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风险分析
1.1 电厂采用0#轻柴油作为点火燃油。当油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产生电火花的电气设备,将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1.1.1 在储油区内违章用火(电)或使用非防爆器具,以及铁器碰撞等,引燃(爆)可燃气体并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1.1.2 储罐罐底或罐壁腐蚀穿孔或破裂,人孔、罐前阀门、管线腐蚀、胀裂、法兰垫破损等造成油品泄漏,遇明火将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1.3 储罐基础沉降不均或基础下沉而使储罐变形或破坏,造成油品泄漏,遇明火还将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1.4 储罐呼吸阀失灵或因外部因素而导致“呼吸”量不够,造成储罐抽瘪或爆裂,致使储罐损坏并跑油,遇明火还将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1.1.5 罐顶检尺采样作业时产生的静电,员工未按规定着装,可能引燃(爆)可燃气体并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应急组织
组长:分公司主管安全副经理 副组长:事发部门主任
成 员:事发部门副主任、专工、安全员及现场工作人员。 2.2职责
2.2.1总指挥职责
1)负责电厂防柴油泄漏工作的重大决策,全面组织指挥柴油泄
漏救援工作;
2)负责防柴油泄漏人员、资源配置、抢险队伍的调动等工作的重大决策,全面组织指挥防液氨泄漏救援工作;
3)负责建立完善电厂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并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各抢险队的防柴油泄漏责任制;
4)负责处理防柴油泄漏与救灾的关系,保证抢险期间电厂上下一致,有条不紊的投入抢险工作;
5)负责做好电厂防柴油泄漏信息整理上报,接受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指挥。 2.2.2副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指挥、协调各部门履行职责,协调动作,实施决策。 2.2.3成员职责
1)负责本部门、本专业的防柴油泄漏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制订本部门的现场防柴油泄漏预案和措施;
2)负责正确处理防柴油泄漏与生产的关系,保证不发生严重失误而导致安全生产出现重大问题;
3)负责监督制定防柴油泄漏预案、现场防柴油泄漏预案和相关措施。
4)负责油库泄漏现场处置方案的确定及抢险救援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损失防止事故扩大;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有关资料。 3.应急处置
3.1 处置程序
3.1.1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按报警器报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3.1.2 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并报告分公司领导,做好现场灭火处置工作。 3.1.3 事故现场火势蔓延扩大,现场控制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合,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
3.1.4 根据火情类型和大小,按指挥人员要求,联络协调组现场应急指挥报告,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应急指挥部联系。 3.1.5 各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
3.1.6 现场应急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 3.1.7 通知引导人员尽快疏散,尽快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必要时通知附近企业、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
3.1.8 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
3.1.9当火势无法控制,公司启动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3.2处置措施
3.2.1轻柴油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2.2 轻柴油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3.3 报警及相关要求 3.3.1 报警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在发现火情后应立即报告当值值长,值长接警后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同时拨打集团公司消防队请求支援,汇报集团调度中心。
3.3.2 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时应说明起火部位、起火时间、起火建筑结构、起火物、有无存储易燃易爆危险品、起火部位或楼层、人员受困情况、火情大小、火势蔓延情况、水源情况等其他信息。 4.注意事项
4.1扑救油类着火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防火沙等进行灭火, 4.2 发生着火后,当班作业长、班长在指挥灭火的同时,应立即组织
邻近岗位人员把着火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及时地转移到安全部位,以免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4.3 扑救火灾时,应把明火彻底扑灭,消除地面残留余火,控制烟气的产生
4.4 对于不能自救的火灾事故,应立即报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