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教育理论教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学前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学前教育原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起点)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与内容、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初步知识。

该课程的学习还将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首先,《学前教育原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需要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儿童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基础,这是由《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比较强的特点决定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可以为《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提供基础。其次,《学前教育原理》与《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等后续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学前教育原理》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专业理论准备,《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则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原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立场、原则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历程和主要观点。为从事学前教育做好初步的知识准备。

2.理解有关学前教育同社会和儿童的发展、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目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方法、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培养初步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3.能运用学前教育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初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由于《学前教育原理》是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育见习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同学初步了解学前教育概论的主要内容,弄懂本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观点及方法。

3.能够联系实际,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4.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1.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2.理解:即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能归纳总结。

3.运用:即将所学基本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的实践,初步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学时,4学分。学时分配见下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特征与价值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目的 第三章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第四章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第五章幼儿教师

第六章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实施途径与方

课内总学时

2 8 8 6 8 8

录像课学时

1 2 2 2 2 2

10

第七章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第九章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合计

8 8 6 72

2

2 2 1 18

二、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和音像组成的多媒体一体化教材

1.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媒体。合一型的文字教材总篇幅在36万字以内。它实现基本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提供自学的基础内容。文字教材的编制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助学和导学的功能,融合教学设计其中,文字教材为合一型,版式生动活泼,突出主题和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担,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准确的获取内容要点。

2.录像教材

录像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主要媒体之一。本课程以电视课的形式进行,录像课程采用诸如虚拟教室环境、动画、实验及字幕等相结合的方式。

3.IP课件

IP课件是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媒体之一。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的模式下,充分发挥IP课件的教学内容可选性和补充更换方便的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提供更方便的教学资源,IP课可采取专题讲座和辅导、作业讲评等方式。

4. 网上资源

基于“电大在线”网站上的“学前教育原理”网上教学平台,展开浏览各种文本的学习资料与教学信息、收看带声音图像的流媒体学习资料、进行各种训练与测试以及讨论的实时与非实时的远程教学活动。

在课程资源建设成熟后还还可以开发和使用网络课程供学员自学使用

三、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多方式进行。

1.电视课

电视课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地方尽量组织学生收看。

2.自学与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课紧密配合电视课与教材,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辅导课学时大约为课内学时的1/3。自学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那些缺乏组织电视教学的地方,这种方式更重要。

3.作业

本课程的作业主要依据各章的思考题,结合自学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或答疑。也可以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分析幼儿园的实践案例等。

4.考试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

二、学前教育的类型及任务

三、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意义、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结构说明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的涵义;学前教育的类型与任务。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构成要素、类型;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运用: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特征与价值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特征

一、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二、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三、学前教育的历史性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

一、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

二、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性。

理解: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基础性;

运用: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目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目的

一、学前教育目的的涵义及价值取向

二、学前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层次

三、各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特点

四、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幼儿体育

一、幼儿体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体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第三节 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智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第四节 幼儿德育

一、幼儿德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德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第五节 幼儿美育

一、幼儿美育的含义与目的

二、幼儿美育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我国学前教育的目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与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目的与目标的内涵;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含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规定。

理解:学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国外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我国学前教育目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意义、原则和基本方法。

运用: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内容;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涵、任务、内容、方法。

第三章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概况

二、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

三、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

四、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

第二节 当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当代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概况

二、皮亚杰的学前教育理论

三、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

四、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

教学重点:福禄培尔、蒙台梭利、陈鹤琴、皮亚杰、瑞吉欧等的学前教育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近现代和当代学前教育里理论流派。

理解:福禄培尔、蒙台梭利、陈鹤琴、皮亚杰、瑞吉欧等的学前教育理论。

运用:应用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等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章 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一、儿童发展概述

二、儿童发展理论

三、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涵义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三、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四、儿童的权利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相互影响;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教学要求:

了解:儿童发展的涵义;儿童发展的理论;儿童观的演变。

理解:儿童发展一般特征;儿童观的涵义与内容;儿童权利的含义。

运用: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相互影响;儿童权利的内容。

第五章 幼儿教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教师概述

一、幼儿教师的涵义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要求

四、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及特征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与策略

第三节 师幼关系

一、师幼关系概述

二、良好师幼关系的标准与构建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良好师幼关系的标准与构建策略。

教学要求:

了解:幼儿教师的含义;师幼关系的含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幼儿教师角色的不同视野;当代幼儿教师的角色;专家型幼儿教师的特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师幼关系的本质和特征。

运用: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良好师幼关系的标准与构建策略;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分析。

第六章 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一日生活活动的内容与意义

二、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指导策略

第二节 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评定

第三节 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区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评定的原则与方法;区角活动的种类与目标、组织与材料配置。

教学要求:

了解:一日生活活动的含义与意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的含义;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含义。

理解: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含义;游戏的含义、类型、特点和意义。

运用: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实施、评定的原则与方法;区角活动的种类与目标,组织与材料配置;游戏的类型与特点、组织与指导。

第七章 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概述

一、学前教育机构环境的含义与类型

二、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理论依据

三、国外保教机构环境创设的标准与经验

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创设的策略与利用

一、学前教育机构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二、学前教育机构精神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教学重点:国外保育和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经验与标准;学前教育机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创设的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概念、类型;学前教育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含义。

理解: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国外保育和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经验;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理论依据;学前教育机构环境创设的发展趋势;物质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学前教育机构精神环境创设的基本策略。

运用:国外保教机构环境创设的标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方法及利用策略。

第八章 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涵义及其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内容与策略

三、国外家幼衔接的方案举例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涵义及其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三、国内外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方案例举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幼小衔接的涵义及任务

二、幼小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三、国内外幼小衔接的方案举例

教学重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之间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衔接的含义及应该确立的基本观点;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意义、合作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意义、内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及任务。

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幼小衔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国内外一些衔接方案的基本经验。

运用: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幼小衔接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第九章 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

一、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涵义及意义

二、影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因素

三、国外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经验

第二节 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概况

二、我国主要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分析

三、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国外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经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发展的经验与趋势。

教学要求:

了解: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含义、类型与意义。

理解:影响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因素;各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经验;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发展经验与趋势。

运用:我国主要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