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低年级段节奏感的培养方法与练习
小学生因其在音乐素养上接受能力的局限,所以如果小学阶段伊始便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融入其中,一方面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很难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乐理知识。根据小学生阶段尤其是1-2年级段学生活泼好动等性格特点,可以选择用敲击乐器来开展节奏感的培养。以节奏感为抓手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下面我们重点说说有关节奏感方法探究。
传统节奏课程的开展无非是在学到那首歌曲时出现有特点的节奏型或难点节奏型,老师讲授,学生跟着唱一唱,拍一拍,敲一敲......或者讲解节奏时出示节奏型,讲解一番然后练习。音乐来源于生活,可以高大上更可以很接地气。例如:xx x 我们假想,妈妈做了一顿好吃的饭,然后叫你:“吃饭了!”同学们感受一下。还有切分音x.x 汽车按喇叭,滴滴。
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后老师便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奏型强弱训练。轻轻的,像蝴蝶一样轻盈,用动作整体感知。声音大大的像大象,老虎一样,再用动作带入。爱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用生活中常见的,孩子易于接受的展开教学,会比照本宣科强上百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