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读准字音

劈开(pī) 浊气(zhuó) 轰隆隆(lóng) 溺水(nì) ....

肝脏.(zàng) 饶恕.(shù) 混.乱(hùn) 倒塌.

(tā) 形近字

【返 饭 板】返回 吃饭 木板【竭 喝 渴】竭力 喝水 挖坑 火炕 抵抗【恨 银 狠】仇恨 银色 凶狠

近义词

混沌—浑浊 照耀—照射 辽阔—宽阔

茂盛—茂密 悲惨—凄惨 饶恕—宽恕

反义词

合拢—张开 巨大—微小 辽阔—狭窄 坚定—动摇

茂盛—稀疏 惩罚—奖励 敬佩—蔑视 承认—否认

渴【坑 炕 抗】口

词语解释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奔流不息: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词语搭配

(巨大)的变化 (隆隆)的雷声 (严厉)的惩罚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凶恶)的鹫鹰

(茂盛)的花草树木 (美丽)的宇宙

重点句段

1.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这段文字是围绕“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句话来写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得具体、生动。特别是对

宇宙万物的描写,使用了很多形容词,恰当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2)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他的手指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峰,他的眉毛变成了广阔的草原,他的牙齿变成了宝贵的玉石矿产,他的肌肉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这句话的意思: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故事神奇的想象,体会到精卫的勇敢无畏、坚持不懈。

3.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

“绝不会……更不会……”说明普罗米修斯只要认为是对的,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决不屈服。此处语言描写反映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坚持正义、为人类造福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小练笔

发挥想象,把下列句子改写为片段。

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女娲跑到山上,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可是,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小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赤、黄、白、黑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了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感知课文

1.《盘古开天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盘古拥有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彻底的牺牲精神,是神话中的华夏文化始祖。

2.《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勇敢无畏、坚持不懈的精卫形象。

3.《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人类因为没有火,生活非常悲惨,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盗”取了火种;经过是普罗米修斯遭受了宙斯残酷的惩罚,他不畏强权、不屈不挠;结果是普罗米修斯得到大力神的救护,终于获得自由。普罗米修斯是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典范。

4.《女娲补天》塑造了女娲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形象。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其中“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两句诗中蕴含着《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