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与出路

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与出路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老区论坛・专家新论 虽然粮食问题 由直补引起的 直补却有利于 前的农村发展并不 依靠国家资金支持 主要的是要在国家 改善当前的治理模 民的增收方式。 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因与出路 ■刘涛 在国家工业化体系建立后,开始 安全问题。虽然粮食问题并不是由直 粮食生产不应归干部管了,他们也不 大力支持农业生产,不仅取消了农业 补引起的,粮食直补却有利 想出力了,这使得农业机械化推广更 税,而且通过实施粮食直补来增强农 于说明当前的农村发展并不能仅仅依 为困难。 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 靠国家资金支持,更为主要的是要在 根据笔者在山东新村的调查,根 加农民收入。它标志着国家已经实现 国家帮助下改善当前的治理模式和农民 本没有什么机械化生产设备,所有的 了由直接靠从农业中提取有限剩余来 的增收方式。 农业生产都用人力,生产效率极为低 支援工业的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下。部分原因是由于种地的收益本来 的转变,意味着农村发展、农民生活 治理模式转型后的乡村农业 较低,个体农民不愿意再投入那么多 改善的历史性时刻的来临。 根据笔者对山东、河南等农业 去供养一亩三分地,而又不把发 然而,几年后的今天,从当前 大省的调研,发现取消农业税对乡村 展的重点放在农业上,满心想如何去 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政治影响较大,基层的运作在取 搞开发来发展现代经济,直接影响了 来看,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的效 消农业税后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 果在慢慢消失,农民的热情被现代化 连基本的办公开支都不够,财力受到 的车轮碾压而过,生活压力迫使他们 中国农村在进入市场体系后正在 ,财源枯竭,很难做事。基层政 放弃土地,开始奔向浮华的城市。于 面临严重考验,我们如何去应对?这 府只是在想法设法如何维持的运 是有了“农田丢荒严重,须予重 不仅是粮食生产的问题,更涉及整个 作,而难以把心思用在乡村公共品供 视”的呼吁,粮食危机问题也严重起 农村与中国命运的问题。 给上,公共品问题解决不了,村庄的 来,并逐渐蔓延开来。这里为何粮食 基础性设施建立不起来,农民生产成 直补没有起到效果?并且出现了抛荒 本就会增加。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土地的产出就不 现象,甚至引发了关于粮食安全问题 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变使得农民 会提高。 的讨论。 有苦难言,反正不收税国家还实行粮 农业生产所以受到抑制和乡村 按道理来说,粮食直补后农民应 食补贴,乡村干部也懒得再为农民服 治理模式的转型密切相关,基层 该有更高的种粮积极性和热情,粮食 务,他们好像感觉自己没有做事的义 在资源短缺,治理能力弱化后,开始 丰收和农民增收是必然结果。其实, 务了。农民因为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不 “悬浮”起来,“悬浮”于国家和农 粮食实际是在逐渐增产,只是增收的 愿再种地,因为根据他们的计算,一 民之间考虑部门如何生存的问题,这 幅度远远低于支出,农民的收入水平 亩小麦除去灌溉、肥料、人力等各种 一转向制约了基层的治理目标,使得 难以应对更大的市场生存规则,致使 投资,最后的纯收成也就剩下一袋麦 基层在农村发展上无力无心。没 他们放弃了土地,开始进城打工或者 子。不收税了,对当前的乡村社会而 有了基层这道屏障,外部的不可控因 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引发了粮食生产 言,种地被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情。 素开始侵入到农村,导致农村的快速 15 DORBC 2008/11 老区论坛・专家新论 变迁,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在 对生命的价值认同上都在转变,农村 社会正处于—个转折点上。 市场体系中的粮食生产 随着农民生存压力的增加,他们 被迫去城市寻找增收的方式;国家以 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策略也给他们 充分的机会,诱使更多的农民去追求 财富,他们也希望和城里人一样过上 体面的生活。这样把农村纳入了一个 更大的生活体系——市场中。