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寿光蔬菜发展为例分析——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蔬菜是寿光农业的顶梁柱,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源于此。因为很多同学本身家里就种植蔬菜,可以就周围做一个小调查:
一、蔬菜生产在寿光发展哪些因素起了作用?
(1) 科技:从寿光蔬菜的发展历史来看,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使蔬菜深冬生产成为现实,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通过使用大棚,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局部改善了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
(2) 市场:随着寿光蔬菜的迅速发展,周边地区的蔬菜需求已日趋饱和,因而,加强批发市场建设,促进蔬菜销往外省乃至国外势在必行。寿光蔬菜遍布全国各地,仅北京一天的蔬菜销售量的六分之一就是来自寿光,还有广东、深圳等地。
(3) 交通:寿光蔬菜市场遍及全国各地,蔬菜又不容易长时间保存,这就要求便捷的交通运输。2006年寿光累计完成投资4亿多元,新修、改造公路233.8公里,乡镇通达率达到100%。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寿光蔬菜如今坐车从公路上只需行驶5小时就可直达京城。
(4) 政策:对于寿光蔬菜的发展,政府给与大力的政策支持。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至今已经举办了第九届。菜博会以会为媒,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促进了工业、旅游、交通、商贸等众多产业,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政府还与国外著名种子公司合作,建立示范基地,打品牌战,推了\"乐义\"牌蔬菜。
二、以后寿光蔬菜应该怎么发展?
(1) 加强知识产权,走自主研发道路。
长期以来,被称作产业\"芯片\"的制种业一直是我国蔬菜生产的一大软肋,在寿光,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有2/3来自国外种子公司,每年菜农为购买进口种子花费就达3亿元。
目前,蔬菜研究院已经完成投资1200万元,建成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室,建立了130亩的国内蔬菜良种试验示范和繁育基地。
(2) 巩固蔬菜种植,加强蔬菜深加工。
寿光蔬菜种植面积广阔,形成了一乡一品的布局。市场瞬息万变,为降低市场变化对农民造成的损失,避免各地蔬菜种植的恶性竞争,提高农民蔬菜种植积极性,应该加强各类蔬菜深加工的开发,形成生产——收购——深加工——销售产业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