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洪、防(排水)、防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防洪、防(排水)、防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当公司突遭大雨、雷雨或(特大)暴风雨时,为有效防御灾害,使应急救援工作快速、高效、协调、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编制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令第708号)

2.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1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2.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88号)

2.1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总局令第77号)

2.16《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80号)

2.17《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发[2007]255号)

2.1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19《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2.2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2.21《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AQ/T4256-2015)

2.2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2.23《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地面部分)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夏季雷雨天气突发灾害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灾害包括:冲毁道路、桥涵、洪水漫堤、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冲毁输水、瓦斯(煤气)管路,房屋倒塌,高层建筑物遭雷击,建筑物内进水、被淹,沉陷坑及基坑积水导致建筑被淹,直接影响我在建工程。

4风险分析

4.1危险因素

突降特大雷雨、暴雨导致山洪爆发,水库、河流漫堤决口、工业场地被淹。在建筑工程被淹、倒塌。民工临时宿舍被淹。高大建筑物遭受雷击。狂风吹断供电、通讯线路,吹毁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地面设施等。

4.2脆弱性及风险分析

1各项目部基地排水不畅可导致被淹。

2狂风吹断供电线路、雷击变压器、通讯线路被毁。

3高层建筑的提升架、塔吊等避雷装置设置,导致雷击。

4建筑施工的基坑、未完的建筑房屋被淹。

5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5.1公司应急救援体系

公司防汛应急组织体系由领导指挥系统、抢险救援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见附件。

5.2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及成员构成

公司设立公司防汛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

总指挥:经理、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安监处长

成员:副经理、总工程师、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司财务总监、副总工程师、行政办公室主任、法律事务部主任、政工部主任、工程经济管理部主任、安全技术管理部主任、武装保卫部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财务部主任、土建工程分公司经理、安装工程分公司经理、机关事务管理组负责人。

各基层单位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领导机构,指挥由各单位经理担任,副指挥由副经理担任,成员由相关管理人员组成,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兼任。

应急救援队伍建立

公司成立的应急救援队伍,由事故单位员工为骨干组建,必要的情况下,在全公司抽调人员组建,定期组织贯彻培训学习。

5.3防汛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5.3.1防汛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职责

1负责特防汛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救援命令;

2根据救援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救援工作;并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集团公司汇报,必要时请求援助;

3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等工作;

4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

5.3.2防汛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负责贯彻和传达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发生事故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督促落实各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汇集、上报事故灾情和减灾进展情况;起草指挥部文件,并负责文书资料的准备、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5.3.3防汛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启动本公司防汛应急救援预案,拟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贯彻落实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的指示,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5.3.4行政办公室职责

负责公司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交通和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公司调度室为行政办公室所辖部门,负责事故的接警,负责向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上报事故信息。

5.3.5工程经济管理部、安全技术管理部职责

1在分管领导指挥下,参与业务范围内的事故抢险方案的制订和落实;

2参加事故单位灾害救援方案的研究;

3研究分析事故信息、灾害情况的演变和救援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4制定人员救治程序技术支持方案并报请指挥部批准。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提出防范事故措施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5监督事故抢险救援过程,参与抢险救援方案制定,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现场勘察、取证、调查、处理;

5.3.6武装保卫部职责

在分管领导指挥下,负责事故单位的治安工作,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设备的畅通无阻。

5.3.7人力资源部、公司工会职责

在分管领导指挥下,协助发生事件的单位负责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5.3.8财务部职责

在分管领导指挥下,负责落实事故抢险所需资金保障。

5.3.9土建工程分公司、安装工程分公司职责

在分管领导指挥下,负责落实防汛、抢险救援所需物资装备保障。做好救援物资(铁锹、尖镐、筐、编织袋、管材、石材、水泵、手电筒等救援工具)的准备和供应工作,负责紧急调运食物、饮用水和其它生活物资,搭建临时住所,保证职工生活必须品的供应和受灾人员的安置。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3.10应急救援队职责

在事故单位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5.3.11政治工作部职责

协助分管领导,负责向公众和媒体发布事故及救援信息。

5.3.12各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各自施工现场排水系统畅通,负责避免洪水淹没基坑和建筑物,负责对塔吊、提

升架等高大建筑物、变配电装置安设避雷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负责各自施工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及对临时工宿舍的抢险救灾工作。确保施工队伍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5.3.13各基地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办公基地的排水泄洪、疏通排水沟避免洪水淹没基地院内材料、设备、设施等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准备服从指挥部的调令参加公司级和集团公司级抢险救灾工作。

图7建设公司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框图

6处置程序

6.1接警与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发生汛情后,立即报告本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情况紧急时,可直接向公司调度汇报,公司调度接汛后,立即通知本单位防汛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公司防汛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公司防汛应急救援电话为公司调度室电话。

6.2暴雨预警信息

(为三级:黄色、橙色、红色)

1暴雨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2暴雨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3暴雨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6.3上报机制

汛情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施工现场或基地),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施工现场或基地)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汇报灾害险情发生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受灾程度等情况。公司防汛应急指挥部向本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必要时,请求增援救助。

