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系亲铁元素,其地球丰度仅次于硅、氧、铁、镁,居第5位。地核中,镍含量最高,是天然的镍铁合金。地壳中,富铁镁质岩石的镍含量要高于硅铝质岩石,例如橄榄岩的镍含量为花岗岩的1000倍,辉长岩的镍含量为花岗岩的80倍。
目前已经发现的含镍矿物大约为50种,最主要的含镍矿物大约为10种。其中硫化物如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等,以游离硫化镍形式存在,但有相当一部分的镍以类质同象赋存于磁黄铁矿中。而氧化镍矿中,镍红土矿含铁较高,含硅镁低,含镍为1%--2%;硅酸镍含铁较低,含硅镁较高,含镍为1.6%--4.0%。当前,氧化镍矿的开发利用以红土型镍矿为主。红土型镍矿是由超镁铁质岩石风化而成的,其中的镍主要以镍褐铁矿形式存在。
Ni2+具强烈亲硫性。在岩浆结晶早期,镍含量一定时,镍在岩石中的富集程度取决于硫的逸度。若有足够的硫时,镍与硫及似硫物(砷、锑)形成含镍硫化物,在硅酸矿物结晶前分离出来,形成镍的硫(或砷)化物(如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红砷镍矿)。通常所谓的镁硅镍矿(即硅酸镍矿)是从蛇纹石到类似粘土的水蛇纹石与皂石等镁矿物的一系列混合物的总称,在氧化作用条件下,部分镁被镍置换。氧化镍和硫化镍一样,现在已成为镍的重要来源。 镍矿床的成因类型有岩浆熔离型和风化壳型(红土型),工业类型为铜镍硫化物型和氧化镍--硅酸镍型。此外,黑色岩系中常有镍的富集,可与钴、银、铋、铀构成五元素建造矿床。 镍黄铁矿是镍的重要矿物之一,其矿物式为(Fe,Ni)Ⅵ(Fe,Ni)8ⅣS8,或(Fe,Ni)9S8。理论组成(wB%):Fe:Ni=1:1时,Fe 32.55,Ni 34.22,S 33.23。常含Co的类质同像替代,有时含有Se、Te。
等轴晶系,常呈叶片状或火焰状连生于磁黄铁矿中,系固溶体分离的产物。亦常呈微粒或细脉状被包裹于其它矿物中。古铜黄色,色调稍浅于磁黄铁矿。绿黑色或亮青铜褐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111}完全。硬度3-4。相对密度4.5-5。主要分布于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Cu-Ni硫化物矿床中,与磁黄铁矿、黄铜矿密切共生极富特征。在氧化带中易氧化成鲜绿色被膜状镍华或含水硫酸镍。常呈极细的析出体连生在磁黄铁矿中。显微镜下据较磁黄铁矿稍淡的色调、古铜黄色条痕和{111}裂理与之区分。镍黄铁矿无磁性,而磁黄铁矿通常有磁性。
镍矿的找矿标志有:
1、镍矿分布于板块碰撞期后的弛张期或古老地块内部的裂谷、裂陷槽环境或不同构造单元的过渡带中。
2、镍矿床的分布受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带的控制。
3、镍矿床产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盆、岩墙及岩浆杂岩体内。 4、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分异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形成镍矿床。 5、因镍黄铁矿等具有磁性,因此磁异常可作为镍矿床的找矿标志。 6、因镍黄铁矿、红砷镍矿等导电性好,因此电磁异常可作为找矿标志。 7、铜、镍、钴、砷等地球化学异常可作为找矿标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