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水平

数学推理,是从数和形的角度对事物实行归纳、类比、判断、证明的过程。它是数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协助学生理解数学抽象性的有效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水平和初步的演绎推理水平。

一、借助观察与实验提出猜想

通过观察,能开动学生的思维,在观察中实行实验,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所以观察与实验地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能够通过组织学生展开剪一剪、量一量、做一做等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变化规律,提出全理猜想。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让学生以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不同的圆,剪下后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三个圆的周长。让学生探索圆的直径与周长有没相关系,学生发现: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越短,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也越长,学生得出结论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相关系。然后再次组织学生动手测出每个圆的直径,并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相对应的数据填在表格里,通过展示数据,学生发现了直径与周长的关系,提出了圆的周长地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猜想。 二、使用归纳提出猜想。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而抽象寓于具体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归纳推理得出的。在很多情况下,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有不完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准确,但能够通过归纳提出猜想并验证。

例如:教商不变性质的探究,教师先写一个算式12÷6=2,再请学生也写出一些结果是2的除法算式。然后,引导学生在观察这些算式的基础上,归纳发现规律。这时学生就可能提出很多猜想:被除数与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在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验证、完善。

三、类比猜想运用类比提出猜测,就是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对象或问题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作出猜想或推断。学生掌握了运用类比提出猜想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学习班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都具有相除的相同属性),就可以由除法具有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性质,类比猜想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往后学习比的性质时,也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比的知识的记忆。这对学生在以后学习除法,分数,比的互相转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实例验证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等限制,一般较多采用实例验证。实例验证,主要是通过举例方法进行,可以举出正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猜想或使用原来的结论更可靠;也可以举出反例,推翻原来的结论或猜想。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在学生通过课本上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二种方法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有的学生用准备好的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全部撕下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由于一个平角是18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结果得到验证;有的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并通过对多个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

形的测量,反复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各是180度。这样学生在实践中验证了猜想的准确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实例验证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是举反例推翻猜想或结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任何一个结论或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结论了。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化,学生也在不断推翻以前的结论。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与小数的乘法计算后,就能对以前所学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只要举出反例4×0.5=2,就可以证明这个结论就不成立了。 五、演绎推理。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应该结合课堂上的学习一些有效的演绎推理方法。

如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教学时,出示,,,,

,让学生分别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学生发现,前三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后面二个小数则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5=5×5,20=2×2×5,8=2×2×2,35=5×7,63=7×3×3,进一步发现,25,20,8 这三个的因数都只含有2和5,而35和63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数都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也就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的分数都不能转化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也就都不能化为有限小数。这样,在归纳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说明,最终得出结论。 总之,在小学数学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教程中让学生多思考,多讲,培养他们独立地有条有理地表述数学概念或规律,以及说明解题根据,开放学生的思维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