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3/A4型题(总题数:4,分数:24.00)
患者男,39岁,干部。2005年元月初下乡居住在老乡家中,因天气寒冷,老乡为其室内生炭火,次日发现昏迷在床上,急送当地医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脑外伤及抽搐病史,无高血压史,无烟酒嗜好,无精神失常史等。体检:意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外界刺激元反应,呼之不应;口唇及面颊部呈樱桃红色;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分数:6.00)
(1).作为接诊医师你应该首先考虑哪一个诊断(分数:2.00) A.急性有机磷中毒 B.食物中毒 C.急性散发性脑炎 D.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E.急性安眠药物中毒 解析:
(2).关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数百倍 B.中枢神经系统对氧气的缺乏最为敏感
C.一氧化碳中毒严重是脑水肿,脑组织点状出血、坏死 D.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较氧气快数千倍 √ E.临床表现和中毒轻重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有关 解析:
(3).对于该患者不应该进行措施是(分数:2.00) A.持续加压给氧
B.脱水疗法以减轻脑水肿 C.解除脑血管痉挛
D.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的应用 E.使用氟马西尼 √
解析:解析:该病例有如下特点: ①青壮年男性,既往健康,突然急性起病; ②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之不应; ③病前居住在老乡家中,老乡为其室内生炭火,有极大发生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可能; ④体检:口唇及面颊部呈樱桃红色,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上述特点符合急性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表现。其他诊断虽也有可能发生,但对此例患者来说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如①散发性脑炎,起病前一个月内多有病毒感染史,以感冒、腹泻多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呈弥漫性脑损害的临床表现,但是无口唇及面颊部呈樱桃红色的等表现; ②食物中毒多有食用不洁食物史,共同进食的人可出现类似病症; ③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性安眠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此患者均有较大的差异。 临床上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轻重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及血液中一氧化碳饱和量密切有关,对于中毒昏迷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①持续加压给氧; ②放血充氧或输血; ③脱水疗法以减轻脑水肿,如高张葡萄糖、甘露醇等; ④解除脑血管痉挛; ⑤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的应用,可以给细胞色素C、辅酶A、ATP及大量维生素等; ⑥昏迷不醒者可用苏醒剂,如甲氯芬酯等; ⑦冬眠疗法有助于使患者安静,降低机体的耗氧量,降低血管渗透性,减轻脑水肿; ⑧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⑨对于兴奋、躁动、抽搐、震颤等神经精神症状可以使用镇静、止痉剂,也可应用抗胆碱剂及多巴胺等。而氟马西尼是某些镇静药物特异性受体拮抗剂。
患者女,27岁,既往无精神病史。3天前与丈夫吵架时遭丈夫殴打,以后情绪低落,诉“再也无脸见人了,要死给丈夫看”等。24小时前家人发现其精神失常,阵阵胡言乱语,哭笑无常,到处乱跑大喊大叫,近5~6小时病情加重,有时四肢抽搐,呼之不应,口鼻等处分泌物较多。体检:意识不清,全身出汗,口鼻等处分泌物较多,双瞳孔等大等圆,但明显缩小,对光反射迟钝,阵发性肌肉痉挛。(分数:6.00) (1).如果临床考虑“中毒性脑病”,下列疾病可能性最大的是(分数:2.00) A.一氧化碳中毒
B.急性酒精中毒 C.有机汞中毒 D.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E.有机磷中毒 √ 解析:
(2).临床上诊断为有机磷中毒,哪一组症状最具有诊断价值(分数:2.00) A.意识障碍,心率加速 B.兴奋、行为紊乱,癫痫样发作
C.瞳孔缩小、肌肉痉挛、腺体分泌增加、意识障碍 √ D.恶心、呕吐,肌肉痉挛 E.意识障碍,对光反射迟钝 解析:
(3).该患者目前应该首选的治疗是(分数:2.00) A.戒酒硫 B.高压氧 C.二巯基丙醇
D.阿托品+碘解磷定 √ E.哌甲酯及脑代谢药物
解析:解析:此患者的病情特点: ①既往健康,急性起病;病前有精神刺激史和消极言语表达; ②可能有有机磷中毒时出现的毒卓碱样症状(腺体分泌增加),口鼻等处分泌物较多、出汗等; ③病后有精神失常,逐步有意识障碍加重的表现; ④神经系统检查有双瞳孔明显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有时四肢抽搐等表现。这些均支持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因此,临床诊断要在“中毒性脑病”的范围来选择,考虑有机磷中毒的可能性最大。 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特点: ①毒蕈碱样症状:这组症状出现最早,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如恶心、呕吐、腹痛、多汗、尚有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②烟碱样症状:是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过度蓄积和刺激,使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疲乏、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等; ④不同种类的精神症状。所以瞳孔缩小、肌肉痉挛、腺体分泌增加、意识障碍等,这些对于诊断有机磷中毒与鉴别诊断应该最具意义。有机磷中毒患者特效解毒药物有阿托品和碘解磷定。
患者男,24岁,农民。近4~5天来因为天气炎热晚上害怕蚊虫叮咬,睡觉前把一瓶农药打开后放在自己的床边驱蚊,次日早晨突然感到头昏、头痛,未引起注意,继之恶心、呕吐、腹泻、出汗等,到当地乡卫生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肠胃炎”,给予抗生素等治疗。输液过程中患者逐渐烦躁、兴奋,胡言乱语,诉“看到有人拿刀要杀他,墙壁上有鬼等”,害怕、恐惧、不安,拒绝继续输液治疗,无法管理,而强制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既往健康。体检:口鼻等处分泌物多,双瞳孔缩小。精神检查:意识不清,无法进行有效的交谈,害怕、恐惧、不安,无自知力。(分数:6.00) (1).该患者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分数:2.00) A.急性菌痢所致的精神障碍 B.农药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 C.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 D.惊恐发作
E.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 解析:
(2).该患者诊断有机磷中毒,以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 A.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可以经过皮肤 B.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可以经过消化道 C.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可以经过呼吸道 D.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乙酰胆碱的积累 E.有机磷农药中毒是胆碱酯酶的兴奋 √
解析:
