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人物选选看:
1.“墨守成规”的“墨”原指( )。 A.战国的墨子
B.墨汁
C.沉默,一言不发
2.“一饭千金”指的是( )。 A.吕不韦
B.韩信
C.陶渊明
3.“二桃杀三士”中最后自刎的是( )。 A.公孙接
B.田开疆
C.古冶子
4.“割股啖君”的人是( ) A.狐偃
B.介子推
C.秦孝公
5.“完璧归赵”的“璧”相传是( )发现的。 A.卞和
B.蔺相如
C.廉颇
6.“纸上谈兵”的将军是( ) A.赵括
B.赵奢
C.廉颇
7.“入木三分”指的是书法家(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赵孟頫
小精灵笔头 精灵魔法书
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一)——分析描写法
魔法解读
小精灵笔头 教主传功
1.外貌描写
快乐猜猜猜
猜猜他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
2.他有三头八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
4.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红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手执青龙偃月刀。( )
猜猜她们的性格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 ) 2.她,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
猜猜她们的心理活动
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
2.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
3.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
小精灵笔头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小精灵笔头 《草船借箭》中,“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小精灵笔头
提起鲁迅的小说《祝福》,我们最难忘记的大概还是里面的主人公祥林嫂。
她第一次来鲁镇做工的时候作者是这样写她的外貌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
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祥林嫂被卖改嫁后,不仅死了丈夫,而且失去了儿子,再一次来到鲁镇做工时,外貌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仍然头上扎着百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当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当作不干净的女人而遭到歧视后,她的精神防线开始崩溃了,这时她的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
四十上下的人了;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
小精灵笔头 2.语言描写
橡树
花园里生长着一棵橡树,它一年比一年粗壮高大,一年比一年挺拔威武。它那亭亭如盖的树冠遮天蔽日,浓密的树阴挡住了它周围所有树木的阳光。随着身材的长高和枝叶的繁茂,橡树的骄傲情绪也与日俱增。有一天,它居高临下,用轻蔑的目光望着周围的树木大喊:
“快把着棵可怜的榛子树给我收拾掉!”于是那棵榛子树被砍到在它的脚下。 “我不再愿意与这棵讨厌的无花果树为邻!看见它那副蠢样子我就恶心!”脾气越来越大的橡树又命令道。于是无花果树也遭到了厄运。
妄自尊大的橡树并没有就此罢休,它不可一世地摇晃着漂亮的枝叶,傲慢地说:
“把这些枯枝败叶的果树也统统从我身边清除掉!”于是这些树木也都成了木柴。
就这样,大吵大闹的橡树把它周围的树木一棵棵斩尽了,成了花园里独一无二的主人,它的美貌使得其他的树木只留下一个树墩。
可是有一天刮起了狂风。骄傲的橡树用强壮的粗根紧紧抓住土地,拼尽全身力气,迎着狂风挺立着。然而风遇不到一棵树阻拦,畅通无阻,径直朝橡树扑来,无情地撕扯着它的枝叶,吹弯了它的躯干。终于,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橡树经不住巨大的风力,随着一阵劈裂声倒在了地上。
画出文中橡树的语言,并体会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吧! 小精灵笔头 《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
“天下真有这般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孙女,愿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的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小精灵笔头 吴伯萧的《猎户》讲的是访问打豹英雄董昆,其间还穿插了对尚二叔的回忆,回忆完尚二叔,又穿插了百中老人,请看作者是怎样将情节过渡到百中老人的:
“咱们先绕道去看望‘百中’老人吧!”顺路陪我们的林牧场场长仿佛看透了我的心事,就这样自动建议。”
作者用场长一句建议就将情节转到“百中”老人身上了,然而不巧的是,百中老人又不在,情节似乎进入了死胡同,可作者又通过一次人物对话完成了情节的过渡与发展:“场长
说,‘走吧,老人跟董老大最熟,说不定到红石崖去了。’”
就这样一句话,将情节又引到了到红石崖访问董昆的原路上去了。
小精灵笔头 3.动作描写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小精灵笔头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看同样是吃西瓜,动词使用的不同,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效果。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
小精灵笔头 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
——《守财奴》
小精灵笔头 4.心理描写(寒假班精讲)
寒假精灵旅行团:五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旅行线路
第一站:航时机——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第二站:精灵读书会——学写读后感
第三站:考试现场——应试阅读题拿分的两大必杀技 第四站:探秘水世界——怎样让文章立意积极、深刻 第五站:比天空还大的世界(上)——分析人物心理 第六站:比天空还大的世界(中)——感受人物心理 第七站:比天空还大的世界(下)——学写人物心理 第八站:应试魔法屋——如何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二) 第九站:应试魔法屋——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二) 第十站:航时机——揭开文言文的神秘面纱
家庭作业
窗外,一个蹒跚的背影。 父亲?!
父亲
我的心一颤,虽然知道父亲今天该来送伙食费的,但想不到父亲这么一大早便来了。
“爸——”我欲言又止,在出口的那一刹那我发现了语言的苍白。 “车误了,本想赶在上课前来的。”父亲边掏钱边愧疚地笑了笑,是那种沧桑的笑。知天命的人呀,为了生活的奔波,为了儿女们的前途牵肠挂肚,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纵横的山川”。我忽然觉得鼻子酸酸的,心里有种沉甸甸的苦涩。
“你又瘦了,”怜爱从父亲的眼神和声音里泛溢出来,“天气变凉了,得注意身体啊,现在上什么课?”
“哦,数学。”
“数学!那,我走了,快上课去!”父亲说着便匆匆地转身下楼梯,那微跛的左脚支着那稍胖的身影,颤颤地一级一级艰难而下。望着那蹒跚的背影,我不知是什么模糊了我的眼睛。
坐在教室里,心久久不能平静,满脑子是父亲拖着微跛的脚一颤一颤的蹒跚的背影,和他脸上那记载了风霜的交错的山川。
这节课,黑板上的xyz在我眼前飘来荡去,却没有一个能钻入我脑子里。 下课了,同学告诉我楼下有人找。我走出去,楼下站着的赫然是父亲! 我飞奔而下,泪水滚烫着我的心。
“其实也没什么,”父亲故作轻松地一笑,“刚才看你脸色苍白,想再问问你是不是生病了。”
父亲,他就为了这一句话而拖着微跛的身子在瑟瑟秋风中站了一节课! 那一瞬间,我忽然发现,这沧桑的笑容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1.文中“纵横的山川”指的是 __ 2.父亲送钱给“我”的过程中所说的几句话都很简短,但都表达了对“我”的关心。请以
“得注意身体,啊,现在上什么课?”为例,说说父亲关心我什么?
3.父亲为什么要“匆匆转身”离去?哪些词语写出了他行动的艰难?
4.“父亲边掏钱边愧疚地笑了笑”,为什么说父亲“愧疚”呢?
参
1.父亲像“纵横的山川”一样的皱纹,表现了父亲为了孩子辛苦劳作的性格特征。
2.表明了父亲既关心我的身体,又关心我的学习。
3.因为父亲怕影响我上课。“颤颤地”、“蹒跚”写出了他行动的艰难。 4.父亲觉得自己耽误时间,来晚了,耽误了“我”上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