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隧道初支面排水堵漏方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堵 漏

一、开挖后仰拱基岩面渗水 (一)股状水涌出

1、隧底虚渣清理干净后,在股状水渗出点钻孔,钻孔直径根据涌水量大小确定,一般采用50mm,75mm,100mm三种。钻孔深度大于40cm,埋设与孔径相应的钢花管(钢管埋入部分底部30cm范围内为钢花管,5*5cm间距),外漏5-10cm,孔口周围用快硬型堵漏剂(例如GH—901快速堵漏剂)或者锚固剂进行封堵,然后在钢管上外套相应直径的软管接到仰拱外。 (二)大面积散水渗涌出

1、隧底虚渣清理干净后,在基岩面喷一层5-10cm厚的C25喷射混凝土,此时散水基本堵住,可能存在个别点涌水。

2、按照股状水涌出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初支拱墙渗涌水 (一)股状水涌出

1、与仰拱处理方式一致。 (二)大面积散水渗涌出

方法一:

1、在边墙或拱墙处根据水量大小布设一根或多根排水软管; 2、在距渗水面积外边缘1.5m范围内铺设土工布、防水板,按照热熔垫圈50*50cm布设,无法焊接时,可打穿,但要保证稳固,最外一排垫圈距防水板边缘30cm。

3、沿防水板边缘张贴丁基胶防水胶带,封闭防水板四周,使水不能外出防水板外。

4、防水板四周局部漏水处采用快硬型堵漏剂(例如GH—901快速堵漏剂)封堵。

方法二:

1、在渗涌水范围处,根据水量大小在中间部位打设一个或多个泄水孔,泄水孔深度不小于40cm,且要伸入围岩面;

2、在渗涌水范围外100cm处打设注浆孔,按照50cm间距环向布置,由外层向内层逐步采用双液注浆(水泥,水玻璃),层间距50cm,直到泄水孔附近且泄水孔流出注浆液体。

3、在泄水孔中埋设钢管,按照集中涌水方法进行引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