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6构造要求
6.2一般构造要求
6.2.2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界处应沿竖向每隔400mm~500mm设拉结钢筋,
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根直径6mm的钢筋;
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
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界处算起,对实心砖每边不小于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
6.2.10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
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根直径不小于4mm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网片每端应伸出该垂直缝不小于30mm)。
6.2.11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根直径不小于4mm、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
6.3框架填充墙
6.3.3--2填充墙的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Mb5、Ms5);
6.3.3--3填充墙墙体厚度不应低于90mm;
6.3.4--2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沿柱高每隔500mm配置2根直径6mm的拉结钢筋(墙厚大于240mm时配置3根),
钢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宜小于700mm,
且拉结钢筋应错开截断,相距不宜小于200mm。
填充墙墙顶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一皮砖(或配砖)斜砌楔紧;
2)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3)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
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
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
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7.1圈梁
7.1.5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7.1.5--1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得小于1m;
7.15--3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纵向钢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直径不应小于10mm,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
7.2.4--3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
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
GB_50203-2011_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术语
2.0.1砌体结构: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2.0.5产品龄期:烧结砖出窑;蒸压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
混凝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成型后;至某一日期的天数。
2.0.7预拌砂浆:由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0.9瞎缝:砌体中相邻块体间无砌筑砂浆,又彼此接触的水平缝或竖向缝。
2.0.10假缝:为掩盖砌体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靠近砌体表面处抹有砂浆,而内部无砂浆的竖向灰缝。
2.0.11通缝:砌体中上下皮块体搭接长度小于规定数值的竖向灰缝。
3基本规定
3.0.8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3.0.9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
2 过梁上与梁成60度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门窗洞口两侧石砌体300mm,其他砌体200mm范围内;
转角处石砌体600mm,其他砌体450mm范围内;
5 梁或梁垫下极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7 轻质墙体;
8 夹心复合墙外叶墙。
3.0.11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5砖砌体工程
5.1一般规定
5.1.3砌体砌筑时,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实心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等块体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5.1.6--2混凝土多孔砖及混凝土实心砖不需浇水湿润,
但在气候干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对其喷水湿润。
5.1.8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的外皮砖应砌整砖丁砌。
5.2.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
5.2.4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且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20mm墙厚放置1根直径6mm的拉结钢筋(120mm厚墙应放置2根);
2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3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末端应有90度弯钩。
8配筋砌体工程
8.2主控项目
8.2.3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体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
2 拉结钢筋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
9填充墙砌体工程
9.1一般规定
9.1.2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9.1.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在砌筑当天对砌块砌筑面喷水湿润。
9.1.6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
9.1.9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9.2主控项目
9.2.2填充墙砌体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其连接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9.2.3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
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KN。
抽检钢筋在检验值作用下应基材无裂缝、钢筋无滑移宏观裂损现象;
持荷2min期间荷载值降低不大于5%
9.3一般项目
9.3.3砌筑填充墙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
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03J10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
5.1.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作外墙时要求:用作墙体材料或保温材料其外表均应做保护层。
5.2.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作隔墙时要求:
墙体应与主体结构的柱、墙、梁和顶板有可靠的连接,
其顶端与梁和楼板之间不宜采用斜砌实心砖楔紧,
宜在墙顶部放置一通长高强弹性材料(如10~15泡沫交联聚乙烯等),
再用防腐木楔楔紧,木楔方向应顺墙长方向楔紧。
L06J12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
设计说明
一、适应范围
2.如未采取有效措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用于以下部位和环境:
(1)长期浸水或长期受干湿交替作用的部位
(2)受化学侵蚀的环境,如强酸、强碱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等的环境
(3)砌体表面经常处于80C以上的高温环境
(4)直接接触土壤的部位
(5)受冻融交替作用频繁的部位
三、材料要求
加气块及砌体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体积密度级别,干体积密度,强度级别,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砌块导热系数,砌体计算导热系数,砌块蓄热系数,砌体计算蓄热系数,干燥收缩值(<0.5,0.8),抗冻性合格。
四、技术要求
6.为避免预留洞口下部产生裂缝,当洞口宽大于600mm时,应在窗台板下或洞口下第一皮砌体灰缝内设加强钢筋。
当采用通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时,可不另设拉筋。
7.墙上洞口宽度不宜大于2.4m。当洞口宽度大于2.4m时洞口两侧宜加设构造柱,洞口过梁宜与构造柱整体连接。
12.顶部为自由段的加气块隔墙顶面应沿全长设置现浇混凝土压顶梁。
施工技术要点
二、砌体施工
1.加气块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
若砌块长度≤300mm,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块长的1/2。
搭接长度不足时,应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长度不应小于60mm。
3.加气块不应与砖或其他材料的混凝土砌块混砌,不同等级的加气块亦不应混砌。
13.墙身设置的临时洞口,洞口宽度不应大于1m,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600mm,
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洞口两侧砌体应做成凸槎,并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不应少于2φ6。
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二皮砌体高度,埋入长度应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应小于1m,拉结钢筋末端应有弯钩。
三、抹灰施工
2.抹灰应在砌筑完毕7d(宜为14d)且验收合格后进行。
3.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采用普通砂浆抹灰时,应以混合砂浆为过渡层,按从内到外,砂浆强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并应满足面层饰面材料的要求。
8.加气块墙体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的结合部,抹面层应加设热镀锌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予以增强,该部位抹面宜采用聚合物砂浆。
聚合物砂浆与其他抹面砂浆或普通砂浆结合面应抹成斜面。
L06J12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的的确确是一杆实实在在的秤。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尽在秤杆上可以看出;人心的大小,胸怀的宽窄,拨一拨秤砣全然知晓。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 与人太近了,常常看人不清。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是也。初识时,走得太近就会模糊了不足,宠之;时间久了,原本的美丽之处也成了瑕疵,嫌之。 与人太近了,便随手可得,有时得物,据为己有,太过贪财;有时得人,为己所用,也许贪色。贪财也好,贪色亦罢,都是一种贪心。 与人太近了,最可悲的就是会把自己丢在别人身上,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忘了回家的路。 这世上,根本没有零距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总是有一份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太近的距离,易滋生事端,恩怨相随。所以,人与人相处的太近了,便渐渐相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可太远。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先远后近;有时,先近后远。这每次的变化之中,总是有一个难以忘记的故事或者一段难以割舍的情。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忽然间近了,其实还是远;忽然间远了,肯定是伤了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是一份信笺,那是思念;如果是一个微笑,那是宽容;如果是一句问候,那是友谊;如果是一次付出,那是责任。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远,但也很近。 最怕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句失真的谗言,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叠诱人的纸币,或者是一条无法逾越的深谷。这样的距离,即便是近,但也很远。 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就是不远不近,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远而不离开,近而不相丢。 太远的距离,只需要一份宽容,就不会走得太远而行同陌人;太近的距离,只需要一份自尊,就不会走得太近而丢了自己。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像一朵艳丽的花,一首悦耳的歌,一首优美的诗。 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相遇、相识,都是一份缘,我们都是相互之间不可或缺的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