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公司产品简介
三、线上测试程序说明
四、硬件架构的演进. . . PCQ & A.
一、PC硬件架构的演进
1.CPU
它准确的执行程序,也就是一连串的指令,却不管程序的作用是什么;每一个指令都有明确的定义,清楚地指示CPU该执行的动作。
CPU包含下面几个单元: *执行控单元. *算术逻辑单元. *浮点运算器. *指令译码器.
*高速缓存.(L1 Cache) *总线接口单元.
2.Memory内存
内存能储存我们写给它们的信息,并且让我们在稍后读取回来。而CPU所执行的程序、指令的来源,,完全由内存来当做一个媒介,即使从I/O(含软、硬盘、串行端口、CD-ROM、扫描仪、MO…等)读写资料,也是必须透过内存,因此,内存的大小、快慢也会影响到系统的效率。 内存的种类:
*FPM(Fast Page Mode):利用内存排列的实际结构,来达成到加
速目的的方法。由于同列内存的列地址必然相同,当CPU读取同一列(称为一个Page)中的连续资料时,可免除重复设定相同列地址的动作,因此FPM内存能够更迅速的取得资料,帮CPU省下不少时间。
*EDO(Extended Data Output):它进一步改良了FPM的技术,当
内存将资料传给CPU的同时,让CPU把下一笔资料(同一个Page)的行地址也传给内存,因此相较于FPM,更能缩短资料读取的时间。
*SDRAM(Synchronous DRAM),由于这种技术能将内存的运作
和CPU的时脉,作更紧密的结合,因此它能降低用来协调CPU与内存运作所需的时间,更有效提升整体的性能。
EDO内存的内存读取速度,比FPM还要快百分之三十以上,由于它的速度够快,因此有些阳春计算机和笔记型计算机在没有使用L2 Cache的情况下,依然能表现出不算太差的效能。
3.总线(内部)
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由IBM PC发展出此总线。
实际上每种总线都要有一份明确的规格,而且所定的规格常要涵盖一切所需的组件,以确保依这种规格所制造的产品,都能适用于同样规格制造的计算机。缺点是速度慢、稳定性差、传输品质不好、控制讯号掌握不精确…..等。
EISA(Extended ISA):EISA改进了ISA若干的缺点,总线控制、
自动设定、改良式的中断处理、以及更高的传输率。但除了价位偏高外,在磁盘控制方面还是一大挑战。
VESA:90年代初期,视讯电子标准协会(VESA)注意到有一种
设计,可以借着直接连结CPU总线接脚的方式,来提高显示性能,这种设计就称作局部总线(Local Bus)。VL Bus当初是为486 CPU所设计,但在开发时也对386作了一些妥协。它的工作频率和当时的CPU相同,也就是说,CPU的频率跑多快,Local Bus的频率就有多快。VL Bus能够直接连结CPU的地址和资料讯号;而每秒超过100MB的传输率,明显的优于EISA及ISA。由于它是为既有ISA的架构而设计,所以软件无需要更动就能使用。也因为它以既有的ISA架构为基础,只不过在部份扩充槽后端多出一截插槽。但如果CPU的速度提升,也就是换了更快的CPU时,VL Bus可能就会跟不上CPU的速度,就会发生数据传输和增加CPU负担的问题。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组件互接):虽然它像
VL Bus一样,也是依CPU的特性所设计的一种局部总线,但却保有充份的性,能够支持486、Pentium、和其它更新的CPU(Pentium PRO、Pentium II)。它和CPU的时脉是彼此的,且PCI、CPU、L2 Cache和Memory间的连系,透过了一颗PCI Bridge(Chipset)的连结,因此PCI卡的设计不会因CPU的型式与速度不同而受影响,资料的传输最高可达133MB。
PCI有以下的特点:
*效能好。
*支持多个总线主控器(EX:PIIX)。 *能自动设定系统架构。 *能不受CPU更新影响。 *能继续支持ISA。 *价格便宜。
4.I/O总线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是一个较经济的界面,但是却在扩充性上有所不足,在大量资料存取速度上表现得也较为逊色。
AT Attachment(ATA)
是IDE的另一个名称,这个名称也反应了IDE的技术,IDE将部份的控制组件移至硬盘上,剩下的组件便称为’AT Attachment’,ATA定义了一个接口只能接两部硬盘,每部最大为504MB(528MB)。
ATA-2:包含了ATA Packing Interface(ATAPI)、Enhanced IDE。 更大的容量:超过528MB,可到2.1GB,或超过2.1GB。 数据传输更快: 两组Connector: 可接其它设备:
ATA-2特性之发挥:
更高的容量:硬盘、BIOS与操作系统必须相互配合。 更快的传输速率:硬盘、BIOS要相互配合。
FAST ATA-2(Ultra DMA2、DMA-33):
高效率的数据传输
Programmed I/O(PIO)
IDE适配卡HD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与CPU对MEMORY间的传输方式是相类似的,他们都是先告知需要那些资料,一段时间之后,便去取得那些已经准备好的资料。但是,会增加CPU的负担。
DMA Mode(Bus Master IDE)
利用内存直接存取的原理,来减少CPU的负担。
模 组 PIO Mode0 PIO Mode1 PIO Mode2 PIO Mode3 PIO Mode4 DMA Mode1 规 格 ATA ATA ATA ATA-2 ATA-2 ATA-2 传输速度(MBps) 3.3 5.2 8.3 11.1 16.6 13.3 DMA Mode2 Ultra DMA2
ATA-2 FAST ATA-2 16.6 LBA(Large Block Addressing)将Sector由0、1、2、3………。一
