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质课教学设计】_大象的耳朵_语文_小学(教学实录试讲稿)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耷、咦”等 9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 8

个生字,会写“耳朵、扇子”等 11 个词语。

2. 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认识“耷、咦”等 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 8 个生

字,会写“耳朵、扇子”等 11 个词语。

【教学难点】

1. 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2.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课前准备】

1. ppt

2. 动物图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流程】

一. 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谜语

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

物)

生猜:大象

2. 出示谜底图片

同学们真聪明,这个谜语的谜底是大象,你们见过大象没有?今天

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大象有关。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提问: 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知道文中提到了几个小动物吗?

生: 大象、小兔子、小山羊、小老鼠、小鹿、小老虎(师相机出示图片,

并贴到黑板上)

2. 提问: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小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同吗?

生: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他小动物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师相机

板书“耷拉”、“竖”)

3. 提问:大象的耳朵是怎么耷拉着的呢?(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读

4. 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二)听范读,提出听读要求。

1. 听故事,说说你记住了什么?

2. 用“——”线划出大象说的话,用“~”线划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

(三)检查字词

1.出示“我会认”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似 耷 咦 竖 竿 舞 痛 烦 扇

(1) 带拼音读。

(2) 去掉拼音读。

(3) 交流识字方法。

耷----茸 咦----姨 竖-----坚 痛----通 桶(相机板书)

(4) 识记多音字似 扇

(5) 书写“扇”。

(6) 出示词语,认读词语。三.走进文本,感悟理解

师:同学们的字词掌握的真好,相信课文也一定预习的很好,下面我们

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看这儿,一头大象慢吞吞的在路上散步,他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一)学习第一部分:大象路遇小动物们

1.

生读刚才划出的大象说的话。生读、齐读。

2.

生读其他小动物说的话。边读边指导问句的读法。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怎么耷拉

着呢?”(指导学生读出小兔子“奇怪”语气)

3.

分角色扮演这几种小动物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大象怀疑自己的耳朵有病

师:同学们,大象刚开始的时候是不相信小兔子说的话的,可是后

来听到其他小动物也这么说,它相信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课件: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

耳朵真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1. 生读。

2. 引导学生体会“不安”、“自言自语”体现出了大象的怀疑。

3. 大象是怎么做的呢?(相机板书“撑”)

(三)学习第三部分:大象明白了道理

师:大象的这个方法可行吗?它的耳朵竖起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不可行。大象又头痛有心烦。(相机找学生到讲台表演大象的样

子)

师:大象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它把耳朵放了下来。(相机板书“放”)

师:大象把耳朵放了下来,还有刚才的那些烦恼吗?

师:大象一边放耳朵,还一边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

家,我是我。”

(四)生讨论并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意思。

(五)总结:

大象现在终于明白了,自己和别的小动物是不一样的,自己也有自

己的优势,不能盲目的听别人说的话。其实我们人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做最勇敢的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

(六)生谈收获三.拓展提升

自己搜集资料读《邯郸学步》。四.板书设计

19 大象的耳朵

大象(图片) 小兔子、小山羊、小鹿、小老虎、小老鼠(图片)

耷拉–撑-放 竖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