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 D)的特点。( )
A. 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 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C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 A )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 B )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
A. 肢体 B. 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2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B ) A. 确定性 B. 不确定性 C.时代性 D.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 )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 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3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14.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C )
A. 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15.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 B )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4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如何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
答:(1)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表演的机会。
(2)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受表扬的机会,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批评及
否定、消极的语言,看到幼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不要忘记给予及时的表扬。
(3)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不要强求每一个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喜欢你教给他
们的每一首歌或介绍给他们的每一首乐曲,应当允许幼儿有它自己的选择性
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答:(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
(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
(3)举例正确。
5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答:(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
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
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韵律活动、倾听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和热情, 挖掘每一个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力,使幼儿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以音乐能力的发展来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2)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与途径,使幼儿通过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即通过音乐本身所特有的路径走向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而不仅仅停留或结束在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上。
6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3)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 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和情感。
(4)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能够富有热情、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