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年级:四年级 科目:语文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桑蚕、耕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积累中华经典古诗词,感受诗词中的意境。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2.难点:学生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词,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 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乡村四月》

(一)自学连接:

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 山原/ 白/ 满川,子规/ 声里/ 雨如烟。 乡村/ 四月/ 闲人/ 少,才了/ 桑蚕/ 又/ 插田。

(三)解读古诗。(参照课下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自学自查。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写了 、

、 、 。这句诗的诗意是: 。这是一幅江南水乡 季节的美景图。

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从“ ”“ ”这两个字看出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这句话的诗意是: 。

3.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 (六)背诵《乡村四月》。

二、《四时田园杂兴》

(一)自学连接:

简介诗人及背景。【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读书非常勤奋。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整体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 耕田/ 夜/ 绩麻,村庄/ 儿女/ 各/ 当家。 童孙/ 未解/ 供/ 耕织,也傍/ 桑阴/ 学/ 种瓜。

(三)解读古诗。 1.理解字词。

四时:四季。 杂兴:各种兴致。 耕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未解:不懂。 供:从事。 傍:靠近。 2.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

3.体会情感。 2.理解诗句。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诗句“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绘了 的情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字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 的赞扬。

(四)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渔歌子》写了哪些景物? (五)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三、《渔歌子》

(一)自学连接:

1.简介诗人及背景。【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十六岁时,授左今吾卫录事参军,后被贬官,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2.词牌。【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就是写渔父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

(二)初读《渔歌子》。

1.初读《渔歌子》,与前两首诗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自学生字。

注音:西塞.( ) 箬笠..( ) 蓑.( )衣 3.再读《渔歌子》,注意节奏。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 山前/ 白鹭/ 飞,桃花/ 流水/ 鳜鱼/ 肥。 青/ 箬笠,绿/ 蓑衣,斜风/ 细雨/ 不须/ 归。

(三)解读《渔歌子》。 1.理解字词。

斜风:微风。 归:回家、回去。 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2

4.从诗中体现了什么情感?(四)背诵《渔歌子》。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