6.4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天气预警信息,结合公司防汛险情灾害发生的地点不同,将公司防汛应急响应分二级,即二级响应、一级响应。

6.4.1二级响应

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息后,各单位、各部门应立即启动本单位(部门)的应急预案,备好防汛、抗洪物资,人员到位,通过项目本身实施应急响应。

6.4.2一级响应

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后,公司防汛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人员24小时在岗待援,一旦发生险情,随时准备救援,同时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当地防汛抗旱办公室汇报,必要时,请求支援。

7处置措施

7.1处置原则

1灾害报告原则:一旦暴风雨灾害发生后,灾害单位及时向单位调度室(值班室)汇报,逐级向公司防汛应急救援指挥领导指挥部报告。调兵山区域由公司防汛应急救援指挥领导指挥部向调兵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外埠施工的由公司防汛应急救援指挥领导指挥部向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2统一指挥原则:根据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在领导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3救人优先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作为灾害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灾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及时抢险原则:灾害发生后,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相关部门、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灾害发生地,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组织到位。

5政企联合处置原则:暴风雨灾害防范重点部位管理单位要与当地政府联合进行暴风雨灾害应急处置,发挥政府及社会力量进行联合防范、抢险救援。

6妥善处理善后原则:在对灾害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7.2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内容

各现场应急指挥部要实行严格的汛前检查、汛期监控、汛后复查的检查监控制度。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对现场的临建设施、基坑设施、起重运输机械、脚手架、施工用电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

1临建设施

临建设施包括:职工驻地、办公用房、加工场地、库房等。

监控内容:全面检查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如有裂缝、倾斜、变形现象,及时采取加固、翻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拆除重建;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巡查;随时观

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损害情况,及其基坑、脚手架、起重设备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2基坑设施

基坑设施包括: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桩基施工、土石方开挖等。

监控内容:随时观察基坑边坡有无出现裂缝、滚石、坍塌等现象,基坑支护有无变型,沿线路基边坡毗临建筑物、结构物的变化情况;对毗邻街道、建筑物、山体、临建设施的基坑设施要重点检查监护;如若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撤离人员停止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值班,严禁无关人员接近危险区域,并立即上报;汛期过后对基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3起重运输机械

起重运输机械包括:起重吊车、架桥机、物料提升机等。

监控内容: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应立即停止作业;重点监控起重运输机械基础的稳定情况、排水情况、基坑对起重运输机械的影响情况。

4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工程主要有:落地脚手架、支模架等。

监控内容:六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脚手架施工作业;重点监控脚手架基础沉降情况、排水情况,确保基础稳固,架体拉结有效;对临近街道、房屋、高压线处重点监控,危险时

应对脚手架危及范围内设置警示隔离带,并设专人监护。汛期过后,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5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用电、生活用电等。

监控内容: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暴雨天气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准备好应急照明器材。汛情过后,对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电施工。

7.3具体预防措施

1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注意天气预报,作好防汛准备。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吊装等作业。暑期作业应当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

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应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沟;若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的边缘(现场的上侧)挖好截水沟,防止洪水冲入现场;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

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路基土石方挖填作业区,杜绝出现明显的凹凸现象,并始终保持一定的泄水坡度,不允许有积水,雨后如出现积水的区段,尤其是正在作业的施工面应及时排放。切忌挖填区土石方被雨水浸泡,在施工区及施工区域边沿结合周边的施工环境和地貌设置施工排水沟与截水沟和集水坑,并与拟建的排水沟、周边的沟、渠、河道有机的结合应用。做好整个施工场区内的排(防)水系统建立在降水、排(抽)水工作。

3临时设施及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应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严防水冲入设施内。选址要合理,避开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灾害地段。大风和大雨后,应当检查临时设施地基和主体结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雨期前应清除沟边多余的弃土,减轻坡顶压力;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深基坑应当派专人进行认真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雨期施工中遇到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山洪暴发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等情况时应当停止土石方机械作业施工;雷雨天气不得露天进行电力爆破土石方,如中途遇到雷电时,应当迅速将雷管的脚线、电线主线两端连成短路。

4大风大雨后作业,应当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塔身的垂直度、缆风绳和附着结构,以及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轨道式塔机,还应对轨道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轨距偏差、轨顶倾斜度、轨道基础沉降、钢轨不直度和轨道通过性能等。

5按照安全值班表每天有两位管理人员值班,发现灾情及时向有关防汛部门汇报,同时项目经理及施工员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发现汛情时,值班人员及时与其取得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指挥防汛。

7.4现场避险

灾情发生后对现场人员造成威胁时要进行现场紧急避险,远离危险房屋、建筑物,坍塌地段、泥石流易发地段、山体滑坡地段、洪水流经区域等。现场避险选择能够保证通讯联系的地点。

7.5自救互救

灾害发生时,在现场及附近地点的人员应首先做好自救互救。按照救人优先的原则,及时抢救并疏散遇险人员,及时汇报灾情,并时刻保持通讯联系。对受伤人员、溺水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并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8恢复正常原则

当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后,公司防汛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可视汛情,宣布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对抢险救援期间征用、调用的防汛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者作其它处理。各单位及时补齐、补足使用或损坏的防汛物资及设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