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暖人心
个人精准扶贫走访记录范文:精准扶贫在行动入户走访暖人心 篇一
“她家最困难了三个孩子丈夫三年前也患病去世了。” 未到帮扶对象付银霞家便听金山村书记向宏权感叹道。冒着细雨走马镇金山村扶贫工作队一行赶往帮扶对象家。雨天是找帮扶对象最合适的时候正值秋收农忙农家一般只在雨天有人在家。
“快拿两把伞来。”未及下车向书记喊着。随即一位四十几岁的妇女笑吟吟的拿了两把伞从公路上边的木房子下来了。看得出他们之间没有干群关系生疏与距离。“不用不用就这么点雨。”说话间工作组几人已小跑至付银霞的家中。坐定后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帮扶对象朴素、干净、爽朗还带有一丝坚毅。
因为之前已有工作组来过付银霞的家中这次是在走马镇党委政府领导要求下再次入户以确定更加精准的扶贫措施。所以没有多说很快变进入正题仔细核算完付银霞家收入明白卡
工作人员为难了四口之家的付银霞年人均纯收入仅1735.25元。离脱贫标准3100还有那么远用哪项措施才能使其脱贫呢工作组为难了。产业扶贫付银霞家中四口人丈夫三年前去世十七岁的
第 1 页 共 5 页
女儿读鹤峰职业高中二年级还有一对年仅三岁未来得及见到父亲双胞胎女儿家中缺少劳力这是一方面。
“我其实想养母猪养鸡但是我硬是脱不开身”。望着被窝中熟睡的双胞胎女儿付银霞遗憾的叹了口气。
是的一双女儿孩子还小离不开人。可否发展茶园、经济林但付银霞的经营权证上仅六亩多地其中丈夫的弟弟有一半另外仅有一亩茶园而且三年前付银霞已从金山村搬至古城村
古城村距金山村20几公里回去种地岂不是费时费力产业发展措施就这样否定了。结合付银霞的实际情况工作组进行了讨论并征求付银霞本人的意见最终敲定低保兜底、教育助学两项措施。
“低保兜底、教育助学可以让你脱贫但是考虑长期发展,你以后怎么办呢”工作人员小向担忧的问道。
“我又不懒我是想先借助这些优惠政策度过这两年等两个小女儿上学我就去镇上找事做一个月怎么也挣一两千那是活钱。再顺带包几亩地搞点生产养几头猪生活方面也不用愁”
“那你两个小女儿到上学也要花钱呀 ?”
“等到她们两个到花多钱的时候我大女儿也该毕业了她挣钱了可以补贴家用那就好得多。”似乎看懂了工作人员的忧心——这个家庭怕是要一直依靠低保政策生活了可是这样仅仅能脱贫如何奔小康呢付银霞立马信心满满的答到。
眼前这个女人的回答让工作人员震撼和佩服之前工作人员遇见过一些帮扶对象其收入已远远超过贫困标准但是还直嚷嚷自己
第 2 页 共 5 页
未脱贫这让工作队员哭笑不得只得一遍遍耐心的解说政策强调脱贫后普惠政策如果够条件也依然能享受。像付银霞这样主动想办法自助脱贫奔小康的工作组第一次遇见。
“其实我一直都没想过要拿低保只是现在真的困难没有办法我好手好脚身体也没大病。”付银霞一边哄着梦中惊醒的女儿一边认真的对工作人员说。
突然想起县委书记王_的要求:要处理好自助与帮扶的关系群众是主体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未及工作人员调动付银霞已然成了“我要脱贫”的典型例子。
一个中年丧夫的女人一个肩负哺育三个孩子责任的母亲丈夫去世留给她的仅仅是一栋
50
年代修筑的空荡荡的木房子三个孩子存款已用于丈夫治病可谓一贫如洗。即使这样她没有被生活压力打垮在重重困难下下她依然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如果每个贫困对象像她那样变被动为主动竞进小康社会指日可待。离开时原本忧心忡忡的工作组瞬间对精准扶贫工作信心满满。
篇二
今天我到三组入户走访感觉三组大部分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
第 3 页 共 5 页
来三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
强烈要求搬迁。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
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
第 4 页 共 5 页
18户。原
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医生说没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来。他母亲现在病情虽然没有恶化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父亲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母。为了挣点钱他到省农科院学习了蜈蚣养殖技术在家
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 备搞规模养殖。徐斌是我入户走访
来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岁也是全村一个搞特色养殖的我很有感触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思路建设新农村就需要年轻人。我对他说养蜈蚣风险很大关键是技术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
再往上走来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说我们是“三万”
;同时又买回了一批鸡苗准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