而在这 个体系中农民只能在脏乱不堪的工地 上从事着沉重的体力劳动,为了赚得 更多的钱,为了回乡能够有面子,为 了能够供儿子上学、娶媳妇…一农村 也只剩下了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弱 者,此时谈粮食增产问题,感觉有些 无力。粮食生产最为关键的是留住农村 精英,f也们才是农村建设的主力,没有 了基本的农业生产者,粮食问题必然 难以解决。 一旦农村精英们踏上了现代化 的这条不归路,就再也难以回头,他 们想象的就是如何赚的更多的货币过 上越来越“好”的生活。村民越来越 原子化,紧密的村庄共同体在瓦解, 没有了基本的农业生产者,粮食 问题必然难以角宅 。 个体化的农民在应对市场上更显得无 力,土地被开发商侵占,生产资料 价格居高不下。在市场利益至上的生 存逻辑中,农民根本没有和这些阶层 谈判的资本,只能无声的承受着被人 盘剥的命运。市场的冷漠也逐渐改变 了农民的生存理念,传统的规则在瓦 解,年轻一代的尊老爱幼和邻里互助 的传统在消亡,更为根本的是改变了 对生、老、病、死这些涉及本体性价 值的认识,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在世的 享受和浮华的现代生活。这让我们感 觉农村正在风雨中飘摇,这也是目前 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乡村 社会被纳入到市场这个大体系中,无 巾闲老区建设16 家支 的, 合作 论是消费方式还是价值观念都在追随 组织起来共同支付机械化的成本,这 着城市,这对于“温饱有余”的农民 样农民的合作就成为解决当前粮食问 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农村在进入 题的关键。当前种地的农民承包了更 市场体系后正在面临严重考验,我们 多的土地来提高种地的收入,这样在 如何去应对?这不仅是粮食生产的问 栽种和收割庄稼的时候就迫使他们采 题,更是涉及整个农村与中国命运的 用机械化设备。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使 问题。 他们的投资增大,为了应对天灾、市 场等不定因素,就有合作的愿望。无 国家支持下的合作发展 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农民合作虽 目前无论是国家的粮食补贴, 然存在很大困境,关键是没有让他们 还是新农村建设,都是希望通过统筹 看到合作的收益,如果国家通过 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 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和销售信息,保 本途径,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 证农民从容生产、稳定收益,加上农 农”问题。这表明在基层治理的能力 民的集思广益,农民就会通过自己的 弱化后,国家开始阶段性的介入到 努力创造农业生产的奇迹。 农村的发展中,并且通过提供转移支 总之,在笔者看来,虽然目前 付来增强基层的资源,强化其治理能 国家的土地承包制、粮食补贴等 力。国家对农村的介入不仅增强了自 增强了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增强了国 身的合法性,而且通过稳定粮价等政 家的合法性。但是无论是粮食种植还 策解决了农民的种粮担忧,保证农民 是整个农村的发展,关键还是要通过 的种粮积极性。尤其因市场的价格波 基层的辅助,因为他们才是 动较大,农民难以预测市场的长期需 的执行者。因此,目前解决粮食安全 求,往往会因为市场价格的下跌使得 问题,就需要强化基层的服务能 谷贱伤农,国家介入农业发展的策略 力,把国家的支农落实到位;其 就可以有效的化解市场带来的风险, 次,要使农民合作起来,发挥集体的 保证基本的粮食安全。 力量应对转型时期的混乱,以农民的 除此之外,中国有9亿农民,仅靠 组织化来维护农民的利益,在个体农 国家支持的粮食生产是不够的,农业 户与外部市场之间形成中介,保证粮 生产更需要农民合作努力。当前的粮 食生产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粮 食价格提升较慢,只有通过提高粮食 食危机,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 产量才能够增加种粮收入。提高粮食 标。墨 产量一方面需要较好的粮种,完整的 (作者为郑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 水利设施;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效率的 化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农村社 栽种和收割的现代化设备。现代农业 会学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在河南、 山东等粮食主产区长期调研。) 的推广需要大面积的土地,需要农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