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物理试卷,内容覆盖面较广,难度适宜。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验能力,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的考查。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则,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具体分析如下:
1.试卷的基本结构
这次期末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与探究题组成,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图文并茂、题量适中、知识覆盖面较广。 题型 题量/个 分值/分 选择 10 22 填空 10 23 作图 2 6 简答 1 3 计算 2 16 实验 5 30 合计 30 100 2.试卷的特点
(1)从题型考查功能分析
今年试卷选择题注重考查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能力;填空题注重考查了对物理概念、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简单运用的能力;作图题注重画电路图和设计电路图,简答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对生活经验理解,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清楚;
计算题则注重独立、灵活地分析解决新情景下的物理问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对物理过程的综合分析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实验、探究题注重考查了对实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着重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分析与处理数据及实验评估能力,同时在其它题型中也贯穿了很多实验相关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试卷在不同类型中还注重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考查作了很有意义的探索。 (2)从新课程标准考查要求分析
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有意识考查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全卷六大类型题中几乎都渗透有直接运用基础知识便可以解答的问题,属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内容约占全卷分数的70%。难题占10%。试题能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全卷大多数题目取材于学生身边常见的生活实例,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又能使学生在重新获得体验物理情景的同时,再次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24题简答题贴近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能够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二、 试卷难度
这次期末试卷注重基础,考查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是简单停留在知识的再现和记忆上,而是突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本质特征,立足于具体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灵活应用。试卷中各知识块的结构、比例较合理,试题加强了基础知识和主要知识的检测,重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检查,但也有个别略难的题,拓展学生的思路。 1、选择题
高难度(P≤0.4) 题量 1 分值 2 百分比 9.09 题 号 1 中等难度(0.7>P﹥0.4) 题量 5 分值 12 百分比 54.55 题 号 2,5,8,9,10 低难度(P≥0.7) 题量 4 2、非选择题
高难度(P≤0.4) 题量 1 分值 5 百分比 6.41 题 号 19-20 分值 8 百分比 36.36 题 号 3,4,6,7 中等难度(0.7>P﹥0.4) 题量 分值 13 65 百分比 题 号 83.33 11-12,13-14,15,16,17-18,21-25,27,28,29,30 低难度(P≥0.7) 题量 分值 1 3、合计
8 百分比 10.26 26 题 号 高难度(P≤0.4) 题量 2 分值 7 百分比 7 1,19-20 题 号 中等难度(0.7>P﹥0.4) 题量 18 分值 77 百分比 77 21,22,23,24,25,27,28,29,30 低难度(P≥0.7) 题量 5 分值 16 百分比 16 3,4,6,7,26 题 号 题 号 2,5,8,9,10,11-12,13-14,15-16,17-18,
各题型中均有易、中、难试题出现,使得难点分散,梯度恰当,选择题和填空题在整卷中题目设置偏易,充分减小了对考生答卷的心理影响。1-7题考查与
生活实际联系密切,8-10题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11-19考查基础,20考查技能。21画电路图,22设计电路图是基础。23简答考生活实际。计算题24热学综合,25电学综合是教学中的重点。实验探究题26-30对教学中的重点实验进行了考查。总体来说试题本身难度、深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吻合,无偏题、无超纲内容,覆盖面广,难易适中,时间恰当。 三、 成绩统计及分析
1、一分三率统计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10430人,人均54.27分,80分以上人数为2091人,占总人数的20.05%,及格人数为4958人,占总人数的47.54%,不及格人数为5472人,占总人数的52.46%。 2、分数段统计
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
①、选择题共十道题,其中,单项选择题 共八小题,多项选择二道题,整体难度适中、失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扎实,对易混淆的知识分辨不好,再加上综合分析能力不足,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没有深入读题,理解题干的意思,读不懂命题者命题的本意或是所考察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单选题得分率较高,而多选题漏选或是选错的比较多。
②、填空题共10道题23个空,共23分。试题难度适中,部分学生审题不细,审题不清,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导致失分过多。而基础性的题得分比较多。14,16,17,18,小题是基础电路题得分率较高,都能解答正确;而19,20是动态电路题,同学们不能把握在变化中运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没答或答错的比较多。
③、作图题: 21题主要问题是电流表的位置,各元件符号的标注。22题的主要问题是开关没有串联和交叉相连的地方没有结点。体现出教师在作图题型上强化的力度不够以及学生对家庭电路的连接不理解。
④、简答题:(3)很多学生答的不好,(1)部分学生只答出了热效应,也不准确,以后也要加强知识点准确性的强化练习。
⑤、计算题: 24题错误主要集中在(3),(4)秸杆的利用多数学生都能较好的作答,较好。25题16年考过一次,本次又原题出现,学生得分情况有了提高,但由于本题计算量较大,没有太统一的标准,增加了学生的难度,尤其是(4),得分率是最低的。
⑥、实验探究题:得分率最高的是26题,丢分较多的是26题(1),27题(3),28题(3),29题(5),30题(1)和(4),体现出1:部分学生的基本功还不扎实,2:缺器材测量电阻的电功率的难点学生确实掌握度还不够,以后都要加强训练。 四、解决措施
1、我们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养成性教育,使学生熟悉电学知识,电学是中考的考试重点,分值占很大比例,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难点,除了向学生讲解电学知识外,还要从学习电学的方法上入手,从而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学习这门学科,而且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除此之外,更应该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知识的关联的培养,为初三后期的总复习做好准备,从这次试卷中就暴露出我们的学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强化的地方。
2、教师要注重运用新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来指导教学,要从身边和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中去寻找物理知识,要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常见的现象,要把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3、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对开展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不要只在纸面上进行,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教师也要经历探究过程在成功与失败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会促使教师本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今后的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学差生。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的习惯,精准计算的习惯。 5、针对这次考试情况,认真总结物理教学中的得失,对初三下一步的教学工作起到一个提醒作用,合理调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争取圆满完成下学期初三物理教学工作,中考取得好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