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修改朱慧娟论文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解和认识

朱慧娟

从前的回顾

回想踏上教育行业六年多的历程,艰辛中带着幸福、奋斗中带着喜悦……

还记得在2007年刚上班时,想到要登上讲台面对四五十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时,我紧张的失眠了…….

备了几天的课,当满怀信心走进课堂看见那么多学生时,却不知从何处开始讲,脑子一片空白,我不知道那节课都讲了些什么,好多学生发现了我是新手,他们就故意起哄,面对这种情景我没有来得及想对策,只是专心的讲我的课,那节课真的好长好长呀!怎么也等不到下课。终于下课了,当铃声一响,我就迅速冲出了教室,好害怕在校园碰到我所教的学生,怕听到他们的议论声,就这样随后的几天,我从害怕到想要上课,因为我觉得有那么多人听我的话,按我说的做,有一种自豪和骄傲的感觉。在我上学时,老师在我心中的地位很高,总幻想着有一天也能当老师,对我的学生呼来喝去。这样过了几周,学校领导要听课了,我又是彻夜难眠,煎熬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觉得我的思想和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喜欢学生,关心学生,把他们当成我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老是和他们黏在一起,渐渐的学生都不害怕我,

1

他们有很多不交作业,通过咨询老教师,才知道不能和学生走的太近,要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还要严肃,不能总对他们笑,我按他们说的做了,好像真的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觉得我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的心事很少和我诉说,也很少和我交流,虽然学生在表面上是听我的话了,但是我觉得我不再像以前那么开心了。就这样,我在犹豫徘徊中度过了四年,很幸运, 2012年参加了国家置换培训,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受益颇深,让我真正的懂得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教育经历,我觉得我真是付出的太少了,知道的太少,学习的太少。当听到银川外国语学院乔红霞教师的教育经历时,我被感动的泪流满面,总结乔老师的教育我得到以下结论:(1)激情洋溢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才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2)大部分教师课堂上只是忙于完成教学内容,教教材而不是在使用教材,更没有将所教内容让学生进行合理运用,因此,教师教的不适应,学生学得也不扎实,课堂上就等于走过场。(3)课后,要反馈教学意见,及时调整,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提高技能。(4)创设阳光英语课堂,多给他们自信,多给他们阳光。让英语课堂真正能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激发兴趣,找到自信的大舞台。(5)让学生课前热身,唤起他们说英语的热情,找回他们学英语的自信,展现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丰富他们学英语的信息量,拓宽学生们的视野。

2

(6)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仿佛就是一道亮光,一剂心灵的药方,打开孩子们胆怯、羞涩的心灵,勇敢地、自信地去学习英语,于无声处胜有声。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打开人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教师要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去赢得学生的信任,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以使师生心心相通,融为一体。“亲其师,信其道”,用肯定性评价语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无形中为学生的学习呐喊助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今后的展望

在随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把这些都运用进去,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与优秀教师相比还差的很远,我要继续努力,不断去学习、探索。对于如何进行专业成长,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在课堂实践中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课堂教学实践。要精心备好课,悉心研究教材,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这是个人成长的基础。

二、在读书中成长

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

3

介入,仅靠简单模仿是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社会在进步,对教师的要求也越高,要给学生一杯水,不再是教师要有一桶水,而教师应该是一片海。

三、在交流合作中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的远,很多人一起走”,教师要在专业共同体中成长,也就是在年级组、教研组等团队中成长;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同伴互助,交流互动。同伴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在互动中迸发思想火花,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

四、在听评课中不断进步

在听课过程中,可以学习和观察本节新课是如何导进,导进时引导门生参与哪些活动,创设如何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本领,布置哪些练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授课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而评课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引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进步教育教学水平,提拔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在反思中成长

自我反思,是自己对所做的行为、思想进行的自我剖析,

4

自我批评,是对自我精神与行为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具体行动。我们经常地自我反思,则能发现自己在每一事件,每一课堂,每一言行是否有利于自我的成长,是否有利于学生品德意志的形成,是否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开展,从而弥补不足,发扬优点,让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成长中的建议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关键。为此,希望学校在日常教研中开展系列性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专业成长平台,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支持下不断在进行自我调整,不断更新的过程。办现代化学校,搞现代化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教师队伍现代化是关键。教师队伍现代化应先从抓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始,从人文关怀入手,为青年教师营造学习和成长的氛围。

(二)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组内评课的方式,让青年教师在互动互助中锻炼成长。具体做法是:⑴固定集体备课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在各办公室集体备课。⑵固定备课内容。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

5

重点、难点、注意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等。⑶固定安排人员整理。每次组内均安排一名教师执笔,把备课内容整理成教案并打印,在本周末分发到组内教师。⑷固定修改。各教师领到教案后,根据本班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⑸固定反馈。在下周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上周教后感,以利于今后改进教学。这样每人每学期只要执笔两三周时间的教案即可,腾出来的时间课前思考教法,上课时充分发挥,课后总结经验,交流提高。如此师师团结合作,资源共享,就能共同进步。

(三)搭建使青年教师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即在教学比赛活动中锻炼成长,逐步成熟。全员参与,老带新,新促老,共同创造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培训方式,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种培训,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名校取经以及蹲点学习。邀请特级教师和专家来校为教师们开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与教师们面对面交流,互动式的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借鉴优秀方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多学,多思,多想,从Teacher→Dr know →Thinker。“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

6

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专业成长之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体会专业幸福的路上不断上下探索。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