(3).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措施不包括(分数:2.00) A.立刻离开现场,迅速清除毒物 B.洗胃 C.使用阿托品
D.使用毛果芸香碱 √ E.氯解磷定
解析:解析:该患者有以下特点: ①农药接触史; ②躯体体征有口鼻等处分泌物多,双瞳孔缩小; ③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害怕、恐惧、不安,可能存在恐怖性的幻觉等。因此,诊断首先应该考虑农药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主要经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经过消化道进入者多是误服或自杀。有机磷进入人体后,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造成体内乙酰胆碱的积累,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措施有: ①立刻离开现场,迅速清除毒物,用肥皂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等可能被污染的部位。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反复洗胃,直至洗清为止; ②解毒药的使用氯解磷定、阿托品等。毛果芸香碱为拟胆碱类药物,有机磷中毒患者体内有乙酰胆碱的积累,因此使用拟胆碱类药物,会导致病情的恶化。
患者女,15岁。某日体检后患者觉得自己的体重比同学重,开始减肥,饮食愈来愈少,后来发展到不吃主食,仅吃蔬菜、西瓜等。一旦多食一点,患者就自行呕吐,体重明显下降,闭经。多次在当地医院求治,体检均未发现异常。(分数:6.00) (1).该患者的诊断是(分数:2.00) A.神经性厌食 √ B.神经性呕吐 C.抑郁症 D.神经性贪食 E.焦虑症 解析:
(2).治疗一般不包括(分数:2.00) A.抗抑郁药物治疗 B.营养重建 C.电抽搐治疗 √ D.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E.认知心理治疗
解析:解析: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营养重建、心理教育、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一般不采用电抽搐治疗。
(3).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纠正时不恰当的是(分数:2.00) A.争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很关键
B.对患者反复的解释和分析,使得患者看到营养不良带来的损害 C.与患者一起制订饮食计划,制订合理的食谱 D.可以配合药物以及家庭心理治疗
E.开始的几周要尽快增加患者体重,改善营养状况 √
解析:解析:在神经性厌食患者重新进食中,体重不宜增加太快,以每周1.0~1.5kg为宜。
二、 A1/A2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思维的主要过程是指 (分数:2.00)
A.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 B.感觉、知觉、想象、分析、比较 C.感觉、记忆、综合、分析、概括 D.分析、综合、概括、记忆、想象 E.感知、记忆、分析、抽象、概括
解析:解析: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心智操作得以实现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共同构成了人的认知过程。 2.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分数:2.00)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个性心理特征 √ E.气质 解析:
3.按照鲍尔比的划分,依恋的发展经历的发展阶段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 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C.特殊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特殊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解析:解析: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依恋是在婴儿同母亲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分三个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婴儿对母亲的反应有所偏爱;特殊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明显依恋。 4.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在下列哪项维度上是比较稳定的 (分数:2.00) A.神经质 B.内向性 √ C.开放性 D.适应性 E.精神质 解析:
5.以下哪项不是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 (分数:2.00) A.升华 B.利他 C.合理化 √ D.幽默 E.压制
解析:解析: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精神分析理论将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 ①自恋性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有否认、投射、歪曲。 ②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主要有投射、防御认同、攻击、见诸行动等。 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主要有: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 ④成熟防御机制: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主要有利他、升华、幽默、压制等。利他指替代性而建设性地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升华指人们把那些可能是不道德或违反伦理的强烈的潜意识欲念,以社会较能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机制(化悲痛为力量)。幽默指当个体受到挫折时以某些合适的言行来化解困境,渡过难关,维持心理平衡。压制虽然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做出予以推迟的决定。合理化指个人自己能接受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行为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和不快,保持个人的自尊(酸葡萄反应、甜柠檬反应)。
6.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的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
A.特质之间是彼此独立的 √ B.比习惯更具一致性 C.具有动力性
D.包含有道德判断或社会评价的色彩 E.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两个方面 解析:
7.关于人际沟通的分类错误的是 (分数:2.00)
A.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B.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C.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D.单向沟通、双向沟通与多向沟通 √ E.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解析:
8.有关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精神症状以焦虑、激越、惊恐障碍或淡漠抑郁等情绪症状多见 B.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影响判断能力、记忆甚至导致智能与意识障碍 C.中度高碳酸血症会引起头痛、头晕、冷漠、健忘 D.重度高碳酸血症可导致木僵或昏迷
E.处理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焦虑时,应足量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
