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游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游鱼》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想象古诗所描绘画面,理解古诗意思。
2、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诗带多诗,从运用一定描写手法突出人物特点角度拓展古诗,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画面,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观察过鱼儿游吗?早在唐代白居易写过一首关于观游鱼的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导入本课,学生理解本诗的背景。
二、初读感知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1、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2、朗诵诗词
观游鱼
唐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3、词语解释
闲步:散步。
施食:喂食丢食。
【设计意图】先了解作者的生平进而阅读本诗,理解文中的“闲步”“施食”的意思。
三、诗句翻译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绕池闲步看鱼游,
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
正值儿童弄钓舟。
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
一种爱鱼心各异,
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
我来施食尔垂钩。
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
【设计意图】逐句翻译诗文,理解本诗的大致意思。
四、问题思考
作者和小孩子同样爱鱼,他们的行动有什么不同?
作者想的是喂鱼,而小孩子想的却是钓鱼。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比较我和小孩子爱鱼的不同之处。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五、诗句赏析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
【设计意图】赏析诗词,点名文章的主旨。
六、课外拓展
关于白居易写诗的小故事
相传,白居易的邻居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老妇易十分尊重她。
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白居
白居易每天在家里不断的写诗,写好了修改过后都会念给老妇人听。老妇人有听不懂的地方或是嫌他的语言繁琐时就会说出来,白居易就拿回家继续修改,再念给她听,直到老妇人没有意见为止,所以,白居易的诗大多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七、课后作业
1、反复朗诵本诗,试着背诵下来。
2、课外找出白居易的诗阅读朗诵。
—————————— 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 ——————————
八、板书设计
观游鱼
唐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教学反思: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