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正文 删除线 行内代码 上标 下标 清除格式 默认字号 默认字体 默认行高 左对齐 右对齐 居中对齐 两端对齐 增加缩进 减少缩进 榴花一树五月明优美散文 我想,没有一种树会像石榴那样,平凡而又招人欢喜了,因了它的叶,更因了它的花、果。 进入五月,石榴把一春的力量都尽情地释放了出来。 那叶,绿得透,绿得亮;是一种堆积的绿,一种流淌的绿,满树繁枝,恣意盎然。那花,则是一种燃烧的红,一种热烈的红;红得娇,红得艳,红得媚。 若单就一朵榴花看,它六瓣炸裂,殷红的花瓣纷然探出,恰似一灵然而立的佳人。其姿,轻盈,其态,俏丽。月下清赏,朦胧中深含一份蕴藉;清辉下,独占一种风韵。 王荆公就极赏这“一花独秀”的境界。《诗话总龟》记载:“荆公作相,苑中有石榴一丛,枝叶甚茂,止发一花,题诗云‘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我想,这大概也与这位“拗相公”的性格有关吧!荆公行事,一向特立独行,诸事都想占尽鳌头,故也就激赏那“万枝红一点”的情景,若是常人,恐怕就会觉得未免有点单调了。
所以说,人赏花,花中自然也就有了人了。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欣赏石榴繁花满枝的景象。如明朝徐渭就曾写诗盛赞:“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家万户买不尽,胜将儿女染红群。”极尽夸张之能事,渲染那榴花满街的景象。试想,那一朵朵盛开的榴花,绽放枝头,昂然挺立,娇娇艳艳,喧喧闹闹,明亮而又热烈。远望去,满树清丽,明艳照人,真真是“五月榴花照眼明”啊。
此情此景,人站花前,虽无语相对,却也变得心海荡漾,贮满了热烈,贮满了激情,贮满了对季节的感恩。
北方人家,大多在自己的庭院中栽一两棵石榴树,而在我的家乡,人们是总会把石榴树栽在堂屋的南窗之下的。如果栽种两棵,一般是左右各栽一棵,右边一棵一定要比左边一棵大一些。我想,最初人们的栽种,大概就是图个“多子多孙”的吉利。而事实上的结果,是为自己的庭院增添了一种亮丽的风景,成为庭院一种美的装饰。
石榴,花开五月,正是一年里最明媚的'一个季节。庭院中的那一树或两树榴花,也就红艳艳地明媚了整个庭院。暖风和煦,明艳在空气中流淌,滋润着、清洗着人们的心灵。这个季节里,榴花的灿烂也招来了许多鸟儿,好鸟相鸣,欢欣雀跃,使得庭院注满了灵动和生机,于是,这个乡下小院,也就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的绝美的画面。
若是晚间,月朗星稀,月华倾泻。室内的人,透过古典的木格窗棂,静静地与室外的石榴树守望,看窗纸上月光斑驳,树影婆娑,自会有一种幽微而又疏阔的情绪产生。那种情绪,是一种精神上的宿命式的期盼———一个花开坐果、多子多孙的梦。
石榴花开,也正是北方麦熟的季节。北方的人家,在这个季节里
要“过夏麦”,实则如古代的“秋社”,祭祖、祭天地,告慰先人、天地神灵小麦丰收的情况。 在行祭的这一天,祭品摆好了,人们往往还会特别地从院中的石榴树上,采摘下新开的石榴花,插在祭品上,于是,祭品上就跳跃出一簇簇火焰。看着这“火焰”,有时我就想:是不是在这丰收的告慰中,人们也想在那鬼神的幽暗世界里点燃一盏灯呢? 是的,“点燃一盏灯”,就沟通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孔子曰:“祭如在。”是精神的道路上,开放的真诚的榴花。 编辑文档 《榴花一树五月明优美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文档 润稿 写作咨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