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 声合唱 中的声音训练 鲜鑫雨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作者简介:鲜鑫雨(1982一),女,汉,I ̄lJ JI省乐山市,职称小学一级教师,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32(2015)12-0093—01 合唱是声乐艺术领域中的一种集体歌唱形式。合唱艺术也是 声喊唱,那么学生就由过分用嗓变成不敢用嗓,音色也由太亮变 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随着合唱事业的发展,童声合唱以其 成太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这两种方法的焦点是,教师 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为此童声合唱简直就是 必须搞清楚具有头声唱法的“轻声”唱法是在气息的支持下打开 “天籁之声”,纯净、优美,给人一种天使飞来人间的感觉,令人 喉头的歌唱,而嘘声是喉头上挤、漏气的歌唱,因为没有打开, 心旷神怡。但对于指导合唱训练的老师而言,如何得到空灵柔和 的童声,保持童声自然纯真的音色,都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音色是受发声方法影响的,它是合唱训练中最关键且较难把握的 问题。教师应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指导学生歌唱。 1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克服胸声“喊唱” 童声训练的第一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追求 音量和力度。解决了音质问题,音量自然产生。在合P ̄iJII练中, 一些教师对儿童唱歌的发声方法认识不足甚至是错误的,盲目地 认为唱歌就要唱得响亮,让学生用“带劲的”“大声的”“有力 的”声音唱歌,于是学生全部用胸声来唱。这样就使声带慢性肥 厚,或者在唱歌开始的瞬间就条件反射地使声带变得肥厚,这样 对儿童的声音起了破坏的作用。要改变这种“谁唱得响就是唱得 好”的错误观点,我们要设法培养学生只使用头声区唱歌的习惯。 可以用“说悄悄话”的感觉来启发学生获得有气息的“轻声”,用 像蚊子N ̄JI;样轻柔细弱的声音,使声带振动与共鸣相配合。并将 用“胸声”与“头声”的方法唱歌相比较,让学生自己感受两种 音色的不同,而后得出结论。“头声”要比“胸声”更动听,特别 是唱高音,“头声”可以不费力气地唱得很高,并且干净有光泽, 而“胸声”则会声嘶力竭,发出侧耳的声音。这样,就可能让孩 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彻底抛弃用胸声喊唱的方法。中小 学音乐课堂都提倡“轻声”唱法,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师能在课堂 上解决好“头声…‘轻声”的唱法,就已经为合唱队训练打下了一 定的基础。 2正确理解“轻声”唱法,克服“虚声” 未经过歌唱训练的人把音阶从下往上唱,用胸声一直往上唱, 到了用胸声唱不上去的地方,突然变成另一种贫弱的声音,这就 是从“本嗓子”一下变成了“假嗓子”。这种声音听起来统一,有 一定的位置,但音色暗淡,不能发出强大的声音,且没有张力。 经验不足的老师往往把这种声音当作是好的声音。如果说“喊唱” 的克服比较简单,那虚声的克服就不那么容易了,往往有的合唱 队学会唱轻声之后就怎么也亮不出来了。如何让学生在学会“轻 声”后再把声音亮出来,也就是如何使头声富有充实感,确是个 难题。但要想达到合唱的较高水平,就必须解决这一难题。 其实产生“虚声”的原因很明显,由于教师要求学生不许大 没有呼吸支点,声音就没有充实感。这种发虚的声音,不仅没有 歌唱效果,同样也会损坏声带。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2.1充分运用所有的共鸣腔,进行喊唱练习。学生用嘘声 唱歌,但绝不会用发虚的声音讲话。因此让学生用有气息支持 的。、高位置的声音来呼喊,可以尽快克服虚声。可以选择适当的 母音来练习,如“啦、啊”等,呼喊时声音向远处送,先短后长, 先弱后强,先低后高。嘴型不宜张得太大,唇、舌仍要放松。口 型张好了就不要乱动,直到做完这个练习为止。 2.2保持气息,把气息变成声音。生活中,人们开玩笑常 喜欢吓唬人,如悄悄地在别人背后冷不防大喝一声“嘿”。这种声 音即响亮却又不是大白声,它既有气息支持也有一定的位置,既 有音量又有力度。从这个生活现象出发,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训 练,孩子既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练习时先吸足气,作好准备再 “嘿”,开始时一口气一声“嘿”,当找到感觉后,可连续嘿。不过 每次要坚持一口气一声嘿,这时孩子的感觉肚子有点漂,声音也 出来了,而嗓子却不累,这就对了。 3把握好童声合唱的音色。克服童声成人化的倾向 学过美声唱法的教师在指导童声合唱时,过分追求美声音色, 往往会出现童声“成人化”的现象。这种方法无疑是科学的,但 不能用在孩子身上。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歌唱过分注重假声,声音 发“空”,音色虚暗。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撑大声音,喉头僵硬而出 现僵硬的声音,从而失去了童声优美、纯净的特点。童声成人化 的倾向是非常有害的,应该避免。 美好的童声在音色上应该是既结实又明亮,既圆润又通畅, 像银铃般清脆透明,歌声流畅自然。有经验的教师应该知道合唱 作品的风格不同,合唱音色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演唱外国作品, 声音位置略靠后,音色较暗淡,演唱中国作品,特别是民歌改编 的作品,则声音位置略靠前,音色明亮。演唱抒情作品,适合用 暗淡的声音,演唱轻快活泼的作品,适合用明亮的音色。 因此,要训练一支具有美好声音的童声合唱团,决不是一件 简单、容易的事情。教师不仅要掌握正确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且 要有比较全面的修养,在多方面不断提高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 儿童合唱训练方面获得成功,引领更多的孩子步入童声合唱的艺 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