业务,其中截至2016年2月,超 了报纸类、新闻类、电台、杂志类、 技术的应用下,推动了在线视频的全 过1000万的微信公众号中的泛媒体类 通讯社类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大规模 速发展,网络视频的一枝独秀、异军 占比最高,超过了1/4,可见我国新媒 的集群模式。 突起,使得更多电视人发现互联网+ 体产业正借助“互联网+”寻求新的 在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 移动视频才是电视新媒体产业发展传 商业模式革命,践行“新媒体”的全 播的主流趋势,更能满足广大用户对 新产业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 电视视频的需求。 移动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H5 建议除了技术的创新,文化产品 等新技术的全力支持,让新媒体客户 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主流 端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开拓了跨行 价值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传播正 业合作的机遇,使得“中央厨房”、 能量,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扩 多端互动等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大社会影响力。同时,还需要满足互 在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 联网便捷、个性、大数据、互动等特 将借助有效的新媒体和文化创新管 点,才能创作出真正深受用户喜爱的 理汇总与沉淀用户大数据的“数据 电视节目。例如:湖南卫视的《爸爸 云”,高效分析用户数据,不断完善 去 ̄IIUL》第一季、山东卫视的大IP剧 文化创新与新媒体产业发展体系,同 《红高粱》、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时结合最前沿的技术,为用户提供更 等都无不显示了当下电视媒体产业发 加全新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展的一大要素就是创新,创新可以带 因此,无论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 动产品周遭的系列发展:《来自星星 而言,还是文化产业和新媒体的发 的你》中的炸鸡啤酒、“都教授”等 展路径而言,“互联网+”与“大数 为人熟知,也是新媒体文化产业发展 据”的思维是发展的必经之路,互联 的结果。 网+新闻出版、互联网+广播、互联网 四、关于“互联网+”新媒体的 +电视媒体以及互联网+大众媒体, 发展展望 例如个人大V、个人微信订阅号、视 从宏观角度来讲,2016年,中国 频直播等都将成为文化创新与新媒体 经济最大的变化是“互联网+”时代 发展中的一分子。而“两微一端”的 图3 2011_2015年中国广告营业额增长情况示意图(单元:亿元,%) 下,国家也加大了扶持,出台系列政 策为新媒体产业行业领域的整体发展 保驾护航。同时,为了推动新媒体产 业的发展,加快媒体融合也是重要的 手段之一,不断探索新模式以改变新 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①郭全中,郭风娟.2014年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 lJ].新闻前哨,2015(8):42-4-8 ②刘茂华.媒体融合发展的调频文化创新样 本——以杭州调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新发展为例 [J].新闻前哨,2015(8):34—36 ③王英,刘继锐.以互联网思维引领文化创 新——山东广播电视文化产业路径研究[J].理论学 刊,2015(3):1 18—124 ④姜晓秋.互联网时代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 策研究[J1.理论界,2014(12):57—67 ⑤徐坤,李云生.试论新媒体产业发展之路『J】.中 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全互联网与音视 频广播发展研讨会,2012:126—131 ⑥左越.技术创新融合引领新媒体产业发 展——ccBN2014展会报道….信息技术与标准 化,2014(4):13 ⑦方雪琴.创意时代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变革与创 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1(3):166—170 ⑧郑健.从“乐视模式”看“互联网+”时代我 国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 【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⑨邱祥.提升中国互联网传播力塑造国家媒体 新形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1(5):83—84 ④陈建军.图书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分析 [J].中国出版,2014(8):33—36 ⑩孟秀燕.论新媒体时代下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变 [J】_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1):61—63 ⑩孙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信校园营销策略分 析[J].企业导报,2014(7):47—48 ⑩吕岩梅,刘呖.互联网思维与广电媒体的融合 发展【J1.声屏世界,2015(1):5—9 ⑩林小勇,罗惠.互联网思维下的广播电视媒体 融合发展『J1.中国广播,2015(9):36-40 ⑩张富强.互联网思维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 合『J1.记者摇篮,2016(1):61—62 ⑩王林.“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融合发展【J】.新闻传播,2015(24):25—26 期阉知识巨 互亘夏圃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