解析:解析:苯二氮卓类药物对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应慎用该类药物。 9.患者男,34岁。2年前头颅CT检查发现额叶胶质瘤,行手术切除,未留后遗症。两个月后患者出现情绪低落,时有情绪不稳,活动减少,消极悲观,应用抗抑郁剂治疗2天后患者出现嗜睡、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以下处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分数:2.00)
A.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 B.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检
C.向家属询问既往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及所吃食物来源,进行呕吐物的检测 D.行头颅CT检查
E.大量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
解析:解析:患者为脑肿瘤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出现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症状,给予抗抑郁剂治疗后出现嗜睡、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此时首先要排除由于不洁饮食引起的肠道疾病,通过向家属询问既往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及所吃食物来源进行呕吐物的检测可排除;其次要排除由于肿瘤转移或再生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此时要仔细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系统体征,进行脑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未明确前禁忌大量补液,以免加重颅内压增高症状。 10.有关肝性脑病,以下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70%肝性脑病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 B.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
C.前驱期以情绪障碍和行为异常为主,应积极使用抗精神病药 √ D.昏迷前期表现明显的嗜睡,并伴有定向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 E.昏睡期患者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清晰度明显下降
解析:解析:70%肝性脑病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临床上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从轻微的精神异常到深昏迷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前驱期精神障碍以情绪障碍和行为异常为主;昏迷前期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嗜睡,并伴有定向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随着病情的加
重可出现谵妄;昏睡期患者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清晰度明显下降。本病尚无特殊疗法,多采用综合措施。由于肝功能损害,对药物的代谢功能减弱,原则上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需要使用时也要十分慎重。 11.有关成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智力障碍,领悟力轻度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B.记忆力减退
C.意识障碍好发于冬季
D.意识障碍多见于病程较长者和老年患者
E.急性发病所出现的幻觉状态以幻听为主,幻视少见 √
解析:解析:成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领悟力轻度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贫乏;幻觉或妄想状态,多见于急性发病者、严重时可出现错觉和片段的幻觉,以幻视多见,幻听少见;意识障碍,好发于冬季,多为病程较长和老年患者。 12.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常有多器官受累
B.是一种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C.精神、神经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D.因本病所致的精神症状首选吩噻嗪类药物 √ E.颜面皮肤出现蝶形红斑
解析:解析: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以颜面皮肤出现蝶形红斑,同时累及多脏器结缔组织病变为特征。精神障碍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复杂多样,如头痛、失眠、记忆减退,幻觉、妄想状态,类躁狂状态,或器质性精神障碍表现。神经症状有痉挛发作,颅内压增高,偏瘫、失语等。治疗上应避免诱发和加重疾病的因素,吩噻嗪类药物因能诱发本病和癫痫发作,故不宜使用。
13.汞中毒应该首选的治疗是 (分数:2.00) A.依地酸二钠 B.肾上腺素 C.阿托品 D.二巯基丙醇 √ E.高压氧
解析:解析:二巯基丙醇其巯基可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形成无毒的巯一汞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以随尿排出,使组织中被汞离子抑制的酶系统得到复能,从而解除汞中毒。
14.患者男,36岁,中国香港人。最近生意不顺,1天前突然感到阴茎抽动,好像要缩人腹腔内,即大喊“救命”,双手紧握阴茎,同时面色苍白,肢体抖动,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有濒死感,发作约20分钟后缓解。此患者目前应该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分数:2.00) A.惊恐发作 B.缩阳症 √ C.急性应激障碍 D.慢性焦虑 E.癔症
解析:解析:患者,男性,36岁,香港人,自幼生活在缩阳症信仰流行的地区,最近因生意不顺利而急性起病,一系列表现均比较符合缩阳症的临床特点。 15.心身疾病的治疗不包括 (分数:2.00)
A.针对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 B.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C.行为治疗
D.中医治疗 E.冲击疗法 √
解析:解析:心身疾病的治疗包括针对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和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等),但一般不使用冲击疗法。冲击疗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也可用于某些强迫症。 16.易性症病程至少多久才能确诊 (分数:2.00)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 E.5年
解析:解析:CCMD一3及ICD—10中均规定,易性症病程至少2年才能确诊。 17.自杀意念是指 (分数:2.00)
A.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 B.有毁灭自我的行为,但并未导致死亡 C.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D.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
解析:解析:自杀是指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三种形式。自杀意念是指有寻死的愿望,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是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则为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