直编到最大值,每一Sector都被指定一个编号,而没。 BIOS模块 Standard Translating Translating Cylinders(MAX) Heads(MAX) Sectors(MAX) 1024 16 63 1024 63 1024 256 63 Size(MAX) 528MB 2.1GB 8.4GB LBA=[(Cylinder*Heads(Max)+Head)*Sector]+Sector
ATAPI(ATA Packet Interface)
IDE接口上同时使用磁带机及CD-ROM,会导致的第一问题---IDE会保留一个旧的接口,Cylinder、Head、Sector、读写地址以及其它的磁盘指令。第二个问题----同一组输出埠中,同时只允许一部设备动作,而这一组的两部设备,须以速度较慢的设备为存取标准。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SCSI的设备较为昴贵,不过却提供了较快的存取速度与较高的容量,SCSI发展于1980年代的Shugart Associates System Interface(SASI)系统,当时这个系统包含了一个30MB的HD及一部磁带机。
可支持的外围:HD、CD-ROM、MO、磁带机、Scanner、CD-R…..。
在SCSI的主要适配卡中,有一的处理器用以接收与执行来自System的指令,它也能追踪不同的指令,因此在同一时间,SCSI能够处理数个I/O的动作。
SCSI的电气接口
SCSI控制卡与外围设备间连接线传输的品质,是非常稳定而有效率的。SCSI在信号传线中设计了可以防止电磁干扰的地线,同时在信号的末端也有一个信号终端器(Terminator),可以有效防止信号反射而发生错误。SCSI的信号可以传递六公尺,而IDE只有18英吋。
SCSI-1:最早的版本。传输速度不得超过5MHz,单位1Byte。 SCSI-2:在1994年将SCSI-1改版成SCSI-2。 TYPE FAST SCSI FAST-20 SCSI (Ultra SCSI) FAST Wide SCSI FAST-20 Wide SCSI (Ultra Wide SCSI)
传输速度 (MHz) 10 20 10 20 1 1 2 2 资料单位 接口接脚 (Pin) 50 50 68 68 设备数 (含卡) 8 8 16 16 传输速度 (MBps) 10 20 20 40 SCSI-3:发展中。
IDE与SCSI的比较 设备数 HD Max Size 传输速度(MBps) 信号传输距离 Price 兼容性 Performance
IDE ATA ATA-2 2 528MB 2-3 4 8.4GB 16.6 SCSI Normal Wide 8(含卡) 没 10~20 16(含卡) 没 20~40 0.46M 便宜 较差 较差 6M 较贵 高 高 5.外部总线
PC Card (PCMCIA)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是一种系统的Local BUS,可让笔记型计算机和更小型的计算机,插入外部的装置,以做为扩充功能使用。
相关产品:
*可擦写和只读存储器 *硬盘 *Modem *LAN Card *SCSI Card *Sound Card
规格
PC Card是插在68Pin的主机插槽。 Type1—(ex:内存)3.3mm厚。
Type2—通常为I/O装置(ex:Modem),5mm厚。 Type3—通常资料储存或无线电装置,10.5mm厚。 Type4—开发中,将会给大量硬盘使用,18mm厚。
6.显示器&显示卡
显示器是透过一条15Pin的讯号线,连接到显示卡背后的VGA接头;显示卡主要工作是把屏幕要显示的画面资料告诉CRT(VGA的映像管),这些资炓包括每一像素点(Pixel)的颜色比例及水平、垂直位置,这样CRT才能将电子光束打在正确的地方,并能产生正确的画面。这些动作须靠着点时脉(dot clock)来协调,而同步进行。
点时脉----每产生一个dot clock,显示卡就会送出一笔像素点资料,并经由CRT光束将像素点打亮。EX:画面分辨率为1280*1024、且画面更新频率为75Hz时,显示卡的时脉产生器必须送出1280个dot clock,光束才能由左至右扫描完一列(1280Pixels),而且这个必须要重复1024次,才能扫描完一个画面,又因为每秒钟必须呈现75个画面(75Hz),所以此dot clock约为98MHz。
显示卡所送出的资料为数字资料,而显示器所能接收的却是模拟讯号,因此,当显示卡要将资料丢到屏幕时,则必须将数字资料转换成模拟讯号。目前,一般显示卡上均有3个D/A转换器,分别为R、G、B三种色点使用。另外,R、G、B三点的组合可分别达到65536种颜色(High Color高彩),及16.7M种颜色笔(True Color全彩)。而每一色点多大容量为8bits。
*MDA:最早PC所使用的显示卡是单色的MDA(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显示卡,使用80*25的字符解柝度,提供正常、加底线、闪烁、反白等字符变化,并有白、黄、
绿三种屏幕颜色。
*CGA(Color Graphics Adapter):CGA显示卡增加了MDA所没有
有的绘图和彩色显示功能,当使用者改用CGA显示卡时,显示器也要跟着换,因为字符解柝度会从原本的9*14(MDA)降到8*8的(CGA)。
*HGC(Hercules Graphics Adapter):HGC显示卡有单色绘图的功
能,不仅保持了MDA的文字品质,且提供720*350的图形解柝度。
*EGA(Enhanced Graphics Adapter):EGA能提供更高的解柝度及
更多颜色,解柝度可达0*480,而颜色为16~色。
*VGA(Video Graphics Adapter):以往MDA、HGC、CGA、EGA
的显示器全都是以接收数字讯号”010101..”来产生画面,且彼此间并不兼容,这样的显示器藉由010101的讯号来定CRT像素的亮度。和VGA最大的差异,则是改成了模拟讯号,以便能够快速传递每个点的亮度及色彩资料。且VGA在解柝方面,标准值为0*480,颜色为16色,而Super VGA则可到1024*768*256色或全彩,有些甚至解柝度可到达1600*12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